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17.07.05 16:15 臺北時間

北影國際新導演競賽 侯孝賢直呼「我是新來的」

專程來頒獎的導演侯孝賢(中),拿著得獎名單問評審主席雷哈艾登(左),台北電影節主席李屏賓也跟著偷瞄。
專程來頒獎的導演侯孝賢(中),拿著得獎名單問評審主席雷哈艾登(左),台北電影節主席李屏賓也跟著偷瞄。
經過5天的密集看片後,第19屆台北電影節揭曉「國際新導演競賽」的得主,分別頒發觀眾票選獎、評審團特別獎,以及最佳影片3項獎座。
「國際新導演競賽」的競賽規則,凡是執導第1、2部長片的各國導演,皆可報名,是台灣唯一新銳導演長片的國際競賽。今年有來自世界各地超過500部影片報名,創下歷屆紀錄。獲選的12部影片,來自台灣、中國、巴西、比利時、以色列、西班牙、南非、美國、新加坡、羅馬尼亞等地。競賽評審團則由雷哈艾登(Reha ERDEM),來自葡萄牙的朱奧佩德洛羅德利蓋斯(João Pedro RODRIGUES)、來自泰國的阿諾查蘇維查康彭(Anocha SUWICHAKORNPONG,《生命宛如幽暗長河》),以及台灣的導演陳芯宜、陳駿霖一起組成。阿諾查表示這次的評審經驗非常愉快,最後得獎名單也是5人在討論愉悅下的情況誕生。
評審朱奧佩德洛羅德利蓋斯(左起)、評審團特別獎《我等行過阿特拉斯的幽谷》製片菲利普拉格寇羅、以及評審阿諾查蘇維查康彭。
得到觀眾票選獎的《大佛普拉斯》 ,導演黃信堯上台感謝台北電影節、評審、工作夥伴與劇組,「希望觀眾票選獎的運氣,可以延續到電影上映。」評審團特別獎則是《我等行過阿特拉斯的幽谷》(Mimosas)拿下,製片的菲利普拉格寇羅(Felipe Lage Coro)代表不克前來的導演領獎。製片菲利普表示參加台北電影節以來的這一週非常愉快,也感謝台北市的市民讓他賓至如歸。評審團指出,《我》片透過卓越的攝影、剪接、聲音設計與選角,推動電影躍至更高層次,藉由豐富的意象帶領觀眾踏上旅程,漫步於融合現代與過去的電影藝術花園。演員詮釋信仰的狂熱與奉獻,充滿說服力,令人屏息的畫面與開放式的結尾所帶來的驚奇,讓人輕易地臣服於其作品之下。
拿到最佳影片的《割愛》(The Wound),以細膩地描繪劇中人物內心衝突,處理傳統文化與同性戀等亟需關注的主題,不用教條式的敘事手法,卻成功地將傳統與追求改變之間的選擇、個人信念與群體意識之間產生的衝突等重要議題完美融合,得到評審認同。上台領獎的導演約翰特倫戈夫(John Trengove)欣喜溢於言表,頻頻表示:「天呀!真是不可思議!」他還特別感謝片中演員,把自己內心私密的部分貢獻到電影裡,「我想翻譯先生可能無法全部翻譯這3位人名!」他還特別肯定台北電影節的努力,更感謝大家在簽證上的幫忙。
台北電影節主席李屏賓表示,今年「國際新導演競賽」報名影片眾多,因此能入圍的都算佼佼者,「入圍就是得獎」。而特別出席頒發最佳影片的導演侯孝賢,一直虧自己說「我是新來的」,把發言機會留給了所有得獎者。
觀眾票選獎導演黃信堯、最佳影片導演約翰特倫戈夫、以及評審團特別獎製片菲利普拉格寇羅,興奮親吻獎座。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5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