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梅
- 新聞深探
【時代現場】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小紅書糖衣下的隱憂
你知道「小紅書」嗎?它不是中國文化大革命紅衛兵口袋裡人手一本的小紅書,而是許多青少年每天必看的社交媒體,在青少年心中已經凌駕其他社交媒體。可是當青少年樂陶陶地沉醉,卻引發不少家長的恐懼。為何小紅書如此滲透進台灣年輕世代的心?家長在憂心什麼?
- 會員專區
【時代現場】活著的滋味
人一生能記住幾種味道?為什麼當生命接近尾聲,會獨鍾某個味道?林益卿醫師和黃曉君護理師,幫病人王南阿伯,熬煮了1鍋他記憶中的牛肉湯,雖然味道已無法再現,卻讓王南回味了過往跟朋友的歡聚,以及自己充滿意義的一生;醫病關係也轉為深刻的朋友之情。那是生命的滋味,人活著的確據,在面對身體衰敗和逐漸靠近的死亡中,更顯重要。
- 新聞深探
【時代現場】聆聽疼痛 居家安寧醫療的現況
2021年,台灣死亡人口超過18萬,預估2025年將到達20萬。為因應二戰以來最大的死亡潮,近年政府推動3階段居家醫療,讓病人從生病、失能到臨終,全程皆有醫護人員照顧,盡量維持病人在家生活直到死亡。但是居家安寧耗時費力、給付偏低,醫院居家安寧照顧病人量有限,許多末期病人因而被漏接、死前被各種症狀折磨。有基層資深醫護人員聽到病人的痛苦,走進社區去照顧他們。
- 時事
【時代現場】平靜迎來人生最後一刻 斷食善終全記錄
當那一天來到,你希望用什麼方式跟世界告別?有沒有一種充滿平和的方式,讓身體自然關機?4月初,《斷食善終》出版,醫師畢柳鶯記錄陪伴母親斷食,走向人生終點的動人歷程,引起很多共鳴。我們追蹤訪問了3個跟進斷食,尋求善終的家庭,記錄他們送別父母,充滿揪心、掙扎與感恩的過程。
- 文化
跨性別者免手術可變更身分證性別引熱議 飽受歧視的她訴說坎坷一生
當唐鳳以自信跟能力活躍在公共舞台上,活出自己認同的性別跟想要的生活時,社會上還有一些人仍然必須爭扎於自己的性別認同,有人因而憂鬱,有人甚至折翼。
- 新聞深探
【時代現場】只盼望死前能拿到一張女性身分證
原本這一切小E想繼續隱瞞下去的。直到3年前某天,小E的太太發現藏在衣櫃深處的旅行箱,不知情的太太打開發現,幾件中性上衣裡,夾雜著假髮、黑色褲襪、蕾絲裙、透明化妝包裡裝著口紅、粉底……。她回頭質問小E,到底怎麼回事?這只是個引信,逼得小E只得把多年的祕密攤在陽光下。
- 文化
老後第六課:冒險開拓邊界的海洋精神
台灣中式帆船的開拓者黃凌霄,七十歲還在造古船出海,想重現大航海時代的精神。對於有人質疑他這麼老,幹嘛還這麼累要另造一艘船,黃凌霄說:「你如果認為你很老,你就什麼都不會想做。」第五集,陳明忠提到環島最困難的是走出陸地,而不是在海上。對此,先行者黃老黃凌霄可能有類似的體悟。中年迷上帆船,開始學習相關知識,擁有自己的船。然而因為現行法規,下海反而寸步難行。他勇於衝撞體制,爭取海上民權,深深影響陳明忠,也試著努力復育和保存淡水河文化與古船。不論是黃凌霄、陳明忠或張宗輝,早年埋下造船出海的種子,到中老年後萌芽茁壯。不斷嘗試冒險的精神讓他們在老後享受自由,也持續找到新的活力與方向。現在就來收聽《我和我的老朋友》EP6https://www.mirrorvoice.com.tw/podcasts/109/1980
- 文化
老後第五課:用自己的方式,走自己的路
今年的東京奧運,台灣首次出戰「輕艇激流」項目,在「單人雙槳」上拿下選手個人的最佳成績。兩名從小刻苦訓練的青年女選手,為台灣在世界舞台上開拓水上競賽的可能性。然而台灣水域的禁令與航海教育的空白,不僅讓選手們的訓練極為困難,也讓誕生於海島上的我們,對水極為生疏。然而有另一群人,在他們退休後的人生裡,全心投身於造船出海,親手打造傳承古船,或用帆船環島一周。在海上,時而顛簸靠岸,時而隨洋流起落翻覆,如同人生起伏,卻無因為年齡階段而畏懼挑戰,而是憑藉著對台灣海洋及造船文化的熱忱,為人民爭取海權政策的改善,並努力復育淡水河的河航文化,為年輕一代示範一種冒險犯難的堅毅精神。海洋,讓他們年輕氣盛;造船,讓他們行動不輟。現在就來收聽《我和我的老朋友》EP5https://www.mirrorvoice.com.tw/podcasts/109/1979
- 文化
老後第四課:陪你走的風光體面
上一集,我們談到郭志祥和他創辦的善願協會,如何透過集結眾人之力來解決在社會結構輾壓下,滑落到社會底層的一群人。這一集,我們繼續來談,他們在支助這麼多弱勢貧病者的過程中,從中看到了哪些老後的問題;郭志祥跟這些志工們又是如何面對自己的老後?從幫助的人當中,郭志祥也看到了台灣許多所謂「下流老人」的處境,還有跟日本非常類似的「兩代同垮」的現象。現在就來收聽「我和我的老朋友」EP4https://www.mirrorvoice.com.tw/podcasts/109/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