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17.10.01 10:30 臺北時間

【好書遺珠】2017年第三季推薦書單

【好書遺珠】2017年第三季推薦書單
這個7、8、9月,您讀了哪些好書?是否豐富了您對世界的看法、開拓了您的眼界?匆忙生活中,您是否遺漏了許多還來不及展卷的好書?鏡週刊書評委員特於「每週書評」外,另推出7、8、9月好書遺珠,推薦給愛書讀者評賞、深讀。

傅月庵推薦:

《古蘭似海:用生活見證伊斯蘭聖典的真諦》

  • 作者:卡拉.鮑爾
  • 出版:八旗文化
《古蘭似海:用生活見證伊斯蘭聖典的真諦》
真正的經典像鏡子,不同的人總會在裡面找到自己,從而安頓自己。只是人見人殊,那到底哪一張才是經典的真正面孔呢?
21世紀之後,聖典《古蘭經》似乎遭遇到這樣的困境。據傳「聖戰」的依據來自其經文?然則此經竟成了恐怖份子四處發動「無差別攻擊」的思想根源?貶抑、桎梏女性的說法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美國中東問題資深女記者,卡拉.鮑爾(Carla Power)與我們一樣,有此疑問。不同的是,她見可疑追查到底,特別找到牛津大學穆斯林學者阿卡蘭(Sheikh Mohammad Akram Nadwi)請教。兩人花了一整年時間,在牛津的咖啡館、倫敦的火車站、印度鄉間穆斯林學校,咀嚼研討《古蘭經》,從引發爭議的極端主義、聖戰、性別歧視,一直到西方的消費主義、個人主義。
「《古蘭經》反覆強調的是什麼?心的純淨,那才是真正重要的。」阿卡蘭這句話足為結論,這本書則是一整個討論過程的紀錄。清新、豐瞻、易讀、好懂,再沒有更好且溫柔的伊斯蘭經典入門書了。
台灣離美國很近,台灣離伊斯蘭很遠,台灣老是透過西方人的眼睛看天下,是以,你真需要讀讀這本書,方不容易為人所惑,被人牽著鼻子走路。

《意外的國父: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與現代臺灣》

  • 作者:汪浩
  • 出版:八旗文化
《意外的國父: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與現代臺灣》
中華民國活了一個多世紀了。前面38年,「中國民國在中國」,問題不大;後面68年,「中華民國在台灣」,問題很大。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中國」,且活得越來越好。於是,一個中國?二個中國?一中一台?一邊一國?……如此這般,中國現代史、台灣現代史,在在成了一筆沒多少人搞得清楚的糊塗帳。
拉長來看,歷史自有其必然;孤立起來,則歷史無非意外。當「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成了無法實現的夢想時,儘管當事人不願面對,卻畢竟敵不過時間老人之摧折,「中華民國台灣化」遂也不得不然,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身上也就都有了「意外的國父」色彩。
台灣現代史難說,蓋不偏於藍便偏於綠,一講便激動,一激動便歪歪斜斜。最好還是讓有點距離的人來說說,汪浩生於中國,「六四」之後,「被英國」了。他出身北京大學,而於牛津大學安東尼學院取得國際關係博士學位。學識不煩多說,感人的是願意花許多時間在斷爛朝報堆裡整輯排比一手資料,為一般人講講他所知道,或說他研讀所得「中華民國在台灣」半個多世紀的變遷,不管內政,或是其延長的外交,尤其錯綜複雜國際關係之中的台灣地位浮沉。
「在一個地方太久,我就不知道我在哪裡了。」有人這樣說過。我為何在這裡?我從哪裡來?我往何處去?讀讀歷史,讀讀這本很明快流暢的書,或許我們會更清楚一些吧!

