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2017.03.28 19:04 臺北時間

【鏡相人間】打開心的監牢 陳文慧的療癒寫作課

當年教孩子們寫作,充滿歡笑的「蕭荷游藝小築」工作室,如今塵封,30年的教學資料都囤積於此。陳文慧蹲在其中,回憶當年的時光。
當年教孩子們寫作,充滿歡笑的「蕭荷游藝小築」工作室,如今塵封,30年的教學資料都囤積於此。陳文慧蹲在其中,回憶當年的時光。
畢生從事寫作教學的陳文慧,是國語文實驗教育的先行者,曾有8年半的時間,在台北監獄教受刑人寫作。課程中,她與受刑人談心,課後交心,成為可以說心事的朋友,過程像是打開封閉的盒子,坦白的文字紛飛,只留下一顆真心。
她是開心老師,打開學生的心房,但也有自己的挫折與痛苦。10年前大兒子罹患憂鬱症,讓她停下所有教學工作。
去年,她重啟教學工作,帶領一群因為台南維冠金龍大樓倒塌,到第一線救災,而心靈受創的社工師,用文字書寫療癒自己,走出陰霾。
火車上,我們聊起寫作的方法,陳文慧要我閉上眼睛:「聽見什麼聲音呢?車聲?人聲?有風嗎?風從哪裡來?冷或熱?放鬆,用你的感官,然後寫下你的感覺。」睜開眼睛,車窗外原本陰鬱的風景,此刻透亮。

教學的技巧就是談心

擁抱,是接納的表現。陳文慧說:「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小孩,都需要被了解,被接納。」這天,她給更生人阿趙一個深深的擁抱。
「我沒有什麼理論技巧,就只是聊天、談心,找到自己,就能寫了。」58歲的陳文慧一頭俐落的短髮,服裝休閒,身揹一個帆布小包包,彷彿要走進誰的心裡,進行一場遠行。這一日我們要去見阿趙,是她關懷了16年的更生人。
她有32年的寫作教學經驗,教學對象從4歲半孩童,到80歲的阿嬤,有企業員工、教堂修女、身障者、社工師,還有監獄受刑人。有8年半的時間,陳文慧在台北、台中監獄開讀書會、寫作班,認識了不少受刑人,與他們談心,出獄後都成為她的朋友。
阿趙40歲,臉孔江湖味,聲線壓抑,四肢緊縮,像是打不開的盒子。「我背負著幾條人命。」阿趙不願透露生平經歷,只說少年時因精神不穩定,屢犯刑案,大半生在監獄中渡過,2年前出獄,服藥中。
陳文慧(左)與更生人阿趙(右)到公園散步,享受悠閒而自由的時光。
我們在公園散步,陳文慧挑了亮光處坐下,日光顯現臉頰的暗斑,眼角的紋,像是慈愛的母親。她檢視阿趙的十幾包藥袋,一邊叮嚀按時吃藥,一邊用筆在藥袋上寫下更白話的解說:「利福全,對情緒有減緩功能的助眠劑;離憂、穩舒眠,睡前吃。」因為大兒子的憂鬱症,陳文慧對精神疾病藥物極為了解。
鐵窗裡的生活無處不鎖,壓抑而封閉。1996年,陳文慧擔任慈濟的活動記錄員,進入桃園監獄,「我想嘗試以人心為本、從日常出發的教學理念,是不是適用這些先天不良、後天失調的人身上。」她向桃園監獄毛遂自薦,桃監又介紹她到台北監獄開課。「我帶受刑人躺在草地上,有一次還請他們抽菸,抽一根要寫一篇文章,他們說全台灣的監獄只有我可以這麼做。」說著說著,陳文慧笑了。

