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2021.07.01 07:58 臺北時間

【鏡觀】莫讓聽從政府的人變傻瓜

呼籲政府正視有股民怨已在滋長,從地方到中央都應制定更嚴謹的作業程序,切莫讓聽從政府指示,「輪到你再去打」的人變傻瓜。
呼籲政府正視有股民怨已在滋長,從地方到中央都應制定更嚴謹的作業程序,切莫讓聽從政府指示,「輪到你再去打」的人變傻瓜。
按照政府最新公布的資訊,以下這些人能夠施打疫苗,先後次序如下:一、醫事人員;二、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三、高接觸風險第一線人員;四、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五、機構及社福照顧系統之人員及其受照顧者與洗腎患者;六、75歲以上長者、孕婦;七、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八、65至74歲長者;九、可能增加感染及疾病嚴重風險者;十、50到64歲成人。
這個優先次序隨著疫苗數量的改變而經歷過幾次改變,不過,不管怎麼變動,蔡政府的邏輯從來沒有變過。如果疫苗數量足夠,優先順序就不是這麼重要。然而,在疫苗有限的情況下,誰被國家安排優先施打,不只是個人生死的問題,同時也反映了一個國家對國民的分類與想像。
通常,疫苗的施打順序可以簡單區分成兩種思維。第一種思維是考量生命在疫情期間的脆弱性,在這種思維之下,老人、慢性病患者、染疫後較容易出現嚴重後果者,以及較容易感染的弱勢族群可以優先獲得疫苗。這是一種降低國民死亡率的作法。而另一種思維則是考量國家在疫情期間的脆弱性。採取這種思維的國家,優先考慮的是政府的完整性,這類國家深怕政府及防疫體系在疫情中癱瘓,於是,所有與政府或「社會機能正常運作」有關的人士,皆被放在施打順序的前幾位。
無疑地,台灣所採取的是第二種思維:「先政府後人民,先國家後社會」,這就是為什麼「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被排在醒目的第二位。必須強調,這種思維本身並無對錯,我們也無意苛責。不過,我們必須點出,這種排序方法,比起第一種思維,更容易衍生出特權的爭議以及人民的不滿,因為它在制度上就為有權有勢者開了巧門。
尤其是第二類跟第七類人,由於定義不清不楚,許多人便利用它的模糊謀取了利益。在此,我們要鄭重呼籲蔡政府正視有一股民怨已經在民間滋長,爾後,從地方到中央都應該制定更嚴謹的標準作業程序,切莫讓聽從政府指示,「輪到你再去打」的人變成傻瓜。
選擇將國家的脆弱性排在生命的脆弱性之前,反映了台灣現階段有其不得不然的特殊性。對此,我們只能尊重,全體國人都應該配合政府的施打順序,不宜意見過多,更不能走後門、搞關係。不過,各級政府既然都對自己這麼好了,當然應該更加努力控制疫情,否則老百姓都會看在眼裡,政府不可不慎。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9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