《嬰兒翻》

  • 作者:林彧
  • 出版:印刻
《嬰兒翻》
國家不幸詩家幸,那「詩家不幸」誰得幸呢?讀家嗎?也許!更重要的卻恐是「話到滄桑語始工」。
1986年,他29歲,風華正茂,2年內出版了2本詩集,如星之躍昇。1988年寫完《戀愛遊戲規則》,星光驀然消逝。留在人們詩的記憶裡的是,一個熱情開朗,有愛多夢的陽光大男孩,都市詩人。
29年之後,他終於出版第五本詩集《嬰兒翻》:
「2016年,我滿60歲了。這一年,端午,中風;中秋,失恃;十月,仳離。所謂『橋下流走的花,青春的戀人,回不去的家』……」
117首詩寫盡「人生實難,大道多歧」種種,曾經歲月者,翻讀惘然;未經摧折者,且看且驚,更知人間有情,世間無常。風吹雨打雪蓋頭,更要挺立繼續走!
「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者」,王國維《人間詞話》所引用尼采名言。誰不是呢?詩是一種需要。請讀林彧《嬰兒翻》,慢慢慢慢讀。
好詩,都用生命寫成。

黃宗潔推薦:

《我在故宮修文物》

  • 作者:蕭寒/主編、綠妖/撰稿
  • 出版:新經典文化
《我在故宮修文物》
舊宮殿裡的時間轉速,從來都與外面的世界不同。如同祝勇在《故宮的隱密角落》中形容的,在太和殿前的廣場上仰頭看天,會因為那永恆的宮殿輪廓而產生一種錯覺:「這座宮殿因為喪失了生命的流動,所以它會不朽。」王朝並未不朽,那些逃過戰亂的物事卻成為歲月的證物。《我在故宮修文物》因此是這樣一本時間之書。貫串全書的精神,正是主編蕭寒在序中引用木心的詩意:「從前慢」。木心說,從前的日色變得慢,從前的鎖也好看。日色在故宮,確實彷彿變得慢了,走過鐘錶室、銅器室、裱畫室、摹畫室、木器室與漆器室,每位修復師的性情態度各個不同,但人人都告訴你,修文物的祕訣無他,首先就是「慢」。但是,這慢,並非固守不動抱殘守缺式的慢,而是耐得住寂寞的慢、不厭其煩的慢;他們甚至會告訴你,其實從前的鎖不一定好看。但所謂的「匠心」,就是把自己放到後面,不求凸顯自己的技術與創意,而是就算覺得有些老東西既不美觀又費工費力,但仍然「按照文物身上所具有的那個規律來做」(屈峰語),這是匠人真正專業的展現。在「匠氣」隱然帶有貶意的今日,這群守在舊宮殿角落的文物修復師,是大衛.茨威格筆下《隱系人類》般的沉默菁英,不追求自己的名字被記住,只是低調、實在、專注地,讓歷史在眼中浮現,在手中重生。

《白夜:兩個祖國、五個手足、三代日裔美國家庭的生命故事》

  • 作者:帕蜜拉.羅特那.坂本
  • 出版社:貓頭鷹
《白夜:兩個祖國、五個手足、三代日裔美國家庭的生命故事》
近幾年,談論二戰、美日關係或家族歷史的作品,無論質量均有相當豐厚的成果,透過訪談的方式,以眾多的個人史拼貼出戰爭史,亦已有不少先例。但《白夜》的精彩之處在於,作者帕蜜拉.羅特納.坂本,以一個日裔美籍家庭的際遇為軸心,撐開一段隙縫中被忽略的歷史。戰爭所帶來的敵我二分邏輯,讓敘事的角度總是難免偏向某一方,而《白夜》的這群主角,卻是一群具有雙重身分的人,他們介於中間,在自身所認定的認同位置、與外界所賦予(或排除)的身分標籤之間,用一生的時間或反覆質疑、或抵抗、或順應的過程,不只呈現出文化與認同之間,是何其糾結矛盾的錯綜關係,也讓我們看到,以單一國籍、身分、種族試圖標記一個人,會是多麼粗糙與簡化的認定。另一方面,如同坂本在序言中強調的,她想呈現出即使在戰爭中,也仍然無法被摧毀的「不變的『家』的感覺」。因此,那些被歷史遺忘的,戰場上的無名士兵,他們原本也來自於一個個日常家庭的簡單事實,透過主角哈利.福原擔任美軍日文通譯的回憶,被保留了下來。一張在戰亡日軍身上保存了兩年,寫著「我家新聞」,並畫上壽司、貓、魚、番茄與茄子的天真圖畫,不只訴說出「日常生活裡的旋律」,也無言地提醒戰爭對人最粗暴的割裂,及其所剝奪的一切。如同伊恩.布魯瑪在《零年》中提醒的:「錯誤詮釋過去,往往比無知更危險。過去的傷痛還在;仇視導致新的衝突事件。然而,至關重要的是,我們得知道並了解過去發生的事,否則無以理解自己所處的這個時代」,因為他們的故事,將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以及「我們所有人的人生」。