獄友都流傳她的電話

受刑人為陳文慧繪製的肖像畫,台北監獄被戲稱為龜山大學,而教這群大哥大們寫作的她,則被稱為大姐大。(陳文慧提供)
台北錦州街的麥當勞,是16年前她和阿趙第一次見面的地方。「去見他的時候,我有點害怕,特別把證件帶在身上,萬一發生意外,警察可以辨認身分。」那時阿趙犯了幾件刑案。阿趙說:「我激動時發生的事,我都不記得,像有人打我,我發作,中間過程全忘了,只知道對方已經躺下。」徬徨時,他找出陳文慧的電話聯絡。由於陳文慧熱心助人,獄友們都流傳著她的電話。
二人用暗語討論投案的刑期,3萬是3年,1萬5是1年半,為了不讓雪球越滾越大,在陳文慧的勸說下,阿趙投案入獄服刑。
「他其實是個可憐的孩子。」透過與阿趙談心,陳文慧知道他的過去,「他記憶有點錯亂,很多事不太確定,似乎由改嫁的外婆帶大,小時候繼外公對他施暴。如果不理他,他會覺得自己被遺棄。」阿趙第二次出獄,又打了電話給陳文慧。阿趙說:「跟老師聊天可以緩和情緒,像我睡公園,如果有誰動我,我就打他個稀巴爛,現在不會了。」二人電話1通、2通,10幾通,陳文慧再也放不下這個學生。公園裡二人一起讀關於思覺失調症的書,自由的鴿群飛過身畔,陳文慧連忙問阿趙,覺得自己像哪一隻?

太相信人善 歷險吃虧

陳文慧台北出生,桃園人。父母、妹妹都是老師,弟弟是醫生,家族算是望族,多達近百位老師,更有10多位校長。家世背景這麼好,為什麼願意跟更生人交朋友?「有人說,那種沒有用的朋友不要交。如果每個人都要交比自己好的朋友,那不好的朋友誰交呢?」她從不在意朋友的背景,很多朋友都是市井小民,賣菜的、開計程車的、搭鐵皮屋的。
60歲的阿賢,是陳文慧在台北監獄寫作班的學生,屬於無人探視的受刑人,被稱為監獄中的孤兒。入獄期間,阿賢每星期寫信給太太,但從沒有回信。某次上課,阿賢對她訴苦。於是陳文慧趁著活動空檔,去找他的太太。原來,阿賢因為販毒被判無期徒刑,家人不諒解他。10年前,阿賢出獄無處可去,陳文慧便把自己的房子給他住,工作穩定後才收租金。「他其實是個善良的人,做生意錢軋不過來,損友慫恿,才做錯事。」今年7月,阿賢即將假釋期滿,目前在一間企業當經理。
阿賢說:「老師其實太相信人好的一面。」陳文慧與更生人的互動頻繁,不一定都有好的結果,有些人利用她的愛心騙錢,有些人則讓她身處險境。某一天,她上台北探望兒子滿月的更生人,回程搭便車去火車站,途經檳榔攤時,車窗搖下,猛然丟進一袋錢,更生人問抱著嬰兒的老婆:「數數看有沒有200萬元?」毒品交易的場景,赫然出現眼前。「我下車後立刻決定跟他斷絕聯絡。」陳文慧用雙手在胸前比了個大叉叉。這個人叫盧志勝,之後到中國販毒,被捕過程中打死一名公安,2014年死刑槍決。

童年不快樂 學會體貼

對於更生人的關懷,她不求回報。「我從小就過得不好。這讓我長大後,如果有人向我訴苦,我就會想幫忙。」陳文慧撫著手臂,輕輕地說。她似乎有摳大拇指的習慣,上頭的傷口不曾癒合。
陳文慧說:「雖然我遇到了人生的重挫,但我們全家人並沒有因此分崩離析,覺得見不得人,有餘力的時候也幫助別人。」
她是開心老師,能打開人的心房,但不代表她是開心的人,她也有低潮與苦痛。成長過程中雖然物質不匱乏,但父親有威權性格、易暴怒,母親只能冷戰以對。她是長女,「我從小就是順從的孩子,這樣家裡氣氛會好一點。」實踐家專家政科畢業,是父親填的志願。畢業後,插大中央大學中文系。「我爸爸總說我是長不好的碗豆。」在家中她是最不聰明的孩子,父親從不稱讚她,也不贊成她的教學工作。
又一日,我們隨陳文慧來到「蕭荷游藝小築」工作室,3層的老舊樓房,是她從事國語文實驗教學的場所。
「這裡已經是廢墟了,而且我好像有囤積癖。」陳文慧說得灑脫,毫不介意讓人看見雜亂。入內開燈,是一櫃櫃書籍,一袋袋寫滿的作文稿紙,一落落報章雜誌,堆滿了整棟樓房。「這些學生的作文,我還來不及整理。他們都長大了,等他們結婚時,我想送給他們。」陳文慧拍落紙上的塵埃,重視情感,讓她一張紙都捨不得丟。

