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2017.06.25 06:26 臺北時間

【雙城觀察】曼谷與吉隆坡 誰是「東南亞的中心」

由網路科技公司T2M舉辦競青年爭力活動,來自新馬港台的青年齊聚吉隆坡。
由網路科技公司T2M舉辦競青年爭力活動,來自新馬港台的青年齊聚吉隆坡。
因為參加活動的關係,六月的某個週末到了馬來西亞走一趟,上一次拜訪這裡已經是兩年前的事了,印象中的馬來西亞,大概就是李宗盛,大馬歌手與檳城,雙子星塔與吉隆坡,再加上近年因為中國投資客炒作的新山等等。華人,穆斯林,印度文化在充滿南洋風情的半島匯聚,節奏緩慢,天氣炎熱。
這陣子興起一陣東南亞風潮,投資人,甚至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這塊擁有十個國家,六億人口,語言文化各異,卻又積極整合的區域。以投資創業來說,直覺上多半關注新加坡或曼谷,或者考慮到市場規模而去了印尼,菲律賓,再或者以「越落後機會越多,成長力越強」的思維,則鎖定CLMV四國(柬埔寨,寮國,緬甸,越南)。馬來西亞,在各大新創活動,官方出版的報告中,似乎不太常被提及。身邊也有許多朋友在大馬發展,以集中在吉隆坡為主,但要不是唸書,移民的關係,要不就是因為家人,情人的因素,而選擇落腳此地。
很有趣的是,與馬來西亞的主流媒體也會以「東南亞的中心」來形塑吉隆坡,但與之地理位置條件類似的曼谷,同樣也有資格稱自己是交通與地理位置的樞紐。從幾個客觀數據來看,2016年機場流量統計,曼谷素萬那普國際機場以5500多萬人次排名世界第20,而吉隆坡國際機場則以5200百多萬緊追在24名。另外,中國主推的「一帶一路」計畫,大東南亞鐵路網的規劃裡,吉隆坡掌控了進入新加坡的咽喉,但曼谷不僅往北是昆曼(昆明-曼谷)的重要節點,往四周更可輻射狀的連結鄰近的金邊,仰光,永珍,乃至胡志明等大城市,無論東西向或南北向的鐵路系統,曼谷的不可取代性似乎更高一些。
再者,以市場腹地來觀察,個人淺見認為,一般比較會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綁在一塊(馬來語和印尼語相近),而泰國與北東協的其他四國則另成一格。其中,前者又因為新加坡屬於超級先進的國家,印尼因為地理區隔因素,都各有自己發展成熟的市場; 而後者,泰國的整體發展程度自然仍略遜於馬來西亞,但文化接近性(泰國與寮國),領土接壤與雙邊貿易等,曼谷具有指標性的意義,也較容易受周遭相對落後地區的國家,視為引領趨勢的市場。先不論曼谷吸納了最多來自CLMV的移工,若你觀察這幾年歐美最新大品牌,進駐亞洲的首站甚至不會是新加坡或香港,而是選擇曼谷,原因不外乎消費人口基數(曼谷約8百多萬人,吉隆坡約170萬人),以及看好與周圍市場的聯結度與影響力。
當然,由於筆者在曼谷待的時間比較長,旅經吉隆坡時間較短,對馬來西亞的見解不夠深入,除了自己見聞,大部分仍來自與大馬朋友的交談,故僅僅分享主觀看法。泰國屬於佛教國家,社會包容度較高(從對LGBTI+的容忍,以及未曾發生排華),民族也以單一為主,marketing策略與市場操作技巧有機可循。但反觀吉隆坡,主流民族就分為華人,馬來人與印度裔,宗教也與禁忌也各有所別,歷史上的族群衝突事件亦不容忽視,故此,從事商業行為需要考量的面向可能比較複雜,針對不同族裔需要設定不同策略。
