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理財
2022.11.12 05:58 臺北時間

【產業趨勢】細胞廢棄物變黃金 外泌體生技熱潮吹向台灣

再生醫學長期呈現醫美與新藥共存現象,而細胞產物的外泌體,似正循此模式從醫美率先浮出檯面。(極緻醫美Acme Clinic臉書)
再生醫學長期呈現醫美與新藥共存現象,而細胞產物的外泌體,似正循此模式從醫美率先浮出檯面。(極緻醫美Acme Clinic臉書)
即將在立法院闖關的再生醫療三法將擴大納入胞器,國內外生技產業新興領域的外泌體(Exosome)也涵蓋在內,讓外泌體於醫美與新藥開發上的應用,更加受到重視,讓人好奇外泌體究竟為何物?
本刊調查,由於外泌體頗適合做為藥物治療的天然載體,由前衛福部長林奏延領軍的艾萬霖生技,針對外泌體相關的細胞治療與新藥開發,正擴大與台寶生醫、台灣東洋等展開生產與股權方面的合作,期望讓台灣在再生醫學寫下新頁。
9月秋意濃,天氣漸有涼意,然而,位於南港研究院路的生技中心(DCB)會議室,一場以「外泌體應用」為主題的研討會卻人氣沸騰,因疫情限額百名的座位座無虛席,線上開放的500人名額也被預約一空。不禁讓人好奇,新穎又令人陌生的外泌體,何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還沒看報名資料前,我就猜報名者有一半應是醫美相關從業人員!」從事再生醫學研究領域十多年、當天擔任講者的生技中心處長劉韋博,一語道出外泌體產業目前的特殊生態與主要商業應用。

垃圾變黃金 廣受關注

長久以來,再生醫學中的自體血小板(PRP)、臍帶血幹細胞等市場,就一直呈現醫美(修復、保養)與新藥(治療)共存的現象;外泌體是細胞的產物,故也循此模式從醫美領域率先浮出檯面。劉韋博客觀分析,生技研發耗時又燒錢,藉由醫美共生來支持產業發展,只要合法未嘗不可。
專家指出,外泌體雖非細胞,卻能與細胞相容,故可做成各種形式的藥物,被視為傳遞藥物的天然載體。(東方IC)
劉韋博私下透露,其實研討會也有不少細胞治療業者參加,想藉此交流,了解如何在外泌體選題,進而取得門檻更高的臨床驗證與專利布局。
「外泌體是人體真核細胞所分泌的胞外囊泡,僅30至150奈米大,比細胞小很多,也比頭髮細太多,肉眼完全看不見。在1980年以前,大家都以為它只是細胞的廢棄物,後來才發現這小小的囊泡竟和細胞膜一樣,都是雙層磷脂質結構,裡面附有許多DNA、RNA等活性生物物質,具有再生因子能力,方才讓其受到關注。」談到外泌體的發展,艾萬霖生技創辦人、前衛福部長林奏延向本刊娓娓道來,更以「垃圾變黃金」來形容它戲劇般的際遇。
針對外泌體,幹細胞專家、馬偕醫院兒童醫學研究部主任楊崑德也向本刊點出,外泌體不是細胞,但與細胞有相容性,因只有奈米大小,血管穿透力強;與細胞治療相比,外泌體不須在活性狀態下製備,便可做成各種形式的藥物,成為傳遞藥物的天然載體。
原是細胞廢棄物的外泌體,被發現內有DNA、RNA等活性生物物質,具再生因子能力,身價大不同。

大廠搶布局 美英領頭

2013年,美國與德國的James E. Rothman等3位學者針對外泌體的研究獲得諾貝爾醫學獎,正式開啟產官學對外泌體的熱烈投入。BBC Research預估,全球外泌體市場將從2021年僅9,780萬美元,以39.3%的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成長至2026年的5.126億美元,吸引國際大廠積極布局。
外泌體是非常新興的領域,劉韋博向本刊表示,目前全球約有273個臨床實驗研究案,其中81%為癌症診斷;此外,已有超過50家新創公司投入用藥平台的開發,又以2015年成立的美國Codiak,與2016年成立的英國Evox腳步最快。
劉韋博表示,Codiak是運用外泌體的趨向性來設計藥物,藉此喚起免疫細胞的特定能力對抗腫瘤,提高細胞抗原辨識度;Evox則針對罕見疾病開發用藥,由於罕見疾病是某些酵素缺乏或基因缺陷所致,透過外泌體的藥物傳輸技術,可達抑制或調控基因的作用。2家公司創始團隊分別來自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以及牛津大學,深厚的學研背景,讓他們獲得國際藥廠超過10億美元注資。
外泌體熱潮從歐美蔓延到亞洲,韓國ExoCoBio也積極布局相關領域。(翻攝ExoCoBio臉書)
值得注意的是,外泌體熱潮正從歐美蔓延至亞洲。2017年,韓國新創公司ExoCoBio竄起,引起台灣生技業關注,林奏延更疾呼:「台灣再不趕快,生技競爭力恐要輸給韓國。」
前衛福部長林奏延看好外泌體未來發展潛力,選擇在七十三歲逆勢創業,成立艾萬霖生技。

