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2017.05.13 06:40 臺北時間

電子遊戲洪流下的小插曲:任天堂與南夢宮的恩怨情仇

日本任天堂曾是遊戲界中的傳奇。圖為任天堂在東京的分部大樓。
日本任天堂曾是遊戲界中的傳奇。圖為任天堂在東京的分部大樓。
我初入資訊業界工作時,公司內還有「大型電腦」時代的前輩,偶爾與我們「白頭宮女話當年」:
「我們在學校學『電子計算機』時,程式設計一律用打卡機記錄。大家在系上的『計算機中心』前排隊,把打好的紙卡交給助教。助教把卡讀入電腦,誰的程式設計有誤、誰的程式運作正常,這時候才知道。大家都是初學的,哪有可能又懂電腦語言、又懂打卡?有了錯,就得重新再打卡,重新再排隊,一直到正確為止。」
前輩的經歷固然與我無緣,但課堂上《電子計算機概論》的「電腦沿革」篇都會提到,兩相對照下,也讓我如同親炙。如今,自己進入業界已久,曾幾何時,自己當年學生時代的種種,也成了「電腦沿革」的一部分,供後人緬懷。比方說,我初次接觸的電腦,是「宏碁小教授」,電腦打開就是寫程式的畫面,程式寫好儲存在外接的磁帶(錄音帶)裡。這套如今教人匪夷所思的配備,卻在當時讓我習以為常,乃至進入了磁碟片時代,我悵然若失,認為電腦而無磁帶,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殊不知磁碟片與磁帶,如今雙雙進入教科書的歷史裡,逝者如斯夫,看電腦演進即知。
直到打卡機時代為止,電腦與一般人的生活始終絕緣,無怪乎當日本任天堂推出名為「家用電腦( Family Computer )」的產品,儘管功能陽春白雪,與現今電腦相差不啻天壤,但無人對這名字表示異議。我們如果參照同時期台灣媒體的報導,這個「家用電腦」在真正的「家用」功能上,只能說是聊備一格,如「可以在螢幕上留言、備忘」、「可以收看電視」,可說是電腦不足,家用欠缺。說穿了,就是個電子遊戲機。
這一台電子遊戲機,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根據日本最終統計,這台機器在國內外賣了6200多萬台,是任天堂繼掌上遊戲機以來又一次勝利出擊。
任天堂推出的電子遊戲機「Family Computer」熱銷全球。
日本的遊戲機市場,粗分為業務用與家庭用。業務用者,即放置在遊樂場,供人玩樂收費的電子遊戲機,旨在營利。任天堂在家用遊戲機上大有斬獲,頗有一統江湖之意,眼光放到了業務遊戲機的遊戲軟體上。若能將業務遊戲機上已有好評的遊戲,移植到任天堂的「家用電腦」上,自然有助於任天堂的產品銷售。
由於任天堂透過一連串成功出擊,建立起的遊戲機王國,無可撼動,當年任天堂「家用電腦」幾乎就是業界標準的代名詞。其他遊戲軟體業者,要不放棄對於家庭遊戲機的奢望,要不就是與任天堂合作,吞下所有不利條件,開發任天堂「家用電腦」遊戲軟體。除此之外,再無出路。
當年任天堂對於協力廠商所開的條件為何?據說,任天堂與廠商簽約,並無一定內容,端看彼此力量對比而定。但幾個基本款項必然在內,如「遊戲內容須經任天堂審查」,為的是避免出現不適於家用的畫面。這一條合情合理,並無不妥。但下一條就是扼住軟體業者的死活:「ROM卡匣需由任天堂代為製造」。換成現在的話,形同軟體供應商的每一個產品出貨都得委由微軟代工,不這麼做就別想在Windows系統上跑一般。任天堂為軟體業者製作「ROM卡匣」,每做一卡匣就向軟體業者收一筆權利金。權利金行情不一,有業者說是一千日圓,有業者說是二千日圓。由行情的不同,又可以窺見遊戲開發業者與任天堂的力量對比關係。您如果是遊戲軟體開發業者,為了要在任天堂機器上全力一搏,一口氣為自己開發的遊戲訂了十萬個卡匣,賣不賣得出去還不知道,但任天堂已經從當中賺了一億日圓。業者人人如此,則任天堂天天賺錢。
那麼,任天堂是否鼓勵所有軟體業者多多開發,多多益善呢?也不是。為了掌控品質,開發的遊戲數量也訂在契約中,有的業者一年只得開發二、三個,有的開發多一點。任天堂除了對於軟體協力廠商如此,對於自家遊戲機的大盤商也如此。說好的交易量,大盤商必須全數買下,且沒有退貨。1983年7月,任天堂推出「家用電腦」時,開出了這麼一個「優惠」條件:在7月與12月之間,買下一萬五千台的大盤商,將予以四成二的折扣優惠,沒在這段期間、沒買下這麼多數量,就一律按照定價100%作為交易價,形同逼著大盤商一起參加豪賭。
您由這些苛刻的條件可以窺知,那時的任天堂,有多麼君臨天下、呼風喚雨。
如同我一再強調的,這些契約內容,不見得各家軟體業者皆相同,會因自身與任天堂的力量對比關係,而有出入。由此,可以把遊戲軟體開發業者分成三六九等,而日本「南夢宮」(NAMCO)公司,就是被列為第一等的業者,可說是任天堂另眼看待的「最惠國待遇」協力廠商。