《鳥、藝術、人生》

  • 作者:京・麥克利爾
  • 出版:八旗文化
《鳥、藝術、人生》
源於父親的病而展開的「觀鳥一年」,是作者麥克利爾在父親兩度中風後,面臨真正失落前的「預期哀傷」,感到心靈無法停泊,「想對一件事專注入迷,感覺自己仍能受到啟發」,而開啟了賞鳥的契機。但是,賞鳥並未因此被作者刻意工具化或浪漫化為擺脫痛苦、遺忘哀傷的方法。相反地,這部隨筆既未將賞鳥提升到某種精神層面的性靈活動,也並非環境議題書寫中常見的憂心忡忡振筆疾呼。麥克利爾以個人生活際遇出發,只因被一位音樂家所拍的鳥類照片打動,從而選擇了讓這位音樂家帶領自己進入鳥的世界──也讓鳥進入自己的生活世界──而打動她的畫面,乍看之下甚至可能和賞鳥所連結的自然美景有所背離,因為音樂家所拍攝的,是一些在城市中築巢,棲息在鋼筋、玻璃、混凝土之中,臉上有時還罩著塑膠袋的鳥類身影。但這樣的畫面卻反而讓作者感受到「對缺損與掙扎的愛──我們稱之為『家』的愛」。換言之,對缺損與掙扎的愛,或許才是理解本書的關鍵字。如果說,缺損的是自然,掙扎的是愛。那麼,跟隨著宛如化身為紙上導覽員的麥克利爾之腳步,我們將會看到:以自然而言,美如何存在於傷痕累累的地方;以生活或家而言,對傷痕的諒解,在「情況好的時候」,或許也能夠「累積成一種愛」。

陳栢青推薦:

《七夏娃》

  • 作者:尼爾.史蒂文森
  • 出版社:木馬文化
《七夏娃》
演算末日。條件輸入:月球爆炸,碎塊隕落。地球滅亡。人類建造星際方舟。二十字內也就終結一顆星球,其實只是漫長故事的開端。小說家在算命,算的是全人類的命,他運算的量體很大,用星球和「種」為單位,人類作為一個冀求種脈延伸的群,失去(全地球的)泥土後,可以做什麼,要去做什麼。那真的是大手筆,大氣魄,時間是百年千年在跳,動用大想像力,單體的故事縮得那麼小,天地不仁,時間線長,萬物像是小模型那樣,個體的遭遇,人性的切面,時間之一瞬,宇宙的全景。讓我想起看《三體》時的感動。而這樣奇想天外,知識上卻又有一種抓地感,故事線沿科技樹去推,開枝散葉,盤根錯節又謹守一種現實的向度,在技術上著墨,便在有限裡無限。那是一種終極演算,人類還沒到盡頭,小說自己變成一個宇宙,無窮無盡。

《房客》

  • 作者:莎拉.華特絲
  • 出版:麥田
《房客》
莎拉.華特絲《房客》第一部分可以是《因為愛你:卡蘿》,翻過頁來後半部變成《火車怪客》或是《天才雷普利》。他把維多利亞時代寫得多寫實,寫女性在過往時代裡的處境,而在其中,愛情如煙氣上蒸,女生愛上有夫之婦有多纏綿,後半部殺人棄屍上法庭就有多恐怖。前半部纏綿是因為,相比於日常,有種偷,偷情,偷時光,偷來愛去,就有一種賺到。後半部恐怖也是因為日常,只剩下拖磨,在無止盡的對質、密謀、害怕對方說出又要維護對方裡,比誰都看盡愛的本質。像這樣把你輕輕捧上的,摔下來才覺得痛。輕與重,愛與痛。日常與極端,莎拉.華特絲就是有辦法做到。

