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經理財
新纖配發現金股利1元 吳東昇:去年底最不好、預計第3季轉強
新光合纖、新光三越董事長吳東昇今(2日)出席新纖股東會,由於新光金改選案引發外界關注,吸引大批媒體前往,但話題敏感,股東會後吳東昇快閃離開。近期AI議題火熱,新纖旗下達輝光電主要生產面板背光材料,也正在評估將材料提供給高科技產品,打進相關產業鏈。
- 財經理財
【存債攻略1】債券ETF出現溢價怎麼做? 精算達人怪老子揭正確做法
最近債市太夯,連債券ETF都不夠賣,出現溢價過高情形,有不少投資人因此問,見到溢價過高的情況,是不是應該先賣一趟?精算達人怪老子提醒,想要「無風險套利」需要注意標的追蹤指數和權重。
- 財經理財
【存債攻略2】進場殖利率等於獲利落袋 怪老子:把握債券送分題
10年一遇債市大行情來了!但要怎麼買、怎麼選,才能賺好賺滿?精算達人怪老子說,買債的重點在於殖利率和存續時間,只要殖利率能夠接受,就可以進場。
- 財經理財
【詐團花招1】賺家庭代工零用金需先寄帳戶個資 詐團這樣騙走人頭戶
詐騙集團早已組織、集團化,無孔不入的深入民眾生活,就像水龍頭的流水到處蔓延,政府找不到「開關」,沒辦法有效「抓漏」。尤其詐騙集團會跟著時事更新手法,像是近期AI教父黃仁勳引發一陣熱潮,詐團馬上跟進以黃仁勳為名、引誘民眾加入投資群組。值得注意的是,詐團不僅騙走民眾血汗錢,還想騙走你的人頭戶!
- 財經理財
【詐團花招2】詐團就像跟蹤狂! 個資外洩恐讓你的消費行為都被掌握了
日前誠品生活、蝦皮和旋轉拍賣等業者涉及個資外洩,主管機關數位部30日指出,依個資法規定辦理行政檢查,並要業者限期改正。其實個資外洩與詐騙集團能知道民眾行蹤有絕對正相關,新北市刑警大隊專員黃國龍就提醒,個資外洩的結果,個人消費行為的時、地、物,可能都被詐騙集團掌握了,務必提高警覺。
- 財經理財
【詐團花招3】AI教父黃仁勳也被冒名 詐團與時俱進成台灣最強組織
一天到晚收到「假投資」手機詐騙簡訊非常煩人,不是要你加入投資群組,就是要帶你賺飆股!據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統計,2022年詐騙案件近3萬件,財損金額近新台幣7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其中「投資詐欺」為詐騙集團吸金金額最高的手法,去年(2022)統計有6千多件,財損金額超過34億元。
- 財經理財
【詐團花招4】立院通過打詐五法 平台投放廣告需採「實名制」
行政院在2022年推出「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但詐騙產業仍不斷壯大,手法日益更新,根本無法杜絕對國人的傷害,政府不得不加以重視這件事。近期行政院即推出「打詐五法」,已於立法院全數三讀通過,目的為加重罰責。
- 財經理財
【理財最前線】民眾70億血汗錢蒸發 3要點阻斷手機簡訊詐騙
台灣詐騙猖獗,統計2022年詐騙案件近3萬件,財損金額逼近70億元,為歷年來最高,常見且財損最高的「投資詐騙」簡訊,就是掐住民眾想賺錢的心理,追究源頭,大多由「手機簡訊」以各式花招引誘民眾加入群組或進入網頁,騙取民眾的血汗錢。民眾想自保,務必謹記以下3要點:有疑慮撥打165詐騙專線、手機設定直接阻絕垃圾訊息、被盜刷第一時間報警並致電發卡銀行。
- 財經理財
【聰明搶債1】投資人猛刷存「債」感 00679B溢價逾3%小心買貴了
最近投資人搶債搶很凶!無論是公債或是投資級公司債,都受到高度關注,特別是近日元大美債20年ETF(00679B)溢價一度逾4%,許多達人紛紛跳出來要投資人冷靜一下,因為太瘋狂了,小心買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