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17.04.14 10:00 臺北時間

【賴香吟書評】鄉關何處:併談《請帶我穿越這片海洋》、《逃難吧…戰地記者喬裝敘利亞難民168hr偷渡紀實》

【賴香吟書評】鄉關何處:併談《請帶我穿越這片海洋》、《逃難吧…戰地記者喬裝敘利亞難民168hr偷渡紀實》
一批新型態的現代難民,跨海成為歐洲二戰以來最棘手問題。論有用,論急迫,搞清楚這波難民潮的形成脈絡,情勢演變如何嚴峻,都屬必要,新近出版的《請帶我穿越這片海洋》、《逃難吧…戰地記者喬裝敘利亞難民168hr偷渡紀實》(Über das Meer: Mit Syrern auf der Flucht nach Europa),可做這個題目的入門書。
世界動盪不安,與國際疏離、裝睡停滯的台灣,總也到了不得不醒的時候。無奈知識新聞媒體消失久矣,書籍出版作為短打救援上場,除了補強東南亞,也警覺到對中東、俄羅斯的知識不足。去年已有相關出版啟動(註1),今年觸底反彈(?)的書市,明顯可見「伊斯蘭」成為重點。文明、宗教書,有《對話:伊斯蘭與寬容的未來》《你所不知道的伊斯蘭:西方主流觀點外的另類思索》,以及剛出版、極為精緻的《先知之後:伊斯蘭千年大分裂的起源》;強調當代認識,則可參閱《緊急狀態》。這些原作多屬於近年新書,又經台灣快速翻譯引入,共同呈現一種焦慮:如何跳出(已操作失靈的)西方觀點,尋求更貼緊當代/當地情狀的有用知識。
《請帶我穿越這片海洋》,漫遊者文化出版
這波知識焦慮,究其根,與敘利亞內戰所引發的時代亂象有關。早自2013年以來,這場演變為代理人戰爭的殺戮,造成眾生流離失所,一批新型態的現代難民,跨海成為歐洲二戰以來最棘手問題。論有用,論急迫,搞清楚這波難民潮的形成脈絡,情勢演變如何嚴峻,都屬必要,新近出版的《請帶我穿越這片海洋》(Auf der Flucht: Reportagen von beiden Seiten des Mittelmeers)、《逃難吧…戰地記者喬裝敘利亞難民168hr偷渡紀實》(Über das Meer: Mit Syrern auf der Flucht nach Europa),可做這個題目的入門書。
兩本書皆出版於2015年夏季之前,換言之,也就是敘利亞小男孩倒臥土耳其沙灘的畫面痛擊人們良心之前,那時,除了敘利亞周邊的黎巴嫩、約旦和土耳其,歐洲各國尚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二書作者是比較早投入內戰報導的記者,實際見證戰火下平民難以求生,不得不棄家園出逃,橫越地中海的凶險情況,迫使他們想要往外報信,將那被遺棄的世界裡所發生的事,傳達給世人。書出版後,確實在當時獲得極大反響。
建議先讀 《請帶我穿越這片海洋》 ,本書簡要報導中東與北非宗教、族群衝突,以至伊斯蘭國的興起與恐怖統治;作者走訪各地難民營,接觸不同身份、年齡的難民,對逃亡路徑、克難生活、傷亡情況的著墨,能幫讀者先建立概觀。
接讀《 逃難吧…戰地記者喬裝敘利亞難民168hr偷渡紀實 》,如副標所示,是由記者喬裝難民涉入偷渡過程,與難民建立長期聯絡,所取得的紀實報導。關於難民的盤算,人蛇交易的細節、價碼、強盜,以及陸上海防、監獄,海上難民船,皆有臨場感的第一手描述。
想成為難民得有一定經濟力,敘利亞難民阿卡斯一家,儘管曾經是生活富裕的律師家庭,如今也因逃亡耗盡積蓄。圖片取自《請帶我穿越這片海洋》,漫遊者文化提供
