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0.11.15 13:31 臺北時間

電影人轉戰網劇 台灣亟需培養IP營運人才

網劇《不讀書俱樂部》拍攝現場常見製作人葉育萍(右圖)身影。(三和提供)
網劇《不讀書俱樂部》拍攝現場常見製作人葉育萍(右圖)身影。(三和提供)
音樂劇《不讀書俱樂部》今年由三和娛樂葉育萍IP改編成網路短影集,她靠豐富的影視製作經驗,在2個月內火速籌備、編劇、拍攝,並與Vocal Asia執行長陳午明負責後續宣傳及海外行銷,一手包辦大小事的葉育萍格外辛苦,也對台灣缺乏IP專業人才的問題特別有感。
今年6月,網劇《不讀書俱樂部》由劉亞菱編導,製作人葉育萍負責籌備與OTT平台myVideo提案合作。該劇費時14天完成拍攝,作品上架前,網劇演員特地到原創音樂劇公演現場站台,成功拉抬兩部作品的聲量。
葉育萍直言:「雖然每一件工作我們都順利完成,但應該有更宏觀的人用有系統的方式規劃所有行程,才能真正做到IP化」她舉出拍攝期間才得知音樂劇公演時間,進一步決定安排演員到場看劇,「真正IP化的做法是要先理解影視週期,做整體規劃,音樂劇公演幾場後推出網劇?什麼階段推出音樂原聲帶?而不是先做出作品再想辦法配合宣傳。」
她指出迪士尼工業化生產流程,一定先把週邊商品、動畫劇集等全盤考量,影視作品才會曝光,「台灣很多很紅的作品都沒有延伸,像《我們與惡的距離》舞台劇推出後,電視劇版沒有提供任何支援,沒有IP整合聯動的思維。」
葉育萍(左)今年首度IP改編網劇,一手包辦大小事。右為編導劉亞菱。
葉育萍直言:「張芯慈是很優質的音樂創作人,我做影視製作這塊,大家都在各自領域上把事做好,但整體需要另一種專業人才做策略規劃,台灣要想這件事,不然每個人努力做出的作品都沒辦法延伸擴散。」
她緊接改編BL音樂劇《新社員》,苦於尋找延攬擁用IP思維的人才加入,葉育萍也建議文策院,為了把台灣品牌推廣到海外,應該要培育專業營運IP的人才,做更有效的整合。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6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