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2017.06.23 06:39 臺北時間

企業的新救世主? 亞馬遜引領科技業攻占美國

亞馬遜砸137億美元買下美國高檔食品連鎖超市Whole Foods,立即從電子商務巨擘成為實體零售重量級企業。(CBS)
亞馬遜砸137億美元買下美國高檔食品連鎖超市Whole Foods,立即從電子商務巨擘成為實體零售重量級企業。(CBS)
電商龍頭亞馬遜日前宣布將砸下137億美元(約合新台幣4186億元),買下美國高檔的有機連鎖超市Whole Foods Market。這起交易,除了金額龐大吸引眼球,更讓人好奇的是,稱霸線上購物的亞馬遜如今買下超過460間實體店面,原因何在?
《 華爾街日報》分析,亞馬遜此舉,和蘋果進軍銀行業務、與臉書投資虛擬實境,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些美國大型科技公司不斷將觸角延伸出去,深入和自己業務互補的產業,在以現存的產品滿足消費者需求之外,更追求進一步的成長。
這群野心勃勃的執行長,帶著一種矽谷典型的救世心態,認為科技可以補救地球上所有產業。他們堅定地領頭進入沒人想像到的產業,翻轉了你我的世界。
臉書要讓你用大腦打字,皮膚聽聲。
還記得吧,做電腦起家的蘋果(Apple Inc.)早成了電話公司,如今更致力於研發自駕車、創造原生影視內容與擴增實境,同時並打入原本由銀行把持的支付領域。這一連串行動可能會讓蘋果成為世界上第一家價值上兆美元的公司。
臉書呢?還把它單純看作是分享生活照、提醒朋友生日的媒介嗎?事實上,臉書已大張旗鼓,介入無人機、虛擬實境硬體的製造,甚至正在研發腦機(人腦和電腦)介面。
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 Inc.大致仍維持是一家擁有廣大搜尋引擎的廣告公司,它推出的Android已超越微軟等軟體,是如今最多電腦和手機等個人裝置採用的作業系統;它吃下整個地圖產業;研發能提供上網的高空熱氣球、研發可發電的巨大風箏以及延長人類壽命的方法;它更可能是無人車技術的領導者。
電動車特斯拉的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把他對科技的想法帶入他跨足的金融、汽車、能源和太空等領域,而且認為這些計畫全部緊密相連。他發射衛星上軌道,試圖讓人類殖民火星,以免他拯救其他行星的努力失敗。當然,還有電動自駕車、家用能源儲存、紓緩交通的隧道,以及讓大腦植入晶片以協助人類和人工智慧一拚高下。
分析師說,收購Whole Foods對於亞馬遜來說,是策略性之舉,可讓亞馬遜快速攻佔規模約6740億美元的食品雜貨市場。(東方IC)
亞馬遜和這幾家公司不同之處,在於它是最樂意處理那些柴米油鹽醬醋茶平凡生活問題的一家,但《華爾街日報》說,長期而言,這可能是更聰明的舉動。
至少,目前谷歌和臉書除了核心事業以外,其他管道的營收並不可觀;蘋果則正要開始收割,然而亞馬遜的貝佐斯(Jeff Bezos)則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賺錢的企業。貝佐斯的方法不只是橫向賣書、賣消費性產品,他也非常善於垂直整合,透過供應鏈製造、送貨。
亞馬遜利用自己經營網站的經驗,創造了「亞馬遜網路服務公司」(Amazon Web Services),如今已是年收140億美元的大企業,10年內成長了8倍。透過自己旗下的卡車和飛機,顛覆UPS等快遞公司的市場。
15年前,沒有人能猜到,如今竟會有少數幾家公司以自身的專業技能、人才庫與資金,去併吞不同範疇的產業。亞馬遜在2002年推出亞馬遜網路服務公司,2009年做出第一起重大購併案,最大網路鞋店Zappos。
亞馬遜買下Whole Foods,華爾街日報列出三個觀察重點。第一,這是亞馬遜歷來最大宗購併案;第二,這使亞馬遜攻佔一個全新的零售領域;第三,美國零售業龍頭人人自危。
貝佐斯向來擅長在市場進行破壞式創新。亞馬遜起初是一家線上書店,1997年開張時,Barnes & Nobles與Borders仍是書市的巨無霸;四年之後,Borders終於不堪虧損,申請破產,最後關門大吉。
亞馬遜擴張進軍電器用品市場後,RadioShack和Circuit City等電器龍頭也變成落水狗,掙扎求生。
隨著消費者越來越傾向於坐在電腦前輕鬆購物,亞馬遜日益壯大,Sears和梅西等百貨公司和大賣場卻接連關閉門市、裁員。
如今,亞馬遜再度出手,以137億美元、該公司至今最大手筆,買下以生機食品見長的Whole Foods,再撼動美國的食品雜貨業。
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向來擅長在市場進行破壞式創新。以線上書店起家的亞馬遜,如今業務包山包海,甚至還設計火箭。(東方IC)
CNBC財經節目「瘋狂金錢」(Mad Money)主持人Jim Cramer說,「這將一舉改變食品雜貨業。」他並預言,兩年之內亞馬遜將稱霸此一產業。「我要調降我對所有賣食物公司的財測,因為沒人可以和亞馬遜競爭,它不會讓你有機會。
線上業務包山包海的亞馬遜,先前也試圖搶進食品雜貨業,但成效不彰,顯然在購買生鮮食品時,消費者仍偏好在實體商店購買,才能觸摸、聞聞味道、篩選。數據顯示,去年只有2%的食品雜貨是在線上購買,亞馬遜的食品和飲料市占率估計為1.1%。
收購Whole Foods對於亞馬遜來說,是策略性之舉,可讓亞馬遜快速攻佔規模約6740億美元的食品雜貨市場。一夜之間,亞馬遜從線上巨擘轉型為實體零售重量級企業。據投資銀行Cowen估計,亞馬遜加Whole Foods的合併市占率將成為全美第五大食品零售業,次於沃爾瑪、Kroger、Costco與Albertsons/Safeway。
「亞馬遜把食品雜貨視為零售部門最重要的長期成長引擎之一,」財富管理公司分析師Robert W. Baird寫道。「這起購併案給了亞馬遜要花好多年才能建立的規模和密度。
雖然買了實體商店,亞馬遜自然不會只是單純延續傳統的經營方式。除了把這些店面作為區域生鮮食品配銷中心,分析師說,預料亞馬遜將利用這些店面促銷自有品牌產品、並整合旗下人工智慧語音設備Echo、提振Prime付費會員數量,招睞更多顧客。

善用科技 創造新業務

亞馬遜等大型科技企業之所以和同儕不一樣,在於他們善用網路、無線連接、即時生產製造(just-in-time manufacturing)、機器人和大數據等技術,能以全新方式解決現有的問題,並創造出新的業務。
這些企業的營收和野心同樣以令人咋舌的方式成長,舉例來說,蘋果如今坐擁2500億美元的現金,可以愛做什麼就做什麼,亞馬遜、臉書、谷歌和馬斯克也差不多。
《華爾街日報》的科技專欄作者Christopher Mims想像,或許有一天,目前雇用了34萬員工的亞馬遜將成為美國最大的雇主,美國人所有花費幾乎都在亞馬遜的店裡完成,回到家後看的影音串流也是亞馬遜提供。
「亞馬遜新聞網(Amazon News Network)最新消息是滿臉笑意的貝佐斯,新建立的北美聯盟(North American Union)總統,當然,這是個玩笑,但我其實很認真,」Mims在文中寫道。
參考來源:華爾街日報、CNBC、DailyBeast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5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