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2021.11.22 05:58 臺北時間

【番外篇】中國市場歸零思考 台灣農民準備好了嗎?

台東農民不滿釋迦出口被禁,10月組成自救會到台東縣議會抗議,希望政府協助恢復中國市場。
台東農民不滿釋迦出口被禁,10月組成自救會到台東縣議會抗議,希望政府協助恢復中國市場。
中國連兩波禁止台灣3項水果進口,影響果農生計,專家示警,台灣水果最好做好長期中國市場將全面歸零的最壞打算。然而,台東鳳梨釋迦長年以中國做為主要出口地,許多果農幾乎所有鳳梨、釋迦都賣往中國,若少了中國市場,勢必得考慮減產、甚至轉作。
長年關注兩岸貿易、著有《水果政治學》一書的焦鈞指出,兩岸關係轉冷,政治影響農業貿易,未來台灣勢必要做好中國市場歸零的打算,「中國貿易商自己也會看風向啊,以後誰還再跟台灣做水果生意?水果可替代性太高,鳳梨、釋迦這麼特別都斷了,更何況其他週邊鄰國也有生產同樣水果。現在就是要把中國市場歸零思考,重新調整農業外銷怎麼做。」
果農吳文耀認為,中國市場若消失,產業3年就會逐漸蕭條;銓益果菜合作社理事主席林志忠推算,若中國市場就此關上大門,鳳梨、釋迦未來只能內銷,台東鳳梨釋迦田原本面積2,800公頃,未來「只能留1/9」,但若能拓展其他外銷市場,則還可保留1,000公頃左右。
台東地區農會總幹事李建通也認為,按目前兩岸氛圍來看,中國市場短時間內恐難再開放,政府應先輔導台東地區1,000公頃田地轉型,留下1,800公頃供應國內市場及加工就好。
若有農民因此決定轉作,台東農改場副場長盧柏松說,酪梨會是可能選項,「但所有水果都有市場性,沒辦法保證30年價格都會很好。」他認為農民不需太快喊停,一如3月鳳梨出口中國被禁,卻也打開日本市場,「雖然不可否認有國際政治的因素,但是他們的消費者吃久了,喜歡這個東西,看到了就會買,從政治轉變成經濟…每個職業都有風險,不能說務農就要一定保證沒風險,這次被禁,也可一個機會。」
林志忠認為:「如果外銷又恢復比較正常,目前的量也不算夠啊,如果有段時間沒有大陸,我是建議果農,比較差的園子先休耕,就不用投資,還可以養地,恢復活力,未來就能一直種下去。」務農如經商般有市場風險,如何看準時機、化危機為轉機,或許比天氣更考驗農民的韌性。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0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