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區人物

【抗疫十七年番外篇】遇病危重症患者先救?還是先穿防護衣? 北市聯醫總院長出考題

黃勝堅強調,北市聯醫的核心價值就是謙卑。
黃勝堅強調,北市聯醫的核心價值就是謙卑。
接獲武漢肺炎的資訊是12月底,黃勝堅說:「我們經歷過SARS,碰到都會有一點……。」他停頓一下,沒把「恐慌」講出來。1月9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啟動第一次應變會議。「那個時候讓同仁恐慌的,是防疫物資夠嗎?一開始focus在N95口罩,後來判斷外科口罩(需求量高),所以我們先買一些。」
防疫視同作戰,黃勝堅說,當時開始超前部屬,先作物資盤點,以實名制確認各院區口罩用量,建立數據資料,算出每位醫護人員平均用量,此後保持25天的儲備量。之後各個院區作分流管制,停止會客,並在中央還未要求時,就要求民眾進入醫院要戴口罩,並以健保卡作TOCC(旅遊史Travel history、職業別Occupation、接觸史Contact history及是否群聚Cluster)。「中興院區一天3,000人進出,因為限制會客才降下來,上禮拜光是進入仁愛院區的,就有7,000人。」
「我們有SARS的情緒,當時已經挑上來了。」之所以動作又快又緊繃,是北市聯醫許多醫護人員都有對抗SARS經驗,想起了2003年和平醫院被封院的恐懼。「和平醫院很早就定為北區應對醫院,我們1月21日,收到第一個境外移似感染,才疑似而已,那一天就非常緊張了。我們那個時候考慮,第一個,你的裝備夠不夠讓你打持久戰?第二個,你在照顧(病患)時的安心度?那時和平醫院經過抗煞的人,他們覺得不安心。」
隨著疫情變化,配置也不斷作滾動式修正。和平醫院在SARS時期有120間負壓隔離病房,2018年整修為29間。目前可使用的負壓隔離病房(包含加護隔離病房)是35間。黃勝堅說,全台灣的負壓隔離病房是1,100多間,若疫情持續擴大,未來一定不夠用,因此1個月前研擬單人房做為備援病房,收治輕症患者,另有專責病房,負責疑似個案或確診個案。
「我們差不多每個院區都經歷過SARS。一開始的情境是和平的人力若都用完了,外面的資源就進去,是以應變醫院的角度來看。所以和平當初29間負壓病房,加上48間專責病房,共77間。」加上其他院區,目前北市聯醫盤點出的醫療人力可維持185間單人病房,護病比(一位護理師照顧幾位病人)是1:3。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