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17.07.01 07:00 臺北時間

【好書遺珠】2017年第二季推薦書單

【好書遺珠】2017年第二季推薦書單
鏡週刊深獲好評的「每週書評」即將邁入第三季(7~9月),為讓讀者不遺失、錯過來不及相遇的精彩好書,鏡週刊書評委員特推出前三個月(第二季4~6月)的好書遺珠,或反映時代,或療癒你我,提供讀者評賞、深讀。

傅月庵推薦:

《紐約客故事集II:私房話》(The New Yorker Stories)

  • 作者:安・比蒂(Ann Beattie)
  • 出版社:印刻
《紐約客故事集II:私房話》(The New Yorker Stories)
美國短篇小說作家人才輩出。瑞蒙•卡佛(Raymond Carver)是大家熟知的,約翰・齊弗(John Cheever)早成經典,如今又出現這位安•比蒂( Ann Beattie)。
比蒂比齊佛年輕,兩個世代的人,比起卡佛則僅相差7歲,兩人筆路相近,都以「極簡主義」風格著稱,處處留白,不停逗弄讀者想像。甚至就得獎紀錄而言,也幾乎旗鼓相當,遂並駕齊名。所可惜的,比蒂少了一個村上春樹捎帶,直到今日方被引進華語世界。
此書為比蒂「紐約客故事集」之二。「紐約客故事」,指的是她發表在《紐約客》雜誌上的作品。第一集《一輛老式雷鳥》,收錄1970年代所寫,講的是當時年輕人的夢想、愛情、家庭、工作種種,無論精神狀態與生活方式,都有深刻的描繪。到了這一集,收錄1980年代作品,年輕人漸漸步入中年,家庭、婚姻、親子,乃至婚外情,都有了不同的面貌,比較兩集的轉折,比蒂的才情更顯更出,讓人直直想起約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的「兔子四部曲」――好的短篇小說,尺幅千里,實在一點也不輸給長篇小說呀。

《光與暗的故事》(IN SUNLIGHT OR IN SHADOW)

  • 作者:勞倫斯・卜洛克(Lawrence Block)
  • 出版社:臉譜
《光與暗的故事》(IN SUNLIGHT OR IN SHADOW)
此書有故事,書裡書外都有。
一位推理小說家跟他的經紀人聊天,聊來聊去聊到了一個畫家,兩人都覺得這位畫家的畫作非常美國!非常有戲!繼續講,越講越興奮,便決定去找其他作家,一人發一幅畫,大家來「看圖說故事」。這種事,未成名的文青同人常幹,練筆也較勁,好玩嘛,大家一起來!
關鍵在於,這位小說家叫卜洛克(Lawrence Block),這位畫家叫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論行內成就,卜洛克恐怕一點不輸霍普,他的作品也是非常美國!非常有戲!強強相加,吸引來的當然也就不是泛泛之輩。史蒂芬・金、傑佛瑞・迪佛、李查德、麥可・康納利……想得到的大咖都來了,想不到的好手也一一出現。一人領一幅,個個寫得不亦樂乎,輸人不輸陣,想不認真都不行。
於是,我們有了這一本《光與暗的故事》──久病成良醫,久寫成編輯,不信,你讀讀,卜老真的很夠力!

《海與帝國:明清時代》(海と帝国 明清時代)

  • 作者:上田信
  • 出版社:台灣商務
《海與帝國:明清時代》(海と帝国 明清時代)
「軍事南征,政治北伐」,明清易代,實則典章制度大致承襲,兩者的關係,尤其統治結構,基本上是「連續」而非「斷裂」的。將「明清」擺在一起講,尤其講到帝國海洋政策的開放與封閉,「天朝體制」的形成,拉長時間看,更可回答「近世中國是一個停滯的帝國?」這一問題。
此書為日本講談社名著『中國的歷史』套書之一,也是其中特別精彩的一冊,敘事簡潔明白,夾敘夾議,方方面面都照顧到了。更重要的是,作者上田信教授從海上反瞻,以「海洋史觀」、「全球體系」的角度看待中西交流,因為角度換了,許多習焉而不察的事物,遂都有了新的意義。這書,最有意思的部份在此──為普通讀者而寫的歷史普及讀物,很好讀,但一點都不輕!

