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19.03.28 03:03
【雞不可失一】神祕「董雞」召喚 台大生回鄉種田
林哲安從小在宜蘭長大,10歲開始拿望遠鏡追著鳥跑,甚至荒廢學業。中學時期雪隧開通、生態鉅變,陪自己長大的候鳥漸漸消失,他奮力考進台大森林系想找出解決方案。8年前在新南村遇見因害怕農藥而神隱的董雞,為了保護棲地,他撩下去種田,零農藥、零化肥,種出好吃的米,鳥也有休憩的地方。隨著愈來愈多人支持友善環境食物,新南田董米終結多年赤字,也讓林哲安確定自己的堅持沒有錯。
穿著台大自然保育社服,戴著眼鏡的臉還有些圓潤,1990年出生的林哲安,看起來就像個大學生。蹲在田埂邊,前方一小塊區域缺了幾株秧苗,他指著錯雜的小腳印說:「這些是被紅冠水雞吃掉的。」臉上不見懊惱,倒有幾分愉悅,「吃就讓牠們吃啊。」愛鳥的他巴不得自己的田成為鳥類樂園。
「去年我們是228插秧,今年秧苗長太快,極端氣候沒冬天啊!提早了一星期。」邊聊邊在溼地裡戳了個洞,熟練補上秧苗。站起身,穿著涼鞋的雙腳啪嗒啪嗒走到貨車旁,舀了整桶米糠,穿梭阡陌之間,一把一把往田裡撒。做事步調快又穩,對向的夥伴還沒做到一半,他已經撒完收工。
米糠是前一季的產物,農民通常會賣給養雞場或菜農,但林哲安將米糠磨成粉再壓成粒,取代肥料,「撒一次肥力就很夠,還可以讓鳥來吃。」問他這些知識是學校教的嗎?他大笑,「學校哪會教這些啊!」
更多田董米腦版專欄可關注中國信託Home Run Taiwan官方網站: http://homeruntaiwan.com/category/tiandongrice/
更新時間|2019.03.28 04:26
鏡週刊4年了,讀者的建議與批評我們都虛心聆聽。為提供讀者最好的閱讀空間,我們成立了會員區,提供會員高品質、無廣告、一文到底的純淨閱讀體驗,邀您立即體驗。
下載鏡週刊電子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