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街口支付番外篇】線上支付群雄並起 一招辨差異

分辨電子支付與電子票証、第三方支付系統的差異,關鍵在能否進行轉帳。
分辨電子支付與電子票証、第三方支付系統的差異,關鍵在能否進行轉帳。
2018年1月中旬,街口支付成為台灣第6家獲得電子支付執照的專營業者,用戶只要綁定銀行帳戶,便能透過手機進行轉帳、付款等功能。事實上,從街口支付到原有的各大銀行支付App,加上歐付寶、悠遊卡、一卡通、支付連等業者,台灣線上支付市場群雄並起、熱鬧滾滾,要搞懂電子支付與電子票証、第三方支付系統的差異,關鍵就在能否進行轉帳。
電子支付指的是,可透過手機連結銀行帳戶,進行付款、轉帳、提領、儲值等功能的線上支付系統。據主管機關金管會要求,申辦電子支付執照的業者,最低實收資本需達5億元,而經由電子支付的可操作最高儲值金額為5萬元,單筆轉出的上限為5萬元以下。
根據金管會銀行局的數據,截至2018年1月底,台灣共有6家拿下電子支付機構執照的專營機構,其分別為街口支付、歐付寶、國際連、橘子支付、智付寶與台灣支付;截至去年底,台灣電子支付專營機構,累積的年消費金額21.5億元。
今年1月中旬,街口支付成為台灣第6家獲得電子支付執照的專營店家。
至於電子票証指的是以晶片、卡片先儲值後消費的支付工具,代表業者包括民眾熟悉的悠遊卡、一卡通、愛金卡、有錢卡等。根據金管會銀行局的統計,截至去年底,全台總流通的電子票証卡數高達9,300多萬張,累積消費總金額為73.4億元,儲值總餘額則是80.6億元。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49
全站看到飽

5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