當然,也有另一派看法認為,泰國民族單一,對「外來者」不見得可以迅速適應,但馬來西亞是多民族國家,長期磨合之下應更具有包容性和接受「外地人」的胸懷。這種說法有道理,但筆者的朋友表示,在吉隆坡,學校裡,職場中或社會上,相同背景的人仍傾向相處在一起,老一輩族群之間的隔閡,仍勢不兩立。至於所謂對外國人的接納與國際化程度,筆者以「在路上隨意逛逛,計算每10分鐘所遇到的外國人數量」,曼谷是比吉隆坡多很多的。
同時筆者也觀察到,曼谷貧富差距大,且較多真正億萬等級的富豪,不過民族性樂天知命,反而社會矛盾(相較於吉隆坡)較小; 吉隆坡比較看不到真正赤貧以下,生活極度悲慘的居民(也或許是筆者探索得還不夠深入),社會感覺相對「公平」一些,但仇富心態可能比曼谷嚴重。
有人會批評泰國政局動盪,是亞洲政變最多次的國家,不穩定會影響外資進駐意願。這同樣也言之有理,馬來西亞雖不少人對其政治不滿,但相對政局是穩定的多(畢竟只有單一政黨長期執政)。不過筆者認為,泰國政府一直以來都有個不成文的政策,那就是無論政局再怎麼亂,有兩種人不能隨意開刀:「觀光客」與「外資」,因為他們是泰國經濟的主要命脈,政變再怎麼輪替,對外商的優惠政策不會朝令夕改,反而是越加開放。
與大馬朋友閒聊,以及不少在馬來西亞創業或工作的台灣人也表示,其實大馬也有他不可、難以替代的優勢,例如語言,特別是對於華人來說。泰國畢竟是泰語為主,要不就得用英文溝通,不過在吉隆坡,用中文直接作為工作語言是不太有問題的,加上根據一位馬來西亞朋友說法,由於各個宗教所對應的節慶不同,公司可以一年365天營運,亦即,當華人放新年假期的時候,馬來人上班,當馬來人放穆斯林節日的時候,華人工作...。再者,馬來西亞政府同樣鼓勵外資進入,例如在自貿區內投資,最長可十年免稅,反觀泰國,就算在指定區域,若走投資促進局(BOI)的獎勵方案,仍必須符合限定產業才能夠稅務減免。此外,馬來西亞率先成為中國以外第一個打算全面實施「電子世界貿易平台」(eWTP)的國家,故在馬來西亞投資,可以緊密結合中國的平台優勢。同時,在官方部分,中馬關係,比中泰關係好得多。
以吉隆坡來說,基礎建設與城市規劃仍比曼谷優質一些 ,尖峰時段的交通狀況,曼谷屬於「慘不忍睹」,但吉隆坡倒是還好(又或者,筆者沒真正遇過吉隆坡的塞車)。再者,行政效率與官方辦事態度,似乎馬國略勝一籌。舉例來說,若向政府遞交營業許可申請,馬國政府駁回的話會附上要求改進事項,讓你重新遞件; 但在泰國,官方會很沒效率的審核你的文件,若是要求補件,A公務員和B公務員會給你完全不同的答案,反反覆覆折騰,非常擾人。
最後則是稍為比較一下新創圈,雖然在吉隆坡有機會交談到的樣本不多,但稍微感覺曼谷在新創領域的發展稍微領先一點。在吉隆坡,創業focus領域多半還是追著矽谷已過時3-5年,中港台已過時1-2年的idea;而曼谷的創業圈,已開始有不少大膽嘗試的案例,例如活體冷凍公司 ,用比特幣搞電商等。
整體來說,曼谷與吉隆坡都有其優勢和機會,對於南向工作,特別是新創團隊來說,還是要看自己所擅長的領域,以及是否能夠找出市場的需要,才能發會最大價值。曼谷的市場與消費力可能比較大一些,但這並不表示你的服務會產品可以符合當地人胃口,再者,泰國的文化與習俗,畢竟還是有諸多外來者不收悉的地方; 反觀吉隆坡雖號稱具有華語優勢,但同樣的,會講中文與會用中文「談生意」是兩回事,而種族間的矛盾,倒也不一定會是經商的必然風險,換個角度思考,妥善操作不同客群的需求,或許可以是另類的商機。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5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