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17.01.19 10:00 臺北時間

海外獲利17億卻收攤 《Running Man》教我們的事

海外獲利17億卻收攤 《Running Man》教我們的事
南韓熱門實境綜藝節目《Running Man》突然宣布今年2月收攤,震驚亞洲藝能界!因為這個從2010年7月11日開播的節目,6年半來創造龐大產值及觀光效益,僅授權給中國版《奔跑吧!兄弟》就獲利近新台幣17億元。最終卻為了挽救南韓的疲軟收視,無預警更換主持人,引發粉絲眾怒,導致節目停播。
這個成也主持群、敗也主持群的長壽綜藝節目,如何創造走紅全亞洲的奇蹟,又是如何落敗?或可供台灣綜藝界借鏡觀形。
更新:本文於2017年1月19日刊登後,SBS電視台遂於2017年1月24日發表聲明,宣布《Running Man》不停播。綜藝部門本部長南勝勇取得金鐘國和宋智孝諒解後,其他成員也因為金鐘國跟進答應,最終確定自2017年3月26日起,在韓國時間星期日下午4時50分開始播放。中國版《奔跑吧兄弟》第五季亦將全新升級更名為《奔跑吧》。
遊戲玩輸要扮醜、在臉上貼膠帶的處罰,即使大牌如主持人劉在錫也無法倖免。(翻攝自哈哈Instagram)
有「國民MC」(emcee,主持人)封號的劉在錫,領著李光洙、Gary、哈哈、池錫辰等7人,在街頭一字排開,其中還有性感歌手泫雅。鏡頭一轉,來到SBS電視台頂樓,讓Gary大吃一驚的,是南韓一線當紅的影視帝黃晟玟(電影 《哭聲》中的道士 ),竟然現身在此。這是黃晟玟頭一回參加實境節目,理由當然是因為《Running Man》太夠力!
近年全球掀起無法抵擋的韓流,除了韓劇、韓星外,眾多南韓綜藝節目中又以《Running Man》最廣為人知。事實上,《Running Man》在南韓的收視率與知名度,都遠不及2005年開播的綜藝節目《無限挑戰》;但它顛覆過往綜藝節目的玩法,策劃內容大膽創新,每集設計劇情式主題,結合當紅明星共同參與,牢牢抓住流行主軸,海外播出尤其受歡迎,迅速成為將韓綜推向全球市場的領頭羊。
其實,《Running Man》的初期收視率並不出色,也沒有高額的製作預算去撐場面,但製作團隊不認輸。他們重視觀眾的意見,從反饋中持續找出問題並不斷修正,終於挽救了收視率。
例如,觀眾覺得簡易的追逐戰太過無聊,製作團隊便想盡辦法將遊戲複雜化:添加特別規則、特殊懲罰,或者在攻擊方的腳上綁鈴鐺,藉由急促鈴聲增加競賽時的刺激感等,漸漸塑造出屬於《Running Man》的遊戲風格。這與台灣綜藝節目,收視率不好就馬上收掉的慣例大不相同。
在《Running Man》所屬的SBS電視台任職近20年的戲劇導演崔英勳透露,SBS要求每一位戲劇導演,都必須從綜藝節目做起,「綜藝性質就是節奏快、不斷推陳出新,經過這種訓練的導演,導起戲劇才不會拖拉,也會懂得控制預算。」
國際巨星成龍(右)與中文流利的崔始源(左),曾多次受邀擔任《Running Man》嘉賓,中為哈哈。(福斯集團提供)
眼看收視率有起色,SBS立即增加企劃人員配置,作家群多達30名,一集製作成本增加到新台幣300萬元,若跨國拍攝,費用更高達新台幣1000萬元。主持群與來賓分散執行任務時,每人都有專屬攝影機全程跟拍,每集出動逾30台攝影機、最高紀錄80台;在空中或海底拍攝特定主題時,還會動用特殊規格的攝影器材。
但僅有韌性強大的製作團隊,仍無法讓節目精彩,還得要有願意犧牲形象、樂於取悅觀眾的專業主持人,方能成功。
為了擴大收視群,《Running Man》主持人採團體戰策略,包括劉在錫、池錫辰、金鐘國、Gary、哈哈、李光洙和宋仲基,以及後來加入的宋智孝和Lizzy,每位特質都不重複:有的搞笑、有的帥氣、有的體貼、有的高顏值,每人都抓住了一小部分市場,力量串聯起來就很可觀。
因《太陽的後裔》走紅的宋仲基(中)受邀上《奔跑吧!兄弟》,張雨綺(右)熱情地幫他敷面膜。左為Angelababy。(翻攝自網路)
相同的是,除了劉在錫外,其他幾位主持人在當時均非一線當紅藝人。之所以這樣挑選,除了關係到製作費(當紅藝人酬勞高),也和藝人願意付出的程度有關。有趣的是,雖然主持人知名度不高,卻經由一次次不顧形象的比賽過程,感動了觀眾。製作團隊甚至針對個人特色取了專屬綽號:190公分高的李光洙叫「長頸鹿」、有成龍鼻的池錫辰則是「王鼻子大哥」(韓文的「王」=大),身高168公分詭計多端的哈哈,就是「企鵝奸臣」。
這種略帶戲謔、又不太傷人的策略十分奏效:藝人不再遙不可及,而是像鄰居、同學般親和,隨時可以讓你虧一下。
李光洙常在節目中搞笑扮醜,反而被粉絲封為「亞洲王子」。(翻攝自韓網)
這種略帶戲謔、又不太傷人的策略十分奏效:藝人不再遙不可及,而是像鄰居、同學般親和,隨時可以讓你虧一下。在這樣的群眾基礎上,《Running Man》主持群在南韓逐漸走紅,甚至打出全亞洲知名度,累積可觀的粉絲基礎,甚至穩固到後來成為壓死節目的最後一根稻草。
