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17.10.08 09:00 臺北時間

TEO Podcast 6 :電競誠信、終身禁令和發行商裁決(上)

TEO Podcast 來賓:電競誠信同盟專員 Ian Smith (上)電競領域律師 Anna Baumann (下)
TEO Podcast 來賓:電競誠信同盟專員 Ian Smith (上)電競領域律師 Anna Baumann (下)
這一集 TEO Podcast 的討論圍繞在電競中的「誠信」問題,撇除作弊軟體造成的不公平比賽,選手可能因為人性怠惰而消極比賽,也可能為了場外博奕賭局的因素而在比賽中放水,這些違反運動家精神的行為固然不可取,然而終身禁賽是否符合比例原則?
目前發行商在電競比賽中仍掌握了絕大多數的裁決權,考慮到商業利益的複雜,我們似乎也該對發行商的裁決抱持批判,仔細思考刑責與電競整體的關係。
TEO Podcast是一個電競的商業討論數位廣播新節目,參與討論的來賓都是電競相關產業的現職從業人員,而每一集的節目都試圖探討電競的發展與變化,以及其他電競生態系急迫面臨的問題。
參與該集的來賓有電競誠信同盟( ESIC )的專員 Ian Smith ,與電競領域的律師 Anna Baumann ,一起討論為何假比賽( match-fix )會成為電競主流化討論中的重要議題。先前 iBuypower 戰隊因疑似放水而被 Valve 判終身禁賽, Epsilon 戰隊選手也因場外博奕而假賽問題被判禁賽一年,這些裁決看似非常合理,但後來為何又有取消終身禁令的討論?

假賽問題:從傳統運動中學到的教訓

如果電子競技想要自我提升成不只是娛樂媒介,也是貨真價實且被認可的比賽,那麼初期的貪污墮落和破壞規則的問題,都必須被正視並處理,任何一場重大賽事中的打假賽問題或選手誠信瑕疵,都可能嚴重打擊電競整體聲譽,畢竟還是有太多人不認為電競有資格被稱為「運動」,在這些人口中,即便市面上已有 100 款電競項目將「公平遊戲」和反作弊機制做得完美,只要有一場大型賽事傳出作弊,前面 100 款遊戲發行商和賽事聯盟的努力都好像不存在。
職棒的假球事件,讓台灣職棒蕭條好幾年,最近才慢慢回溫,可惜不復以往。(網路圖片)
因為假賽而對運動整體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是我們都曾經從傳統運動中得到的教訓,還記得 2009 年職棒假球事件對台灣棒球造成多大的衝擊吧。這對電競誠信同盟專員( eSports Integrity Coalition, ESIC )Ian Smith 來說,是最可怕也是組織最努力避免的劇情。「這在傳統運動中發生過,當整個聯盟建立起博弈的機制,只要一有假賽發生,任何比賽都會是這場巨大危機的受害者。」

電競假賽行為判斷

要完全檢驗出假賽行為並不容易,建立一套完善的判斷機制更是困難,開發防止軟體作弊的反作弊系統還相對簡單。有些比賽操作上的明顯違常行為,非戰略性的刻意放慢或加快速度等,這些還能簡單地判定是否有假賽傾向,但 Ian Smith 表示多數假賽行為判斷流程要由監管機構開啟,由這些機構的系統去檢測比賽中是否有異常模式,並詢問所有 ESIC 成員是否曾經注意到這種模式。
「許多機管機構公司裡的分析員和交易商其實都明白電競博奕和假賽行為是怎麼回事,」 Ian Smith 語帶遺憾,「這些電競的假賽個案 9 成 9 會被判定『警報結束』。」但如果觸動警報的是不那麼好判斷的個案,那麼監管機構就必續聯絡舉辦該場比賽的聯盟,若發現該場遊戲的投注模式有異樣,則開始深入調查。
按讚加入《鏡漫遊》臉書粉絲專頁,關注最新ACG動態!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5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