《豁出去的覺悟:名作家林真理子與暢銷書之神見城徹掏心暢談挽救人生的方法》

  • 作者:林真理子、見城徹
  • 出版:時報出版
《豁出去的覺悟:名作家林真理子與暢銷書之神見城徹掏心暢談挽救人生的方法》
作家林真理子和幻冬舍社長見城徹對寫,很像看電視上時政談話節目,寶傑你說說看,好,弘儀再來呢?只是議題的時效性更長,不關時下,更是人生。他們筆很尖,觀點很利,切入快,點都打得很狠,態度不由分說,不只是說理,我覺得他是在表演說服。說什麼,事關怎麼說,有想法,更看出書寫技法。而一個說法就是一種活法。若把這本書比喻成節目,他不會在台灣電視出現,最好是netflix,哪輪到一天一集,都是一打開,就想把它一次看完。

盧郁佳推薦:

《一人交換日記》

  • 作者:永田カビ
  • 出版:台灣東販
《一人交換日記》
旅行團領隊知道有奧客,餐廳知道有奧客,客服知道有奧客,都巴望下了班就太平。但和奧客同住的子女沒有下班時間,下了班,奧客才養精蓄銳上班招呼你。漫畫《一人交換日記》和前作《我可以被擁抱嗎? 因為太過寂寞而叫了蕾絲邊應召》就是精神家暴倖存者立志「我要活下去」的求生紀實:父母說你裝病,其實你說出口的病痛不到萬分之一。父母說你懶,其實你已拼過頭癱瘓了。
乍看父母嘮叨也在正常範圍內,竟釀成子女身心重災,導致過瘦、暴食、失能無法工作,甚至無法自理,作者經驗打破常識,讀者眼見為信,不再為常識所誤。本書以病煉藥,從試誤中領悟「一個人並不寂寞,待在老家才孤單」、「為了我的幸福,必須要拋棄媽媽」大膽而精闢,儼然是當代抗爭哲學。《背離親緣》作者安德魯.所羅門說,憂鬱症令人羞恥,有對夫妻互瞞偷偷就醫,就怕對方瞧不起自己。此書卻昂然出櫃公開羞恥,鼓舞情緒疾病患者自豪。踏上吧,她已為你的復原與獨立開路。

《愛無能的世代:追求獨特完美的自我,卻無能維持關係的一代》

  • 作者:米夏埃爾.納斯特
  • 出版:天下雜誌
《愛無能的世代:追求獨特完美的自我,卻無能維持關係的一代》
ptt上「男友為打電玩而提分手」文章喧騰一時,男生描述心中傷痛,但相信「與其將來打電玩被抱怨,長痛不如短痛」,所以哭著搬離同居住處。本書寫出了這台灣男孩的信念,相信戀愛相處各方面應該和諧不費力,只要折衝一費勁就縮手,預期挫敗會不斷重演,害怕投入帶來傷害。人人自我封閉,困於猜測別人怎麼想,卻不敢問對方。執著於完美虛假的螢幕形象,在戀愛中一心被愛、不想愛人,保持單身心態,無法犧牲個人自由……
本書報告了親密恐懼的流行病現況,起於一股失控的成就動機,人們把全副心力投入工作肯定自我,所以電玩放鬆也就同樣神聖不可侵犯,視親密關係為干擾和壓迫。本書精彩印證了佛洛伊德《文明及其不滿》和馬克思的洞察:身心焦慮來自資本主義的異化勞動、階級剝削。此書且獲選入法國中學教科書,表示法國有些大人已在跟中學生討論青少年受災情形,台灣青少年是否仍被大人告誡「考上再談戀愛」,正致力培育著親密恐懼呢。

