從一無所有到財務自由,這條路楊應超走了17年。他是台灣最著名的分析師,從小隨家人移民美國,在父親開設的中餐館打雜;順利考上美國名校後,父親卻在他大二時因病過世,更加深他的危機感。在競爭激烈的投行圈,他如拚命三郎,短短6年從菜鳥分析師升到首席分析師與董事總經理,二度進出業界,直到五年前財務自由退休,成立私募投資具未來發展潛力的公司。不斷逼自己跳出舒適圈,只怕不進則退。
近日台股加權指數高檔震盪,外資賣壓電子權值股力道強勁,週五台積電一度跌破600元大關,終場跌勢收斂至百點內,收在15855.23點。台股難逃修正壓力,股價下跌,但也推升高殖利率好股表現。統計截至週五,已知公布殖利率逾5%的公司共計近50家,其中中連貨(5604)、康那香(9919)、富旺(6219)等殖利率甚至站上8%以上。不過專家提醒,投資人在挑選高殖利率股時,需掌握3關鍵。
楊應超是台灣最著名的外資投行分析師,也多次被評選為第一名的分析師。5年前,楊應超評估自己已達到財務自由後,便從投行退休,外界以為他家世背景雄厚,其實不然。他從小隨家人移民美國,在父親開設的中餐館打雜;順利考上美國名校後,父親卻在他大二時因病過世,更加深他的危機感。在競爭激烈的投行圈,楊應超在短短6年內,從菜鳥分析師升到首席分析師與董事總經理,2度進出業界,5年前退休後,又成立私募投資具未來發展潛力的公司。不斷逼自己跳出舒適圈,只怕不進則退。
去年台灣房市熱到發燙,在全台建案雨後春筍般推出的同時,營造商與建商們卻有苦難言。本刊調查,受「護國神山」台積電等科技大廠趕工建新廠,及肺炎疫情暫緩移工引進等因素衝擊,營建業出現大缺工,不只人力缺口高達4萬多人,更導致興建成本暴漲,衍生出建商不蓋房改炒土地、營造業有案不敢接等亂象。
去年底,楊應超趁著應邀回台演講的空檔學騎機車,但他為什麼要學騎車?「台灣最普及的交通工具是機車,我想知道大家都在騎的機車,是怎麼回事?」楊應超自比是好奇寶寶,凡是新鮮事物都想試試。
楊應超父親是韓國華僑,早年為了子女教育移民美國。一家人落腳在一個靠近大峽谷的小鎮開餐館,父親就是大廚,「我幫忙擦桌子、端盤子、洗碗盤。」他每個週末都在餐廳打雜,直到考上普渡大學電機系、赴外地求學,才結束童工般的生活。
1999年楊應超意外跨足分析師領域時,網路熱潮正盛,但他判斷,台灣PC供應鏈完整,決定從PC下手。「那時我從不同廠商的嘴裡,總是聽到一個相同的名字,就是鴻海。」
曾多次被評選為第一名分析師的楊應超,雖然長年旅居美國,但他對台灣美食暸若指掌,是個道地的饕客。2016年自投行退休後,楊應超還一度動念,想在電視台主持美食節目,而他懂吃、愛吃其實是家學淵源。
華人普遍有「有土斯有財」的傳統觀念,讓買房風氣根深蒂固,但48歲即達到財務自由,自投行退休的楊應超卻持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