二書採訪取樣,特意偏向中產階級家庭、商賈人物,凸顯「難民」原本也和你我一樣衣食無虞,親眾繁多,滿意自己的生活,有所愛與被愛之人;試圖剝除難民等同於激進人士、少數份子、貧困鬥狠的刻板印象,召喚讀者打開心扉。事實上,難民通常具有經濟實力(窮人困於原地聽天由命),檢警、人蛇、賄絡、綁架、勒索,層層剝奪,各環節都需錢來打通,換言之,難民不是沒錢,而是必須非常有錢,才能為活命付出代價。
三位文字記者,關注雖同,筆風略有差異。《請帶我穿越這片海洋》主筆埃爾-高哈利(El-Gawhary),讀得出長期歷練中東新聞的功力,採訪深入而接地氣,諸多訪談家常靈活,又直指問題。另一作者施瓦本德(Schwabeneder)力求冷靜,寫出北非與義大利的難民(尤其是女性)處境,兼及警衛、醫護、志工等各環節的實地經驗。
海防人員搜捕偷渡難民,驚險萬分,圖片取自《逃難吧…》,野人出版提供
《 逃難吧…戰地記者喬裝敘利亞難民168hr偷渡紀實》的作者鮑爾(Bauer),則把重點放在人物、性格、波折、情境的重現,與其稱之為報導,不如說碰觸到了文學的深度。這本書(德文原題《漂洋過海》)所描述的海上歷程,恐怕比多數以海洋為主題的文學,還要來得驚險、黑暗,讓人心痛無言,因為,此時此境,不只是人與自然的搏鬥,而是人性與人性的恐慌算計。漂洋過海,難民船處境之糟堪比豬圈,有時還接近地獄,隨時都是性命攸關的抉擇。不只難民,就連受僱於人蛇的船員,人人各懷心計,與其說他們貪婪,不如說人人都在生命底限,賭一把算一把。
人輸給自然還有尊嚴,人性彼此惡殺,哀歌不如芻狗。戰爭流離之殘酷,在於如何有錢未必能使鬼推磨,而是惡鬼不斷磨光你的錢財,你的希望。 《逃難吧…戰地記者喬裝敘利亞難民168hr偷渡紀實》 指出,再有資產、再樂觀的逃亡者,在歷經多次不可掌握的困難、無視人性的羞辱之後,都難免感到茫然。《 請帶我穿越這片海洋 》裡說:「回到舊世界的橋樑已被摧毀,而往前的路還不存在。這就是絕望的感覺。」
偷渡船上難民載浮載沉險象環生,圖片取自《逃難吧…》,野人出版提供
難民把歐洲稱為人間天堂,三位德語系作者不約而同反省了出生地的幸運,呼籲世人不要繼續冷眼旁觀。他們指出歐洲國家對敘利亞情勢的懦弱誤判,難民政策在理念與實際運作上的矛盾。寫作本書,除了報信,亦是基於無法安眠的歉疚,後來,他們也的確某一程度介入了與官僚機構抗議、協助難民偷渡、非法穿越邊境的過程。
不過,接下來,難民安置及其所帶來的社會成本、文化衝突,該如何處理?這兩本取材於2015年之前狀況的書,無法完全回答這個問題,餘下的,得靠後來的我們共同摸索。現下此刻,戰事長期不歇,人心的極端化、政治偏右勢力的興起,都不可避免地發生了,影響已蔓延全球。台灣閱讀這兩本書已經遲到,希望這波有關伊斯蘭文明與難民議題的緊急出版,能讓我們補上一些知識,去除鄉愿與偏見,理解他人,也看清自我。

本文作者─賴香吟

台南市人,畢業於台灣大學、東京大學。曾任職誠品書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台灣文學獎、吳濁流文藝獎、九歌年度小說獎、台灣文學金典獎等。著有《其後それから》、《史前生活》、《霧中風景》、《島》、《散步到他方》、《文青之死》等書。小說《文青之死》獲得2017年吳濁流文學獎。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4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