台廠艾萬霖 急起直追

為了追上、甚至超越韓國,林奏延在林口新創園區創立艾萬霖。他邊回憶、邊感嘆地說,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當時行政院成立了3個小組,他個人負責檢驗試劑,看到韓國靠PCR(核酸)檢測救國,光快篩試劑外銷到義大利就賺了3億美元的外匯,反觀台灣竟然是零,因此敦促食藥署將生技公司做為夥伴關係,更呼籲台灣發展生技真的需要加快腳步。
林奏延感性地說,身為感染科醫師,對疫情帶來的生技相關新需求相當敏感,他看好外泌體潛力,73歲決定逆勢創業,希望將危機化為商機,為台灣細胞治療的下一步超前部署。
mRNA新冠疫苗係透過脂質奈米粒(LNP)來包覆不穩定的RNA,導致副作用較多,天然的外泌體具取代潛力。
見mRNA技術因新冠疫情翻轉疫苗生態,林奏延特別指出,mRNA之所以能突破創新,是透過脂質奈米粒(LNP)來包覆不穩定的RNA,但缺點是副作用多,「像我打了,有2天不大舒服,未來若用外泌體包覆,它本身就是人體天然物,相容性高,副作用可望減低許多。」
林奏延再補充說明,這次疫情導致不少肺部纖維化的重症患者,除了可用幹細胞治療,近1、2年利用外泌體治療肺部纖維化的學術研究數目也顯著增加,其他像是癌症、腦血管病變、神經退化性疾病如巴金森氏症及失智症等,也是外泌體非常熱門的選題方向。
艾萬霖首輪募資不過新台幣3千萬元資本額,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林奏延相當務實,看好2027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因此先選定退化性關節炎與視神經病變相關眼疾進行新藥開發,並分別與高雄醫學大學及慈濟眼科醫學研究中心展開前期臨床研究。

籌組大聯盟 加速進程

而令林奏延欣慰的是,前行政院長、現任東洋董事長林全,得知昔日部屬創業,不但傾囊相授自己在業界的經營心法,東洋今年也參與艾萬霖第二輪增資,正式成為股東。
在董事長林全(左)主導下,東洋成為艾萬霖大股東,藉此強化東洋在藥物傳輸系統領域的競爭力。
「我們雙方理念一拍即合,東洋在藥物傳輸系統的微脂體(Liposome)領域已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製造商,很多人找他們代工,若加上外泌體,可進一步強化東洋在藥物傳輸系統領域的競爭力,非常有遠見。」林奏延堅定地說,未來外泌體能跟微脂體一樣,用來包裹藥物,提升療效或標靶傳輸,且因為更天然,市場潛力更大。
台灣生技公司規模普遍較小,林奏延深知進軍國際一定要打團體戰,因此登高一呼,目前正積極籌組「外泌體產業大聯盟」,並找來台灣胞外體學會理事長、台大生物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沈湯龍共同籌備,希望產學一同打造完整的上下游鏈,加速外泌體在藥物作用機轉(Mechanism of Action, MoA)與藥物製程CMC(Chemistry, Manufacturing, Control)等商業化的進程。

台寶成助攻 精準萃取

為了加快前期臨床研究的驗證速度,今年1月,艾萬霖獲得台寶生醫的CDMO(委託開發製造)支持,由台寶提供前端細胞及細胞庫,讓艾萬霖得以專心做好外泌體純化。林奏延樂觀表示,台寶提供的培養液品質良好,讓艾萬霖的外泌體純化程度能符合國際胞外體學會(TSEV)要求,加上退化性關節炎用藥被列入藥品查驗中心指標案件,預期明年有機會量產。
專注細胞新藥及生產的台寶生醫,將竹北GMP廠房中的2條產線,用來協助生產艾萬霖所需的外泌體。
場景轉換到位於竹北生醫園區的台寶,這家專注細胞新藥及生產的廠商,12條生產線中的2條,就是用來協助生產艾萬霖所需的外泌體。台寶營運長楊鈞堯驕傲地說:「台寶是台灣早期的細胞治療GMP廠,比起蛋白質藥的生產,細胞製程多樣又高度客製化,導致很少有GMP廠願意大舉投資。」
走進台寶3的細胞測試實驗室,可見一條來自臍帶血的幹細胞,正在透過不同製程的精密儀器收集外泌體。楊鈞堯向本刊說明:「外泌體細胞吐出來的分泌物,雖不需低溫保存,但分離萃取過程並沒有想像中簡單。外泌體不只RNA、DNA,還有核酸、醣類、脂質、抗體等多重生物資訊,要抽出什麼物質來,都是學問。」
楊鈞堯進一步說明,外泌體的囊泡與細胞膜類似,很容易破裂,一旦破裂,裡面具有組織修復功能的生長因子很快就會降級、甚至失去作用,為此,台寶利用降溫或凍乾等製程優化,降低分離過程的破損率。
國際能見度漸高的台灣再生醫療產業,隨著外泌體的加入,專家認為業者只要正規走,新局可期。

實戰經驗足 新局可期

「有台寶幫忙,艾萬霖輕鬆不少,否則光儀器投資就很驚人。」談起與艾萬霖的合作,再生醫學委員會召集人、台寶總經理陳宏賓有感而發地說,外泌體初期發展好比中藥科學化,中藥裡有許多成分需檢驗其作用才能更科學化;台寶有養細胞的豐富經驗,具有協助定義的優勢。
陳宏賓指出,細胞治療在台灣已十幾年,要再切入外泌體頗有優勢,因為業者走過很多冤枉路,實戰經驗十足,可將檢驗方法運用在外泌體領域。
分析師表示,近年國內再生醫療產業能見度越來越高,像仲恩幹細胞用於小腦萎縮症,獲得日本技轉;育世博利用抗體結合細胞治療的創新免疫療法,獲得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資金支持。再生醫療產業逐漸熬出頭,如今再增外泌體一員,更可挹注新活水,只要正規走,勢必能替台灣開出一條康莊大道。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4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