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18.07.13 06:08 臺北時間

【碳不夠用】二氧化碳供應告急 歐洲零售餐飲業拉警報

世足賽期間,歐洲一度爆發啤酒「缺碳」危機。(東方IC)
世足賽期間,歐洲一度爆發啤酒「缺碳」危機。(東方IC)
世足賽16強英國對上哥倫比亞那場比賽的前夕,英國多數的酒吧和啤酒屋擔心的不是球隊表現,也不是生意不好,而是怕滿滿的客人擠在吧檯前,卻沒酒可賣。
沒啤酒?就在世足賽事正熱,歐洲隊伍過關斬將的節骨眼上?你沒聽錯,這樣的超現實情境真真確確就發生在時序邁入盛夏,正遭遇熱浪而令人隨時都想來一杯的歐洲。而且不只是啤酒,各種夏季熱賣的碳酸飲料、甚至是每天早上喚醒上班族的那一杯咖啡,都在歐洲6月底到7月初這段期間,爆發罕見的大缺貨。
供貨給英國上千家賣場超市的中盤商Booker宣布限制下游廠商的罐裝飲料和啤酒進貨數量;大型超市連鎖店Asda禁止上門顧客多買飲料,就算改用網購也一樣:每人限買6瓶。
同樣的缺貨危機,還擴及到超市裡的生鮮肉品,和麵包烘培區。肉品業者被迫改變包裝方式,英國最大麵包烘培商Warburtons宣布停售下午茶必備的烤麵餅,可口可樂暫停部分歐洲生產線運作,海尼根旗下部分酒品也面臨生產停滯。
而這一切,竟然都是因為「碳」不夠用。
近年來,二氧化碳因為氣候變遷問題被大眾貼上負面標籤,但事實上,二氧化碳在許多產業的生產線上都扮演著不起眼卻關鍵的角色。例如酒吧裡的生啤酒,就是靠二氧化碳的氣壓把酒打上龍頭,並賦予啤酒杯上那一層誘人的氣泡。碳酸飲料的口感完全仰賴二氧化碳氣泡;生鮮和麵包的包裝袋裡必須打入二氧化碳,以延長保存期限;甚至就連宰殺牲口,在歐洲也是利用二氧化碳來達到迷昏和人道屠宰的目的。
有人會說:既然二氧化碳缺貨,地球又有溫室效應,那何不直接從大氣中抽取二氧化碳來製作啤酒,豈不一舉兩得,一箭雙鵰?但今日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雖是百萬年來最高,卻仍僅止於萬分之4的比例,直接抽取的效率極低,費用卻非常高昂。因此目前食品業所使用的二氧化碳,都是仰賴肥料廠生產肥料時,連帶釋出的副產品。
肥料的生產是以碳氫化合物(天然氣)為原料,其中的「氫」轉化為氨,「碳」轉化為二氧化碳,氨當然是製成肥料,二氧化碳則轉賣給食品零售業。而這一波「缺碳」危機,就是因為國際上天然氣成本上揚,肥料價格卻持續平穩,讓歐洲肥料廠的生產意願不高,延後了開工時間,才使得從酒吧老闆到超市業者的諸多行業都受到波及,哀鴻遍野。
還好,隨著肥料廠陸續開工,歐洲缺碳的窘境這幾天也逐漸緩解。接下來,歐洲球迷看世足賽,應該是不愁沒啤酒助興了。
資料來源:The Atlantic, The Guardian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7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