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17.11.23 10:20 臺北時間

【你不知道的鄭問(下)】鄭植羽:那一天,我夢見露齒大笑的父親

鄭植羽跟父親共同創作的陳樹菊畫像,畫裡用蔥和黃椒排列成花,「代表她是一朵台灣最樸實,也是最堅毅美麗的菜市仔花。」
鄭植羽跟父親共同創作的陳樹菊畫像,畫裡用蔥和黃椒排列成花,「代表她是一朵台灣最樸實,也是最堅毅美麗的菜市仔花。」
鄭植羽半年前做了一個夢,夢裡的鄭問穿著咖啡格紋外套,從家中四樓陽台走到客廳,最後盤腿坐在太師椅上,輕輕說著「日本⋯花市⋯」隨後張嘴露齒大笑。鄭植羽流著淚醒來,整整哭了一小時。這是鄭問3月26日過世以來,他唯一一次夢到父親,卻如此真實清晰,「想必父親投胎到好人家去了。」
31歲的鄭植羽是鄭家長子,鄭問告別式時,文化部長鄭麗君頒發褒揚令,就是由他代表父親接下。鄭問戲稱兒時的他「阿舍」,鄭太太笑說:「他就像以前的公子哥,沒事就傻笑晃來晃去,拿著一支筆、一張紙,就跟著助手哥哥們一起畫畫。」
鄭問過世後,鄭植羽思念父親,畫下小時候與父親的回憶。(圖:鄭植羽提供)

兒子發燒 守在床鋪兩小時

鄭問是溺愛兒子的,鄭太太這樣形容:「就算兒子做的菜不好入口,鄭問還是會說『哇,怎麼這麼好吃。』」
鄭問將一生傾注在畫作,但能讓他離開工作桌的,也只有最愛的家人。弟子鍾孟舜回憶,鄭植羽三歲時感冒發燒,正在趕稿的鄭問擔心兒子的病情,「我聽到一個謠傳,說只要對小孩說『你發燒快點好,感冒快點好』就會好起來。我跟頭仔這樣說,他還真的去做了。」於是就看到一個大男人守在兒子的床鋪,心心念念哄著 「你發燒快點好,感冒快點好」,待了快兩小時才離開床邊。
二十多年前,鄭問抱著兒子鄭植羽的合影。(圖:鄭植羽提供)
早年鄭問忙於創作,後來又因為台灣環境不佳,十幾年間遠赴日本、香港、中國大陸發展,讓父子的相處時間相當貧乏。「他給我的印象就是一直在趕稿,比較難接觸,很少有時間跟他談心。」鄭植羽描述小時候對父親的回憶,只剩下斷斷續續的片段。
談到心疼父親的地方,「他每天都要燃燒自己去創作,又必須隻身到國外。」1998年,鄭問發表《萬歲》,這是他首次將水墨與電腦合成融合的漫畫作品。當時年僅12歲的鄭植羽看著父親鑽研電腦的身影,「他用蘋果電腦學photoshop,那時候還沒有人出教學書,他就慢慢學英文指令跟按鍵,一個一個研究,整整閉關快兩年。」

最近四年 父子最幸福的時光

父子間的疏離有了轉折,是到四年前,鄭植羽決定朝畫家這條路前進,鄭問開始教他畫圖,兩人才真正相處,「我本來想去日本學畫畫,後來發現,最大的寶藏就在身邊。」但這條路在台灣很艱辛,起先鄭問相當反對兒子畫圖,「他認為自己都那麼辛苦,為什麼還要讓兒子出來畫圖?」鄭太太說,這是父親對兒子的不捨。
後來,鄭問看了鄭植羽在大學畫的作品,覺得有潛力,才「放行」讓兒子學畫畫。鄭植羽展示一張用油畫呈現的陳樹菊畫像,就是他跟父親合力完成。藉由畫畫,父子開始談話,鄭問喜歡打電動,「有時候我們還會一起玩格鬥遊戲,培養感情。」鄭太太說:「感謝有這四年,是他們父子最親近、最幸福的時候。」
鄭植羽擅長畫人物肖像,筆下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圖:鄭植羽提供)
四年的幸福時光,在今年戛然而止,3月26日半夜,鄭問因心肌梗塞過世。五月,鄭植羽做了一個夢,夢裡的鄭問穿著咖啡格紋外套,從家中四樓陽台下樓,「我試著要叫住他,他卻不理我,一直走到客廳,在太師椅上坐了下來,輕輕說著『日本⋯花市⋯』最後張嘴露齒大笑。」鄭植羽流著淚醒來,整整哭了一小時,這是父親過世後,唯一一次夢到他。
鄭植羽夢到父親時,鄭問畫展進入故宮一事剛定下來,這是全世界第一個漫畫家在故宮展覽。他在臉書上寫著:「想必爸知道能進入故宮參展一事,也是無上的光榮和開心,至於『日本花市』是何含義,植羽只能當父親已投胎轉世到好人家去了。」
鄭植羽的專長是畫人物肖像,我問,會不會因為父親的盛名備感壓力?他說不會,畢竟兩人的工作領域重疊不大,而且很多前輩都建議他要走出自己的風格。關於這點,母親倒是很開明:「每一個生命體本來就不一樣,他不要背負太大壓力,他愛做菜,去做廚師也好,因為爸爸也不要他勉強自己,不要有包袱,做自己就好,生命才會精彩。」
鄭植羽五月時夢到父親,他說:「相信父親已經投胎到好人家去了。」

小兒子過世 鄭問的最傷最痛

除了鄭植羽,鄭問還有一個小兒子鄭宇書,四年前,鄭宇書於友人家中身亡,警方判定是自殺,但鄭家人一直不相信。談到小兒子的過世,鄭太太瞬間哽咽:「第一個是自責,第二個是心痛⋯會覺得說,沒有把孩子好好帶好,是我們兩個共同的想法。」「那個痛,是沒有辦法割捨的,對鄭問來講,是這輩子最傷最痛的事 ⋯ 」
小兒子的過世多少影響到鄭問的家庭觀,「因為他長年在國外,當然他也很自責,父子沒有好好在一起,所以這幾年,他很享受跟大兒子的互動。」還想再問下去時,鄭太太說:「可以不要問這個嗎?因為我手邊沒有手帕。」
面對四年內失去兩位至親,鄭植羽也落下淚:「我只能把跟父親學畫的過程當成養分,轉化成動力繼續努力,父親從小跟我說過一句話,要『像個男人』,碰到事情,就是要去面對。」
鄭太太認為,父子倆都太矜持了,「我希望兒子可以聊出來,因為最辛苦的是他,我生病也是他擔著,都是他照顧我。」她微微顫抖地對鄭植羽說:「謝謝你,兒子。」
鄭問生前因漂泊海外,曾說自己像「失根的蘭花」,成為他的遺憾。離世後,許多讀者湧入關心,甚至有人帶著上百本的鄭問著作到告別式送別鄭問,後來鄭問成為全世界第一個踏入故宮展覽的漫畫家,都讓鄭家點滴在心頭。
鄭太太感謝地說:「鄭問的人生長度雖然不長,可是看到很多人喜歡他,無形中成為他的知音,他的生命廣度夠了,他真的值得,不寂寞了。」
按讚加入《鏡漫遊》臉書粉絲專頁,關注最新ACG動態!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6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