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理財
2022.01.14 05:58 臺北時間

【台灣老店】從童工做到大當家 他賣金條銀條守護家鄉味 周家大陳年糕專訪

今年50歲的周國良,11歲就在店裡幫忙,7年前父親過世後接班,至今仍堅持用傳統方式製作年糕。
今年50歲的周國良,11歲就在店裡幫忙,7年前父親過世後接班,至今仍堅持用傳統方式製作年糕。
周家大陳米糕在永和開店逾半世紀,50多年來一家子人堅守傳統,分工合作把米變成年糕。農曆年前店前總會擠滿人,堪比百貨周年慶,「平時一天做1、200斤的米,過年最多做700到1千斤,沒辦法接受預訂,都要現場排隊。」日連夜作業,周家人放年假都不想出門,「看到枕頭就想睡覺,看到人群會恐懼。」只想窩在被窩裡好好補眠休息。
周家大陳年糕位在新北永和巷弄,除了年糕、鬆糕,還販售各式乾貨、雜貨,許多外省二、三代特意上門採買記憶中的家鄉味。大陳年糕原料僅有蓬萊米,白白一條切成塊或片狀,加入香菇、肉絲、蝦米、高麗菜、煎蛋等配料拌炒,是最傳統吃法,吃來Q軟不黏牙,作家李昂、美食節目主持人陳鴻都是死忠顧客。
周家也有販售以糯米及在來米混合製作的鬆糕,製作過程只能輕鋪不能壓,撒上蜜紅豆等配料後進蒸籠,口感才能鬆而不硬。
周家第三代傳人周國良細細介紹大陳年糕特色與製作方式,將新舊混合的蓬萊米洗淨、浸泡,接著採水磨法,加水慢磨成漿,之後米漿裝袋,用機器加壓脫水成團,再將米糰打碎成粉,蒸熟倒出,趁熱送進自家研發的機器裡攪揉、塑型,過程繁複。「我都說這是『銀條』,紅糖口味就是『金條』,我們一家五代都靠年糕養大。」
1955年國共戰火仍在延燒,最終國軍決定放棄位在浙江台州外海的大陳島,島內全數居民撤退來台,也是後來所說的「大陳義胞」。周國良的祖父母與父母就是在那時來台,落腳永和,兵荒馬慌亂中行李也拿不全,為了生存想盡辦法掙錢。
母親周翁領花23歲時,開始賣起這家鄉味的米食,貪黑起早,累到拖地倚著拖把、上廁所坐在馬桶都能睡著,「年糕在大陳是尋常的點心,不是過年才吃。以前我父親凌晨去批菜,中午賣完回家幫忙揉年糕,再到北投賣。」
蒸好的蓬萊米糰加入新竹寶山的紅糖攪打,香氣足而不過甜,當零嘴吃也不膩。(100元/包)
夫妻2人就靠著單純的白年糕撐起11口之家,周國良是么兒,哥哥姊姊全都在幫忙,他當然也不例外,11歲開始洗麵粉袋、打雜,「也想偷懶、出去玩,同學在門口叫,等我從後門溜出去,他們全部不見了,因為我老爸叫他們來幫忙,一人給五元。」沒玩伴,只能乖乖當小幫手,隨著年齡增長,慢慢無縫接軌,「大人就說你看一下,我去忙別的,看著看著就變成我的工作了。」
二哥少時因家貧從軍,三哥離家創業賣韓國年糕,過往幫忙擔著父親工作的長兄十多年前因病過世,周國良怕父母親的手藝斷層,也不捨大陳的傳統美味失傳,就這樣一直留在家裡與年糕勾纏,問他苦不苦?他不加思索,「也不知道什麼叫做苦,反正眼睛睜開就在做,很理所當然。」
大陳年糕切塊後與香菇、蝦米、煎蛋等配料拌炒,吃來軟Q。
「現在最小的第五代都出來了,才8歲,過年也都會來。」50年的老店內,有舊人、有新血,客人臉孔也是一波換過一波,「以前老一輩的帶孫子來買,年紀大了就叫孫子來,講電話還很有元氣。但有時候年輕人自己上門,什麼也沒講,拎幾包就走,覺得怪怪的,也不知道怎麼問。」該是喜慶的時節,卻也難免感受到離別的哀傷。周國良不求大富大貴,只盼平安順遂,「一代情、二代情就是這樣,能看到老客人就好。」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1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