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2017.06.13 06:53 臺北時間

找不到人上班!日企就業市場緊俏 薪資卻不動如山

日本就業市場穩定,勞工「薪」情卻低迷不振。
日本就業市場穩定,勞工「薪」情卻低迷不振。
台灣薪資凍漲,鄰近的日本當局,也面臨類似的難題。最新出爐的數據顯示,平均每名求職者有1.48個工作機會,是1990年代以來最高峰,照理說企業需才孔急,出手應該更大方,但實際上卻不是那麼回事。
日本經濟新聞所做的最新調查,2017年日本企業發放的平均薪資只比去年微幅成長2.1%,成長率比去年下降0.02個百分點,而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的3月份扣除物價漲幅後的實質薪資,較去年同期減少了0.8%,創2015年6月以來最大跌幅。
日本薪資凍漲問題從2009年金融風暴期間跌落谷底之後,就一直困擾著日本當局,勞工薪資不但持續低盪,更不時出現實質薪資倒退的狀況。為了鼓勵加薪,安倍政府透過日本央行一連串寬鬆政策,希望帶動薪資成長,刺激消費,從而達到振興經濟的目的,而日本企業也確實感受到政府誠意,積極開出職缺,就業市場維持緊俏,失業率也創下新低,問題是,各方預期出現的薪資上漲,卻始終望春風,見不到影子。
這段時間以來,經濟學家試圖拆解低失業低薪謎題,提出了幾種解釋。首先,每名求職者平均享有工作機會之所以維持在高檔,主要是因為求職人數降低,而非企業職缺大增的結果。隨著嬰兒潮世代邁入退休年齡,日本的勞動人口每年銳減達70萬人。
在此同時,日本企業又以減少員工工作時數,提高生產力,來達到薪資凍漲的目的。這種作法,又以零售業最為明顯。
日本央行在最近一份會議報告中指出,零售業者只要縮減營業時段,就能支付員工同樣的薪水,而達到提高生產力的效果。事實上,近幾年日本社會開始重視過勞問題,去年日本廣告巨頭電通株式會社1名24歲女員工因為過勞而自殺,震驚企業界,雇主也紛紛開始主動避免讓員工加班。
減少加班的結果,同樣的薪資除以工作時數,表面上時薪增加了,但每月實領的薪資額不變,難以刺激消費力道,自然也就無法達成日本央行推升通膨,促進經濟活絡的目的。
除此之外,日本薪資凍漲的其他可能因素,還包括了女性和外勞大量進入職場、企業對景氣缺乏信心、企業需求與求職者技能之間有落差等等。不過,多數分析師仍傾向認為,以目前日本就業市場緊俏情況,企業為了要填補懸缺,著手調高薪資,應該是遲早的事。
資料來源:Financial Times, Nikkei Asian Review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4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