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星咖啡」老闆簡錦錐還是坐在2樓的老位子上,最靠近冰櫃、吧檯的角落。
自從12年前明星二樓咖啡廳復業消息為媒體報導,後來又有《武昌街一段七號:他和明星咖啡廳的故事》一書出版,簡錦錐與George Elsner等六個俄羅斯人合夥開店的種種躍然紙上;加上早年周夢蝶在樓下擺「孤獨國」書報攤,黃春明、林懷民等作家成名前曾在此創作,瞬間,這間充滿俄羅斯風情的咖啡廳再度成為各方朝聖的文藝沙龍。
有人專門來品嘗蔣經國的夫人蔣方良愛吃的羅宋湯,也有人想坐坐周夢蝶的老位置,還有人來感受復古情懷。當然,融合砂糖、奶油、膠質、核桃而成的招牌俄羅斯軟糖以及核桃比糕多的核桃糕,也是吸引客人特地登門的主因。
下午2、3點,他總會穿著整齊的西裝,坐在老位置上。他喝自家咖啡67年,改不了。
近2年,熱潮褪去,朝聖者少了,明星咖啡回到日常。生意不算鼎沸,也不冷清;來的多半是中熟年老客人,偶爾還有些外國背包客帶著報導找上門。
不過,簡錦錐的習慣沒有改變。儘管已交棒給女兒簡靜惠經營,每天下午2、3點,他總會穿著整齊的西裝,坐在老位置上。他喝自家咖啡67年,改不了,女兒交代不能讓85歲的他喝太多咖啡,服務生只好減量處理,外加一杯據說可以養生的熱檸檬水。
他可能是受到亦父亦友的俄國合夥人Elsner影響,他說:「Elsner往生前中風7次,一出院就搭公車到明星,一步步沿著階梯爬到二樓靠窗的老位置。」只是當時客人都不知這老外是誰,「有次他在明星二樓廁所昏倒,被作家黃春明發現送醫,黃也不知道這白俄人就是明星的創辦人。」

就好像,客人多半知道明星有蔣方良愛吃的俄羅斯軟糖和羅宋湯,卻甚少知道每每靠近復活節和耶誕節,店裡的糕點師傅就會特地製作一款特別的歐式耶誕糕。簡錦錐說:「這款蛋糕其實接近麵包,麵體比較結實,布滿果乾、核桃、葡萄乾等等,俄國等歐洲人會在節慶吃,就好像台灣人在端午節吃粽子、冬至吃湯圓一樣。」
知道的人不多,當然賣不好,可是簡錦錐堅持年年製作,因為那是他年年去北投稻香路的墓園探望Elsner時,必備的「伴手禮」。
「出身俄國貴族的Elsner原是沙皇尼古拉二世侍衛長,卻遇到俄國共產黨革命,目睹末代沙皇被殺;一路從西伯利亞流亡到上海,1949年中國又淪陷,只好輾轉來到台灣。」簡錦錐笑說,年紀大了,越是記得往事,「當年他到哥哥的特產店買拐杖,我因自修英文《聖經》,是店裡少數能說幾句英文的人,所以往後他和一些老外都會來找我幫忙。」

家人都用台語回:「阿錐抹治ㄟ」(阿錐不在家)。「久了,他還以為我有個俄國風的名字『Archiybold』,也叫我『Archi』。」
他笑:「我的英文名也是Elsner取的。」當時正處「反共抗俄」時期,簡家人怕他與俄國人走太近會惹禍上身,每次Elsner來找他,家人都用台語回:「阿錐抹治ㄟ」(阿錐不在家)。「久了,他還以為我有個俄國風的名字『Archiybold』,也叫我『Archi』。」

由於Elsner的牽線,讓18歲的簡錦錐靠著幫美國飛虎隊翻修舊房子賺到資金,進而成為明星的合夥股東。他說:「當時我賺了1,000美元,想分500元給他,他卻不收,直說這是我的本事。」這段對話,始終放在簡錦錐心底,促使2人結成忘年之交,也讓簡錦錐喊Elsner一輩子的「Uncle」。
上山的路很陡、階梯又多,沿路常有野狗突然追出來,但想到他一個人孤伶伶在台灣……
後來,明星其他俄羅斯股東紛紛拆夥並移居海外,留簡錦錐獨自經營,僅Elsner因不夠資金到美國與女友相會,也回不去當時由共產黨統治的俄國,最終落得「無國籍人」的窘境,必須靠簡錦錐以明星員工名義幫忙申請台灣的工作和居留權。

簡錦錐說:「Uncle太想家了,原本會說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但生前最後的日子變得只會說俄語,甚至曾聽到清水溝的圓鍬聲,以為是北國的剷雪聲,硬是從病榻上跌撞走到馬路上。」
簡錦錐不僅將Elsner接到家裡住,照顧到他往生,也於他往生後的30多年間,年年在復活節和耶誕節上山掃墓。「雖然Uncle生前要我只去看他3年,但我從50多歲去到現在,上山的路很陡、階梯又多,沿路常有野狗突然追出來,但想到他一個人孤伶伶在台灣,不去看看,總是放不下。」
2010年8月,簡錦錐已經79歲,還是在女兒簡靜惠和孫子李柏雄、李柏毅的陪同下,帶著Elsner的照片回到俄羅斯。不巧,遇上森林大火,連續十多天俄羅斯天空壟罩在黑色煙霧中,簡錦錐卻堅持左手戴著自己的手錶、右手戴著Elsner的手錶,前往聖彼得堡一處教堂,並在教堂裡禱告:「Uncle,go back home.Go back to God ’s side.」
回台後隔幾天,簡錦錐因呼吸道感染而休克,雖經電擊後救回一命,卻在加護病房住了半個月,醒來後,迷迷糊糊說道:「Uncle應該回到家了。」

女兒簡靜惠每談這段就眼眶泛紅:「以前我不懂父親為何這麼執著,後來才知道他一生都很感念Mr.Elsner開啟他的事業,給他不一樣的人生。為這份恩情,他很想在有生之年送Mr.Elsner回家。」
父母惜情加上年邁,是留學美國的簡靜惠願意返台接手的原因。她含淚帶笑:「我要回來時,很多人都說我瘋了,滿街都是咖啡廳,我卻還要回去接咖啡廳?」
我女兒說這是火龍果口味,我其實很擔心壞了Uncle時代的味道,還好吃起來滿搭的。
簡靜惠的兒子李柏毅有自閉症,在美國有特殊教育的老師,回到台灣必須一切重來。但她很清楚,「我慢慢懂得在父親心裡,這間咖啡廳不只在於賺不賺錢,更重要的是那些美好過去。」
父女倆也不是沒有衝突。過去幾十年,一樓麵包糕點的配方都是由簡錦錐親自調配,再讓師傅隔天使用。但簡靜惠不願父親太累,堅持將配方教給師傅,理由是「沒有永遠的祕方,只有永遠的品質」。

磨合中,簡靜惠除了和師傅開發出火龍果、蔓越莓口味的俄羅斯軟糖,也將具高度繪畫天分的畫家兒子李柏毅作品應用進包裝中,於是,復古的明星又多了豔麗、大膽的現代色彩。
一樓的糕點廚房裡,還是有一個簡錦錐的老位子。
師傅製作時,他也坐在旁邊看,師傅一離開,他捏起一小塊偷偷塞進嘴裡,「我女兒說這是火龍果口味,我其實很擔心壞了Uncle時代的味道,還好吃起來滿搭的。」他偷看了一眼櫃檯的女兒,頑皮靈精的眼神彷彿當年那個18歲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