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2017.06.02 10:39 臺北時間

【什麼是可教化】3分鐘了解「可教化」

台灣針對犯罪者常做的鑑定有精神鑑定和心理鑑定,前者是判斷犯罪者有無精神疾病;後者則是描繪犯罪者的心理與人格特質,並從中理解犯罪是如何發生。
台灣針對犯罪者常做的鑑定有精神鑑定和心理鑑定,前者是判斷犯罪者有無精神疾病;後者則是描繪犯罪者的心理與人格特質,並從中理解犯罪是如何發生。
關於「可教化」的簡短問答。

Q:什麼是教化的可能?

在法律和心理學領域都沒有這樣的概念。不過,這卻是近年來,台灣重大刑案件判決生死的關鍵理由。 2000年開始有零星的判例,但多為法官的心證,直到2014年,最高法院法官吳燦引入科學的鑑定方式,並將教化可能概念更進一步闡述。 一樣也有死刑並也是兩公約簽約國的日本,也有相類似的概念常被用於死刑判決的討論標準:「可善之可能」,但台大法律系教授謝煜偉解釋,「改善的可能」一樣沒有明顯的標準,取決於法官心證;謝煜偉同時也認為,台灣的「教化之可能」很可能是參考日本這個概念而來。

Q:教化的可能要怎麼鑑定?

台灣針對犯罪者常做的鑑定包括精神鑑定與心理鑑定,前者是判斷犯罪者有無精神疾病,例如思覺失調症;後者則是從心理發展學的角度,描繪犯罪者的心理與人格特質,並從中理解犯罪是如何發生。 「教化的可能」是心理鑑定的其中一項範圍,由於概念模糊抽象,台大心理系助理教授趙儀珊參考國外文獻,從心理學的領域找出可以相對應的三個概念:矯治的可能、再社會化的可能、再犯的可能三者做評估,她在三個概念裡描繪犯罪者的各種程度等級,交由法官判定有無教化可能,但報告本身不回答有無教化可能。 而鑑定的進行方式則採取心理學的測驗或是大量的面談。趙儀珊是大量與犯罪者相關人面談,像是家人、朋友、同事。不過,上述三個變項目前在台灣並沒有被廣泛引用。 除了科學鑑定之外,法官亦可以調閱受刑人從小到大的成績和教師評語,做為考量標準之一。此外,宗教人士的證詞也十分具影響力,受刑人讀聖經、抄佛經、受洗、參加宗教活動都是評估的標準。

Q:教化可能的鑑定目前有什麼問題?

台灣對心理鑑定無任何規定。 在鑑定時間限制上雖無任何規定,但法院通常會催案,一般來說,簡易鑑定4個小時到1天,一般鑑定很少超過2週以上。再者,鑑定報告中大多沒有理論文獻引用、使用的研究方法,結論也大多模糊,有的則是直接下「有無教化可能」的結論,但這應該是法官的判定,並非心理鑑定師的權限。 此外,黃致豪律師認為,宗教有時會成為主導判定受刑人有沒有「教化可能」是不合理的,因為宗教有強烈交換目的,法律問題不應交由宗教人士來回答。

Q:心理鑑定怎麼做?

心理鑑定關注的是「真相」,包括犯罪者的情感結構,行為動機。趙儀珊說:「做鑑定不能有情緒和價值判斷,如果對方說前陣子心情不好,我不能回問,最近怎麼樣,有沒有好一點。」 問題也要盡量採開放式,不能問:「你愛不愛他?」這類誘導性的選擇題,而是不帶價值判斷、開放式的問題。趙儀珊同時也指出:「我的問題通常受訪者不知道我要問這個幹嘛。」這類的問題通常才能準確搜集有效資料。例如,訪談常會談到生活中與人的關係,或是成長回憶的片段,受訪者通常不會有意識這些問題的目的。趙儀珊有時還會把一樣的問題在不同脈絡與時間提問,觀察受訪者回答的可信度,除了犯罪者本身之外,也會對犯罪者週遭的親友進行訪談。 不過,針對不同教育背景的受刑人,問題的方式也要調整,趙儀珊說:「有些較底層的對象,我若問,你跟父親的關係怎樣?他們會答不出來。要換個方式問:你跟父親常聊什麼事?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事?」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4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