曾任《Running Man》製作人的曹曉振表示,節目的另一個成功關鍵在於「保密」:事前絕不向主持群及來賓透露內容,以營造出絕佳的效果。因為百分百真實上陣,才能讓平日保持神祕的偶像們為了求勝,使出渾身解數、無所不用其極,讓觀眾大開眼界。
從2011年下半年起,《Running Man》收視率飆到最高,從原本只能在打烊後的賣場熬夜錄影,成為受邀前往中國、香港、澳門、泰國、越南、澳洲、杜拜等地出外景的超人氣節目,所到之處都引發哈韓族瘋狂追星,結合旅遊景點的闖關遊戲,也帶動了各國當地的觀光效應。
以2014年8月的「樂園特輯」為例,《Running Man》受台灣觀光局邀請,專程來台錄節目,劉在錫帶著李光洙、池錫辰、哈哈及嘉賓池昌旭、李成宰到「六福村」執行處罰任務,光隨行工作人員就60名,吸引逾3000名粉絲接機。成員們在六福村搭乘各種遊樂設施腿軟逗趣的模樣,帶動了南韓旅客來台旅遊意願。根據觀光局統計數據顯示,2013至2015年,南韓來台旅客成長近87%,居各國來台客源之冠。
在劉在錫(右二)帶領下,演員池昌旭(左二)來台搭六福村的遊戲設施「笑傲飛鷹」履行處罰任務。(六福村提供)
《Running Man》紅了,眾多名人紛紛爭取上節目,例如成龍、BIGBANG、游泳選手朴泰桓、溜冰精靈金妍兒、足球選手朴智星等,這些大咖們因為遊戲,流露真性情及可愛賣力的一面,加深與觀眾情感上的連結。
SBS電視台授權給浙江衛視,製播成中國版的《奔跑吧!兄弟》,每集授權費為100萬美元,總獲利近新台幣17億元。
乘著海外人氣的威力,2014年,SBS電視台將台內智慧財產權流程結構化後,將《Running Man》授權給浙江衛視,製播成中國版的《奔跑吧!兄弟》,每集授權費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200萬元),至今四季、共53集,總獲利近新台幣17億元。光靠《Running Man》,長年財務吃緊的SBS電視台就一舉還清了債務,這還不包括額外廣告、偶像代言、周邊商品及巡迴各國粉絲見面會等可觀收入。
金鐘國(左圖左)、宋智孝遭製作單位單方面宣布「下車」而引發眾怒,走上收攤命運。但其實宋智孝在接《Running Man》主持前不太知名,曾接演情色電影《霜花店》(右圖),有大尺度露點演出。
即使從2014年開始,《Running Man》因遊戲內容一再重覆,令南韓觀眾覺得疲乏,收視率慘跌至10%以下,SBS電視仍未停播《Running Man》,主因在於海外粉絲依舊支持,節目甚至創下南韓實境綜藝三項紀錄:跨國外景最多、一線明星參與最多、播映版權授權國家最多。
浙江衛視購買《Running Man》版權製作《奔跑吧!兄弟》,找來Angelababy(左起)、鄧超、王寶強等人主持,光授權就讓南韓SBS電視台賺飽荷包、由虧轉盈。(翻攝自網路)
到了去年,《Running Man》收視仍在5%徘徊,Gary於是在10月請辭。這讓製作團隊興起換主持人、刺激收視率的想法,12月竟單方面強迫宋智孝、金鐘國離開,引起粉絲強烈反彈,揚言拒看。為了止血,製作團隊緊急宣布不換人,仍無法平息眾怒,最終決定於今年2月底收攤。而2月10日南港展覽館的「RUNNING MAN 2017 LIVE IN TAIPEI」,將是《Running Man》在台灣最後一次的售票見面會。
《Running Man》告別螢光幕後,接檔節目能否再創驚人經濟效益?中國版《奔跑吧!兄弟》又該何去何從?恐怕對製作單位來說,都是難解的習題!
首圖:《Running Man》播 了6年半,主持群李光洙(左起)、金鐘國、宋智孝、劉在錫、池錫辰、哈哈、Gary,2016年首次全員齊聚台灣辦見面會,引發粉絲追星潮。(福斯集團提供)

《Running Man》最長壽7人主持群

哈哈
  • 綽號:企鵝奸臣
  • 特色與功能:最矮,餿主意多,知識、常識不足。
金鐘國
  • 綽號:老虎、能力者。
  • 特色與功能:力氣大、跑得快,擅長玩遊戲。
Gary
  • 綽號:週一情侶
  • 特色與功能:每週一與宋智孝送作堆。(2016年10月退出)
宋智孝
  • 綽號:女超人、ACE。
  • 特色與功能:唯一女成員,拚勁十足,幸運女神。
李光洙
  • 綽號:長頸鹿、亞洲王子。
  • 特色與功能:最年輕,手長腳長,卻很衰。
池錫辰
  • 綽號:王鼻子大哥、EASY兄弟。
  • 特色與功能:最年長、體能弱,但口才佳。
劉在錫
  • 綽號:國民MC、劉魯斯威利、劉赫。
  • 特色與功能:機智,脫逃技能高超。

吸金王《Running Man》

  • 類型:實境綜藝 首播:2010.07.11
  • 終播:2017.02.26 總集數:340集
  • 授權費:授權浙江衛視《奔跑吧!兄弟》每集100萬美元
  • 總吸金:授權、見面會、周邊商品總獲利超過新台幣17億元。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3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