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2018.09.05 22:05
【一條公式選股術】教授幫股票打分數 今年買到超會漲的美股

擁有土木工程博士學位的葉怡成,是該領域少數也研究證券投資分析的學者,擅長工程統計的他,教學生用模型設計混泥土,也將學問套用在建置最強投資組合。
淡江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葉怡成幾年前結合台股1997至2013年的歷史資料回歸統計分析,獨創出「成長價值指數(GVI, Growth Value Index)」做為股票買賣依據,他自己實際投入部位操作台股,年化報酬率達到15%。
「成長價值指數選股法並不複雜,只需搞懂一條簡單的數學公式。」此時葉怡成在黑板上寫下:GVI=(B/P)×(1+ROE)^5,隨即變身為財務管理學老師開始上課解釋:公式的前半段是淨值股價比,選股邏輯如同價值股,希望用便宜的股價買到較高淨值的公司;而公式的後半段是利用股東權益報酬率估算公司持續獲利的成長性,選股邏輯比照成長股。二者相乘得出的GVI值,越大越好。
「選股公式同時考量公司的價值性和成長性,而公式裡出現的5次方是成長係數,統計顯示,取4次方至8次方之間做運算,投資績效都不錯。」葉怡成表示,5次方偏向價值性,適合保守投資人;8次方偏向成長性,適合積極投資人。
近幾年葉怡成認為台股活力降低,指數波動不大,開始轉戰投資美股,他的選股法也從GVI再進階,過去GVI從價值性、成長性各取1個因子,現在他擴大改良取3個價值因子、2個成長因子,分別是股價淨值比(P/B)、股價營收比(P/S)、盈餘產出率(EY)、股東報酬率(ROE)、資本報酬率(ROC)。
市場上許多投資人慣用篩選法選股,例如條件篩選列出股價淨值比小於1.5倍、股東權益率大於15%等,但葉怡成認為,篩選法的缺點在如今股價偏高水位的情況下,很容易挑不出個股,因此他偏好評分法,原理就像大學學測,每1科滿分是15級分,單科滿級分就是前1%平均分數,想擠進台大的窄門,通常5科滿分(即為75級分)是門檻。
上述的5個選股因子,就像學測5科評分一樣,葉怡成用選優等生的邏輯挑選優質股,並且選股因子採不同權重,也可以選出不同的股票,葉怡成笑說,「學問是相通的,混泥土的成分包括砂、石、水、水泥等,以前我用這個方法設計特定強度的混泥土,現在我用它建置最強的投資組合。」
攤開葉怡成的美股配置,20檔個股分散在科技、金融、零售、醫療產業,其中今年漲幅一度超過50%的梅西百貨就在其中。葉怡成表示,選股模型還是免不了波動,但只要長期超越大盤,仍可達成每年平均15%的目標。
葉怡成投資小檔案
- 出生:1963年
- 現職:淡江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
- 學歷:成功大學土木工程博士
- 經歷:中華大學土木工程系、資訊管理系教授
- 專長:財務管理、類神經網路、人工智慧
- 投資心法:選股不擇時,造就財富需要耐心,讓時間站在你這邊
更新時間|2018.10.09 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