陳栢青推薦:

《追逐尖叫:橫跨9國、1000個日子的追蹤,找到成癮的根源,以及失控也能重來的人生》(Chasing the Scream: The First and Last Days of the War on Drugs)

  • 作者:約翰.海利(Johann Hari)
  • 出版社:麥田
《追逐尖叫:橫跨9國、1000個日子的追蹤,找到成癮的根源,以及失控也能重來的人生》(Chasing the Scream: The First and Last Days of the War on Drugs)
放棄和放縱的界線如何分辨?藥與毒的判準從何而來?談癮頭,還要話說重頭。《追逐尖叫》不是又一本「向毒品宣戰」的書,而是「向此刻『向毒品宣戰』宣戰」。
「你對上癮的認知可能全都是錯的」,約翰・海利在TED演講告訴我們,而《追逐尖叫》是他的全見版。是歷史,是故事,是訪談錄,更是好看的論述。作者追溯百年反毒戰爭的第一槍,逆著彈道回溯,耙梳歷史成因,重建交易過程與施打現場,卻不是要拉起犯罪的黃線,把成癮者嚴嚴實實堵起,或施以鞭子還是酷刑,「他們需要的,是重新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挑戰人們認知以及此刻毒品政策的同時,這本書也許正是終結反毒戰爭的告示牌。

《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

  • 作者:廖梅璇
  • 出版社:寶瓶
《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
一個作者一生恐怕只得一本這樣的書。但我們很難等到這樣一位作者。
寫家族史其實是點出少為人談的家國史,感情生活讓性別「別」得很溫柔,又難有「別」。還有對精神疾患的極限凝視,廖梅璇的散文集《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裡頭不留一點活路。不讓自己活,把自己逼到一種極限,也不讓讀者活,我們跟著沒地方跑。
這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但我幾乎以為他不想再有第二本了。他把一切都放出來,放得很開,太開了。卻又收得很好,因為再下去,就沒有了。於是乾淨有一天可以作為一種恐怖,透徹則是一種殘酷。這應該是另一種音域的陰鬱書寫。可是廖梅璇唱出嘹亮的高音。

《茱麗葉的回信》(Juliet's Answer: One Man's Search for Love and the Elusive Cure for Heartbreak)

  • 作者:葛蘭‧狄克森(Glenn Dixon)
  • 出版社:時報
《茱麗葉的回信》(Juliet's Answer: One Man's Search for Love and the Elusive Cure for Heartbreak)
「我曾經是一名老師。我教羅密歐與茱麗葉,我也在古城幫茱麗葉回信……」薇薇夫人信箱。命運青紅燈。唐立淇本週星座。問不完的問題。
這個世界需要一個地址,愛情的本身就是一封信,我們只想要一個回音。這本書既輕又重,是小說,是論述,可以是旅遊指南,也是感情教育,是對莎士比亞的經典重新閱讀,也寫就一篇新世紀愛情故事。它既提供資訊,又創造故事。很有知識性,更多感性。幫茱麗葉回信,也讓愛情回春。既讓經典重新被愛,也讓自己的愛成為經典。寫得很聰明,更有愛。

賴香吟推薦:

《不要靜靜走入長夜:大藝術家如何面對死亡,在死亡之中度過日常》(The Violet Hour)

  • 作者:凱蒂.洛芙(Katie Roiphe)
  • 出版社:木馬文化
《不要靜靜走入長夜:大藝術家如何面對死亡,在死亡之中度過日常》(The Violet Hour)
死亡是永恆的命題,真正平等的命運,藝術作品,更是經常擁抱死亡以再生。
然而,現實生活,藝術家究竟如何面對死亡?本書精選五位創作者:思想者蘇珊桑塔格、精神分析大師佛洛伊德、小說家厄普代克、詩人狄倫湯瑪斯,以及插畫家莫里斯桑達克,由作品、書信、戀情、夢境,探討他們對死亡的敏感與奮鬥,並由死亡倒敘、評述他們的藝術成就。
作者力圖穿過死亡黑影,回顧被藝術與意志照亮的生命史和創作史,讓愛生之人得以感受安慰。

《我的悲傷不是病:憂鬱症的起源、確立與誤解》(The Loss of Sadness: How Psychiatry Transformed Normal Sorrow into Depressive Disorder)