兒患憂鬱症 全心陪伴

一幅全家福掛在牆上,爸爸、媽媽、丈夫、2個兒子。看著10年前的自己,58歲的陳文慧緩緩地說:「拍這張照片的時候,是大兒子發病的前一年,他大二。」2006年,陳文慧教學工作全部停止,人際關係也緊縮到最小。她將所有的時間與精神,都用來陪伴。
「那一天他揪著臉說,媽媽,我需要看心理醫生,我才知道狀況嚴重,找了諮商師來,當晚,他情緒失控,在家猛捶牆壁,木板到處都是凹痕。」陳文慧說:「那時我抱他,他身體是僵硬的,他跟我說,腦袋好像打開了一個衣櫃,然後裡面的東西全垮下來,或是像門打開,土石流衝了進來。」
陳文慧說:「陪伴是最好的治療。」她與大兒子開心合照。(陳文慧提供)
後來,她擔心大兒子會傷害自己,「我把家中的刀子都藏起來,藏到自己也忘了。」有一次打開盒子,掉落的刀尖刺入腳趾,她蹲下。除夕夜,家人責問她:「為什麼妳把別人的孩子教得這麼好,自己的兒子卻憂鬱症?」她崩潰痛哭。「我那時懷疑自己,過去的教學,是不是在誤人子弟?」
憂鬱症的病因極為複雜,陳文慧在工作室裡蹲下,黑暗裹著她的臉孔,說:「可能是我分娩時,打了催生針還是生不出來,只好用真空吸盤,這可能造成憂鬱症。」又說:「可能家族遺傳,我與丈夫的親戚中都有人有情緒困擾。」又或者是:「我讓孩子變得太感性,敏銳反而容易受傷。」此刻,她不是開心老師,只是一位歸罪於自身、內疚的母親。

互傾訴苦痛 療癒彼此

陳文慧與社工師們開心玩自拍。
去年,她重啟教學工作,為那些在台南維冠大樓倒塌時,因第一線救災而心靈受創的社工師們,開設長達半年的療癒寫作課程,近日更用3天2夜的時間,來一場寫作馬拉松。民宿裡,她偶爾與社工師圍成一圈談話,偶爾一對一。「回想一下現場的感覺,你看到了什麼?」對話裡血淋淋的現場,時間的焦急,空間中的哀傷,透過社工師們的寫作,逐漸重現。「他們必須保密,擔心寫出來造成受難者家屬的二次創傷。」陳文慧說:「但透過文字,可以重新整理自己。」
陳文慧與人談心時,總不避諱說自身私密的苦痛。丈夫是職業軍人,留營時常不在家,她必須獨自打理家中的一切,從做夢的女孩,變成一個能幹的母親。2個孩子天生敏銳感性,大兒子罹患憂鬱症,小兒子受哥哥的情緒波及,也開始焦慮,情緒低落,眼神變得愁苦。3年前父親過世,母親很怕獨處,需要她陪伴。
寫作班的孩子們都長大了,各有各的特色,至今仍與陳文慧(右4),保持聯絡,不定期舉辦聚會。羅麗蓮(左4)老師說:「陳文慧重視孩子的情感,更甚於文字技巧,很能引導、釋放學生的感情。」
是苦痛交換苦痛?對於我的疑問,社工師們告訴我:陳文慧談自己的生命經歷,讓人產生認同與共鳴,願意卸下心防,對她吐露自己的心事。這過程不只療癒對方,也在療癒自己。
這是最後一堂課,提到這個,陳文慧說:「心的療癒,不是1、2堂課就可以,那過程是緩慢而漫長的。」就像大兒子的憂鬱症一樣,穩定好轉,不代表這樣就過去了。
「應該說,一切都只是開始而已。」她眼神彷彿看得更遠,開心的老師,一直在心的長途。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4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