一般而言,在資訊業界有個說法,謂日本人擅於硬體製造,歐美人擅於軟體開發,這說法連日本人當中也有不少附和者。但若真的細究起來,這說法也對也不對。日本人商業軟體的成功案子少,難免予人拙於軟體設計的觀感,但若換到遊戲軟體,再結合動漫,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日本遊戲軟體長年獨擅勝場,其中,「南夢宫」當年開發的「小蜜蜂」、「小精靈」、「鐵板陣」,可說是個個成功,風靡全球,將電子遊戲推向一個新的里程碑。當年台灣多少學子,在校外留連忘返,守在街頭遊戲機前,就是為了一過握桿射擊之癮,可說無「南夢宫」無以語遊戲機。街頭遊戲機專門的南夢宮,家用遊戲機獨霸的任天堂,兩強結合,直可指點江山,毫無疑問。
兩強的社長,於1983年在東京大田區南夢宫總部見了面。總部竣工未久,業界戲稱這棟美輪美奐的辦公樓建設資金,全來自「鐵板陣」等遊戲的大賣,所以私下給了個「鐵板陣大樓」的渾名。可謂「莘莘學子齊按鈕,成就南夢華麗宮」。
任天堂的山內溥社長僅比南夢宮的中村雅哉社長稍小兩歲,那次的兩強會談,兩位社長可說是惺惺相惜。山內誇中村眼光獨到;中村讚山內慧眼獨具。中村早就看上任天堂的「家用電腦」,公司內上上下下把「家用電腦」研究個透徹,就等與任天堂正式簽約,南夢宮的遊戲將源源不斷而來。
中村認定自己的遊戲在任天堂的遊戲機上必能再造旋風,任天堂與南夢宮的兩強結合,就這樣水到渠成,而南夢宮也理所當然成了任天堂的「最惠國待遇」的協力廠商。
南夢宮有著甚麼特惠呢?別的軟體開發商必須由任天堂製造遊戲卡匣,南夢宮不用;別的軟體開發商要花上一卡匣一千圓買權利金,南夢宮只需數百;別的軟體開發商有遊戲開發數量的限制,南夢宮沒有。
如此,南夢宮所提供的遊戲,在任天堂的機器上一次又一次掀起了搶購熱潮,任天堂機器熱銷、南夢宮遊戲熱賣,兩家公司關係進入了蜜月期。
這樣一個良好的關係,任誰來看,都不該出現嫌隙,但短短五年,嫌隙還是發生了。到了契約更新的時候,任天堂突然單方面告知南夢宮:「最優惠待遇將終止,契約回歸正常,南夢宮交易條件比照一般協力廠商」。
這事情讓南夢宮的中村雅哉從此懷恨在心。他與熟識的人談起這段,毫不掩飾對山內溥的憎恨,情緒話一個接著一個迸出。
「沒錯,我們是得了你五年最優惠待遇,但你不想想:你們機子大賣,我們貢獻了多少?」
「這傢伙(山內)從來不知好歹。他京都出身對吧?京都商人就是那德行!」
「五年一到,就要把我們甩了。這對我們來說,真是奇恥大辱!」
聽中村雅哉的片面之言,似是任天堂不顧商場道義,於理有虧。但知道內情的人,就不這麼看了。
1986年,南夢宮啟動了一個秘密專案,稱之為《NC1》。「N」者,中村(Nakamura)的起頭字母;「C」者,消費者(Consumer);「1」自然就是第1號。《NC1》的目的是製造一台性能凌駕任天堂「家用電腦」的遊戲機。任天堂「家用電腦」是8位元,《NC1》是16位元;「家用電腦」用卡匣,《NC1》用當年剛問世不久的CD-ROM,處處都與「家用電腦」針鋒相對乃至青出於藍。
當時,任天堂與南夢宮正處於焦不離孟,孟不離焦的階段,中村卻甘冒關係決裂之險,與任天堂爭食遊戲機的市場大餅,所為何來?根據中村本人的說法,他對於硬體製作的執著,來自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我就是技術出身的,想要做點甚麼東西,這願望始終揮之不去。」;至於第二個原因,他則是這麼說:「我不喜歡獨佔。為了產業的健全發展,市場該有競爭者,如果遲遲無人現身,我就做那第一個競爭者。」
第一個原因,出於技術人的使命感,可以理解;但第二個原因,就難說不是在向任天堂舉起反旗,這自然種下了兩者分道揚鑣的遠因。
南夢宮最終沒能推出自己的遊戲機,非不能也,是不敢也。南夢宮估算,新機器得有200萬台銷售業績才可謂成功,中村雅哉連「買遊戲送機器」的出血招數都想到了,屈指一算,得有200億日圓資金才能開戰,對比當時任天堂輕輕鬆鬆1000萬台銷售量,「此誠不可與爭鋒」,中村雅哉總算明白了。明白的同時,兩者也結下了樑子。
中村雅哉的南夢宮後來投向索尼,中村與內山兩個遊戲產業的風雲人物,直到內山過世,中村故去,都未公開化解。個人的心結未解,但兩家公司似有誤會冰釋的跡象。早在2010年,當時的任天堂社長岩田聰,即在自家的官方網頁上這麼感嘆道:「南夢宮當初連CPU是甚麼都不知道,卻能自力分析了我們『家用電腦』的畫面與聲音的設計」,頗有英雄惜英雄的味道。
中村於今年1月,以92歲高齡過世,過世之後,美國任天堂的官方「推特」公布了這麼一個訊息:「As a 3P partner Namco has been a big part of Nintendo's history, thanks in large part to Masaya Nakamura. He changed gaming for the better(南夢宮曾以協力廠商之姿,成為任天堂歷史重要之一部。中村雅哉先生居功厥偉,使遊戲臻於更佳境界)」算是為兩家公司的陳年歷史問題做了一個總結,也是為這個世紀老人的遊戲人間,蓋棺論定。

作者簡介:老侯

目前在大阪經營一家服飾公司的台灣資深青年,前年遭五雷轟頂後,突然開竅,一手開公司,一手寫文章。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4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