  • 作者:艾倫‧霍維茲(Allan V. Horwitz)、傑洛米‧維菲德(Jerome C. Wakefield)
  • 出版社:左岸文化
《我的悲傷不是病:憂鬱症的起源、確立與誤解》(The Loss of Sadness: How Psychiatry Transformed Normal Sorrow into Depressive Disorder)
關於精神疾病,曾經漠視,如今可能過分拉警報。不分青紅皂白將悲傷界定為憂鬱症,不僅混雜對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見,也使抗鬱藥物激增、社會資源誤用。
本書梳理精神醫學發展,探討人類從古至今如何認識悲傷,對抑鬱看法有過什麼演變,憂鬱到什麼程度才被認為是疾病。全書論理縝密,有些醫學名詞對普通讀者而言可能有點困難,不過,作者注意到不同時代與文化價值對憂鬱的判知,將疾病診斷與公共政策加以連結,仍然值得推薦。
簡言之,作者強調悲傷原是痛失事件的正常情緒,失能而有害的才有必要視為病症。將正常人格特質或情緒釋放的悲傷與憂鬱症診斷區辨清楚,才可能找到適合的介入方法,改善社會環境問題,制訂真正有效的公共政策。

黃宗潔推薦:

《只要活著:長崎原爆倖存者的生命故事》(Nagasaki: Life After Nuclear War)

  • 作者:蘇珊.索瑟德(Susan Southard)
  • 出版社:馬可孛羅
《只要活著:長崎原爆倖存者的生命故事》(Nagasaki: Life After Nuclear War)
「在活下來之後,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繼續活下來?」這是蘇珊.索瑟德(Susan Southard)透過五個長崎原爆倖存者所帶來的「後原爆敘事」中,最沉痛的探問之一。有別於典型著眼於原爆的恐怖與殘酷景觀的類似作品,《只要活著》雖然同樣以許多不忍卒睹的畫面重現原爆種種人間煉獄的歷史片段,但本書更具意義之處在於,它透過五個生命故事的交織,帶出這段史無前例的慘痛創傷敘事。
當有關原爆的記憶被簡化為蕈狀雲的畫面,當眾人選擇別過頭去,將原爆的傷痛放回二戰的「必要之惡」,當和平的渴望被當成忠孝節義的道德口號,人們將逐漸忘卻災難從來不是只有發生的那一瞬間。廣島與長崎的疼痛,並非停格在1945年8月6日8:15和8月9日11:02這兩個時刻,那些以無比的意志力倖存下來的被爆者,將終其一生活在外人難以想像的罪惡感、歧視與永無止盡的疼痛中。
《廣島末班列車》曾引用長崎永井隆醫生的說法,指出在原子荒野中倖存的人們,日後將面臨永遠無法隨著時間修補的,人際關係中的隱形斷層。而《只要活著》最動人與駭人之處,正在於它帶領我們從8月9日11:02為起點,一起走過倖存者的餘生,看到這巨大斷層帶來的生命荒原,以及他們如何試圖為自己所目睹及承受的一切找到意義。
投下原子彈與戰爭時士兵們的殘忍行徑具有同樣的道德重量嗎?作者並未給我們答案,但是其中一位倖存者吉田的話語或許可作為某種回答。他說:和平的基礎是人們理解其他人的痛苦。讀這本書很痛,卻是必要之痛。 

《計時簡史》(Timekeepers:How the world obsessed with time)

  • 作者:賽門‧加菲爾 Simon Garfield
  • 出版社:大寫
《計時簡史》(Timekeepers:How the world obsessed with time)
你知道TED的演講何以設定為18分鐘而不是15或17分鐘嗎?鐘錶店裡的時間為何總是指向十點十分?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第二樂章到底要多「快速強烈」,第三樂章又要多「悠緩從容」?更重要的是,活在馬車年代的貝多芬,他對快慢的想像會不會根本和現代人不同?如果上述問題會引發你的好奇,歡迎一起用時間來交換賽門.加菲爾(Simon Garfield)這場時間的導覽。
時間無所不在又難以捉摸,但人們想要展現、創造與掌握它的努力也始終持續,林奈(Carl Linnaeus)依據植物綻放時間設計的花卉時鐘或許是其中最具有隱喻意義的發明,它在技術上難以執行,因為那些花卉分屬不同季節,但它的難以呈現卻又弔詭地成為時間最有力的具體證明。書中介紹的其他例子,例如馬克雷(Christian Marclay)共長24小時、剪輯了12000個電影中時間片段的名作《時鐘》,凱吉(John Milton Cage Jr. )經典的「空白演奏」《4分33秒》,更在在讓人意識到時間的巨大存在感與魅力。
時間是歷史、政治,也是生活。我們以影像停格過往,以速度製造抵抗;以冗長的演說干擾議事,以改變曆法作為革命的儀式;我們創造分秒必爭的流水生產線,卻又嚮往著「慢活」……。人對時間與節奏的感受是如此矛盾又如此執著。因此,這場《計時簡史》的導覽,不只是工業革命後人與時間的複雜互動史,更是一場關於時間的相對論。

