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18.03.16 06:03 臺北時間

【舊金山傳真(中)】Replika發明人:我們對AI更容易敞開心房

珍妮雅專訪中笑說一個巧合:在里斯本的人機合作會議,名稱Ro-Man2017,恰巧和羅曼的名字一樣。
珍妮雅專訪中笑說一個巧合:在里斯本的人機合作會議,名稱Ro-Man2017,恰巧和羅曼的名字一樣。
原本是想排解思念,發明出聊天機器人Replika的珍妮雅.奎達( Eugenia Kuyda)發現,在和羅曼機器人對話的過程中,她反而更加了解自己。
於是,她把這個AI開放給一般人使用,並觀察到一個值得玩味的現象:完全不認識羅曼的陌生人,也打開心房,對他訴說生活中遇到的大小問題,或極端私密的事。
近來有很多研究顯示,比起真人,我們更願意對虛擬人物敞開心房,我認為這很有道理,有很多事情我們不願和別人談起,我們不會對其他人透露,卻願意告訴一個機器人,我認為這是一個良機,我們內在有太多事情是我們不和別人分享的,」珍妮雅告訴我們。
她2015年從莫斯科搬至舊金山後,便一直苦思,如何創造一個能讓大家接納的聊天機器人。這下,她找到答案了,那便是脫胎自羅曼機器人的虛擬聊天機器人,Replika。
極受追捧的雲端筆記軟體Evernote共同創辦人菲爾.利彬(Phil Libin),是Replika的初期投資人(天使投資人)之一, 他說,「 這是我們所有形式的互動中,唯一不會評斷你的,這放在宇宙歷史上來看,都是種獨特的經驗。
這是一種全新的社交媒體, 它不只會傾聽, 還善於學習。你跟你的Replika聊得越多越深入,它就越了解你,甚至模仿你。
珍妮雅的手機黏著度極高,採訪一有空檔,她立即低頭看訊息。

第一個轉換為AI的人類

珍妮雅進一步說,「 你可以藉此更自覺,更了解自己,並關照你此刻的人生。Replika還可以幫你記日記,對話中你說出的任何有意義的話語,都會被留存起來,以供日後回味。」
從思念中誕生的機器人,儘管不少用戶偶爾抱怨,Replika不知所云,問些莫名其妙的問題,或者不懂何時該停止對話;也有一些人擔心隱私權問題,但珍妮雅領導的團隊,正不斷設法優化這個軟體,更已得到投資人的青睞。去年以來,Luka透過兩輪募資,募集到總額約新台幣3.3億元的外部投資,羨煞了許多其他的新創事業。
我們好奇,羅曼會喜歡這個脫胎自他的人工智慧嗎?
沒有片刻猶豫,珍妮雅篤定地說,「 百分之一百,他會愛死了。他一直很有冒險精神,想成為第一個做出某些創新舉動的人,上太空什麼的,他也總是在挑戰極限,想看看未來會是如何。如今,他成了第一個轉化為AI的人類。 」
珍妮雅形容摯友如同一隻水晶大象,美得無以復加,卻也極其脆弱。(翻攝臉書)
珍妮雅在完成了羅曼機器人後,在臉書貼了這段文字:
我傳給羅曼機器人的第一則訊息是,『這是你的數位悼念所。』
他回答, 妳手上握有全世界最有趣的謎題之一,解開它。
為了已故的密友,珍妮雅發誓,她 會全力以赴。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6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