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全球上鉤3】他做大自有品牌 代工的歐美廠以砍單威脅

1986年,5位股東湊足100萬元創立寶熊漁具,是國內最晚成立的釣具廠,由年紀最長的張良任擔任董事長。「大家都很有抱負,想做自己的品牌,第一個產品:擬餌拋投捲線器(FLY)就印上okuma,委託貿易商幫忙推銷。」當時台灣已有3家頗具規模的釣具廠,寶熊不論經濟批量、模具預算都難以抗衡,只能從冷門品項做起。
張良任解釋:「FLY零件最簡單,模具費投資門檻較低,當時在台灣幾乎沒人在釣,以美國、英國與北歐市場為主。」儘管5人都有品牌夢,但往往只能接到來自美國的OEM訂單,他苦笑稱:「那時有生意就很好了,稍微有點規模的代理商,都會叫你貼他的品牌,但至少先把工廠運作起來。」
擬餌拋投捲線器因模具費用最低,是寶熊釣具切入市場的第一個產品,圖為張良任在阿根廷用擬餌拋投捲線器釣鱒魚。(寶熊釣具提供)
雖然起跑得比同業晚,但90年代初期,台灣勞工短缺、製造業成本上漲,釣具大廠紛紛外移。1992年,張良任為降低成本搶單,在妻子支持下,賣掉夫妻打拚攢下的2棟房子,變現登陸東莞設廠,「這就像參加1千公尺賽跑,大家同時蹲下來,踩在一樣的起跑點,是我們急起直追的好機會。」
為降低成本搶代工單,寶熊釣具1992年登陸東莞設廠。(寶熊釣具提供)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49
全站看到飽

5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