《變身野獸:不當人類的生存練習》(Being a Beast: An intimate and radical look at nature)

  • 作者:查爾斯‧佛斯特(Charles Foster)
  • 出版社:行人
《變身野獸:不當人類的生存練習》(Being a Beast: An intimate and radical look at nature)
查爾斯.佛斯特(Charles Foster)的《變身野獸》,可說是一本很難描述與歸類的奇特作品,就算用作者的學歷、身分、職業或「搞笑諾貝爾生物獎得主」這個頭銜來試著指稱他,也無法將這本書妥貼地放在任何一種過往我們所熟悉的科普或動物書寫的脈絡中。
這是一個人將自己拋擲到五種動物的生活情境,試圖「變身」動物的過程。他以四肢爬行,像獾一樣穴居,並以蠕蟲為食——當然,基於獾是相當投機的雜食動物,他也不會拒絕朋友送來的烤魚派;到水中學習水獺探索河流,讓身體打開所有如鱗片般的耳朵捕捉聲音;繞到狐狸身後,用狐狸的角度觀看與嗅聞世界,體會牠們如何捕捉氣味的時間,從而建構出獨特的「時間氣味地理學」;練習以赤鹿的速度奔跑;並且到天空感受樓燕的高度,換算牠們一生遷徙的距離與速度。
但是上述這一切,既非為了生態學的知識、倫理學的討論,甚至也不完全是基於對動物的感情,實驗的結果更彷彿只證明了想成為動物終究是某種徒然的嘗試。然而有趣的是,正是這些彷彿沒有特定倫理位置、沒有答案甚至也不算成功的「生存練習」,讓這本書開展出更多值得思考的空間。這是作者以人類的身分代替我們進行的角色扮演,特立獨行的跨界挑戰背後,同時也是有關存在與自我的哲學對話。

書評委員簡介:

傅月庵資深編輯人。台灣台北人。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肄業,曾任遠流出版公司總編輯,茉莉二手書店總監,《短篇小說》主編,現任職掃葉工房。以「編輯」立身,「書人」立心,間亦寫作,筆鋒多情而不失其識見,文章散見兩岸三地網路、報章雜誌。著有《生涯一蠹魚》、《蠹魚頭的舊書店地圖》、《天上大風》、《書人行腳》、《一心惟爾》等。
陳栢青1983年台中生。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畢業。曾獲全球華人青年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台灣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作品曾入選《青年散文作家作品集:中英對照台灣文學選集》、《兩岸新銳作家精品集》,並多次入選《九歌年度散文選》。獲《聯合文學》雜誌譽為「台灣四十歲以下最值得期待的小說家」。曾以筆名葉覆鹿出版小說《小城市》,以此獲九歌兩百萬文學獎榮譽獎、第三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銀獎。另著有散文集《Mr. Adult 大人先生》(寶瓶文化)。
賴香吟台南市人,畢業於台灣大學、東京大學。曾任職誠品書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台灣文學獎、吳濁流文藝獎、九歌年度小說獎、台灣文學金典獎等。著有《其後それから》、《史前生活》、《霧中風景》、《島》、《散步到他方》、《文青之死》等書。小說《文青之死》獲得2017年吳濁流文學獎。
黃宗潔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學士、國文學系碩、博士。長期關心動物議題,喜歡讀字甚過寫字的雜食性閱讀動物。著有《生命倫理的建構》、《當代台灣文學的家族書寫──以認同為中心的探討》。現任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5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