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2021.09.02 07:58 臺北時間

【鏡觀】問問中國姓社還姓資

習近平的共同富裕是走回頭路嗎?可以確定他是在修正鄧小平所遺留下來的路線,但會走多遠,現在還很難說。
習近平的共同富裕是走回頭路嗎?可以確定他是在修正鄧小平所遺留下來的路線,但會走多遠,現在還很難說。
在30幾年前的中國,不管走到哪看到什麼都會問一個問題:「這是姓社還是姓資」?什麼意思呢?這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啊?為什麼中國人從官方到民間都要這樣問呢?因為那個時候中國改革開放剛起步,大家對中央的政策尺度沒把握,文革的陰影還沒全部消散,走得太快走得太前,一旦資本主義帽子飛過來,大家可承受不住。
鄧小平知道如果這問題無法解決,中國的改革開放走不遠。於是,他九一年南巡的時候,就指著經濟發展特區的市場經濟說,這兒姓「社」。意思是說,社會主義還是可以搞市場經濟,還是可以賺錢。有了鄧小平的定義,大夥兒全放心了。民營企業主大賺特賺,房地產也大炒特炒,連玩股票都可以姓「社」了,還有什麼不能做的呢?整個中國就在這種指鹿為馬、指資為社的集體謊言中往前衝了30年。
衝了30年,現在的中國,在什麼意義下還是個社會主義國家呢?除了中國共產黨的名稱還沒變,除了中國共產黨還繼續專政之外,中國社會不要說共產主義了,連社會主義的影子都看不到了。
後鄧時期,中國的基調一直都是威權政治加上市場經濟,這兩個在別的國家也許不相容的事物,在中國卻和平共處了幾十年,也的確為中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發展奇蹟。不過,這幾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在瘋狂奔跑了30年後,終於呈現疲軟的態勢。經濟成長率、失業率、貧富差距種種指數都不是太好,尤其是貧富差距,一個號稱是搞共產主義起家,統治了幾十年,窮人沒翻身,富人還越來越囂張,這個落差幾乎可以毀了共產黨的招牌。
在這種時候,社會最浮動,統治最脆弱。習近平不會不懂,窮人及年輕人的相對被剝奪感對統治階級來說是最危險的。於是,他開始大講特講「共同富裕」。他不只講,他還實際動手整肅了幾個民營企業,像馬雲及俞敏洪。尤其是後者的新東方教育培訓班(也就是台灣的補習班),風光不再,大難臨頭,股價市值一落千丈。教育不允許產業化,不允許自由化,不允許私有化過了頭,這是中共高層在教育政策上最新的意識形態。
習近平的共同富裕是走回頭路嗎?我們幾乎可以確定他是在修正鄧小平所遺留下來的路線,不過,他這個向後轉齊步走,到底會走多遠,現在還很難說。然而,不管走多遠,看來中國姓社還是姓資,30年後的今天恐怕又要再問一次了。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9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