《當愛成了依賴:為什麼我們愛得那麼多,卻被愛得不夠?》

  • 作者:派雅.梅樂蒂、安姬雅.威爾斯.米勒、凱斯.米勒
  • 出版:遠流出版
《當愛成了依賴:為什麼我們愛得那麼多,卻被愛得不夠?》
你追,對方就已讀不回;你死心放棄,對方反而回頭示好。對方究竟在想什麼,為什麼言行充滿矛盾?為什麼不能雙方對等投入,逐步培養信任、安全感?受傷的傳統思維,因此視戀愛為赤裸的權力鬥爭,相信人性本賤,想控制局面,就得比賽耍狠傷害對方,誰更不在乎對方就贏,一旦認真就輸了。這是過時的錯誤迷思,貶抑人性,宣揚仇恨猜忌,展開感情爭相減碼的逆向軍備競賽。
作者在美國長期治療成癮者,她描述這種失衡關係,往往是戀愛成癮者與避愛者的組合。避愛者常因為童年被迫負責照顧失能父母,因此成年後既想要照顧戀愛成癮者,又怕一旦親近會遭吞噬,因此逃避親密,任何限制都令他恐懼窒息。戀愛成癮者逃避孤獨,只要有一絲被拋棄的感覺,都令他瀕臨崩潰。所以,當避愛者因親近而感覺受壓迫,開始疏遠戀愛成癮者,設法保持忙碌,躲開對方;這便會喚起戀愛成癮者被遺棄的創傷,陷入恐慌,走投無路,甚至憤怒報復。此書足以重建雙方信任,展開自我探索與療癒之旅。以此概念為起點,必能用自己雙手雙眼,在互動和反思中,發掘新的知識體系。

書評委員簡介:

傅月庵:資深編輯人。台灣台北人。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肄業,曾任遠流出版公司總編輯,茉莉二手書店總監,《短篇小說》主編,現任職掃葉工房。以「編輯」立身,「書人」立心,間亦寫作,筆鋒多情而不失其識見,文章散見兩岸三地網路、報章雜誌。著有《生涯一蠹魚》、《蠹魚頭的舊書店地圖》、《天上大風》、《書人行腳》、《一心惟爾》等。
黃宗潔: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學士、國文學系碩、博士。長期關心動物議題,喜歡讀字甚過寫字的雜食性閱讀動物。著有《生命倫理的建構》、《當代台灣文學的家族書寫──以認同為中心的探討》、《牠鄉何處?城市‧動物與文學》。現任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
陳栢青:1983年台中生。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畢業。曾獲全球華人青年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台灣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作品曾入選《青年散文作家作品集:中英對照台灣文學選集》、《兩岸新銳作家精品集》,並多次入選《九歌年度散文選》。獲《聯合文學》雜誌譽為「台灣四十歲以下最值得期待的小說家」。曾以筆名葉覆鹿出版小說《小城市》,以此獲九歌兩百萬文學獎榮譽獎、第三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銀獎。另著有散文集《Mr. Adult 大人先生》(寶瓶文化)。
盧郁佳:曾任《自由時報》主編、台北之音電台主持人、《Premiere首映》雜誌總編輯、《明日報》主編、《蘋果日報》主編、金石堂書店行銷總監,現全職寫作。曾獲《聯合報》等文學獎,著有《帽田雪人》、《愛比死更冷》等書。

「鏡文化 為你朗讀」的Podcast頻道 將在iTunes上線了!

你很喜歡作者的文字,也曾好奇過他的聲音嗎?

你用雙眼進入了詩人創造的世界,也想用開啟其他感官感受字句中的詩意嗎?

你很希望有完整的片刻閱讀書評、專欄,卻總無法在螢幕上專注嗎?

謝謝您一年來的陪伴,鏡文化滿一歲囉! 新的一年,「鏡文化 為你朗讀」的Podcast頻道將在iTunes上線了!我們邀請作者親自為您朗讀作品,或討論他們創作小說的歷程。

週一、週二通勤聽專欄、散文和小說、週三睡前晚安詩,每週五是書評及作者訪談,鏡文化與你分享用耳朵閱讀的新體驗,一同用文化創造視野。

趕緊上iTunes訂閱我們的頻道,明天(10/2)開始,準時為您朗讀:https://goo.gl/yzh6Vk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5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