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18.01.13 06:08 臺北時間

耳膜穿刺案例居高不下 醫師警告:別再用棉花棒掏耳朵

棉花棒掏耳朵,有人覺得是一種享受,但醫生卻不建議。(東方IC)
棉花棒掏耳朵,有人覺得是一種享受,但醫生卻不建議。(東方IC)
你喜歡挖耳朵嗎?你習慣用棉花棒挖耳朵?如果這2個問題,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麼很不幸,你的耳膜正處在高風險狀態。
早從幾年前開始,歐美的耳鼻喉科醫生就公開建議民眾別再拿棉花棒往自己的耳朵裡掏來掏去,但一般人似乎還是克制不了挖耳朵的欲望,根據美國最近一次急診病歷調查,近5年來仍然發生了將近5,000起的耳膜破裂緊急就醫案例,其中將近一半都是棉花棒惹得禍。
多倫多大學耳鼻喉科專家Eric Carnoil抽取美國100家代表性醫院診所的急診病歷,從耳部傷病的人數,推算出全美過去5年就醫人次。其中,因為耳膜穿孔而就醫的人絕大多數年齡都在18歲以下,「耳道器械」插入受傷的占61%,而在這當中「棉花棒」的比例又高達45%。
除了棉花棒之外,其他造成耳膜受傷的外來物件,還包括了髮夾、玩具、梳子、鉛筆、吸管、牙籤,和棒棒糖的棍子。
Carnoil醫生表示,這項調查的最大目的,就是要灌輸民眾不可以再用棉花棒來清潔耳朵的觀念。過去的研究發現,棉花棒清潔耳垢的作用微乎其微,還會將大部分的耳垢推往耳道更深處,造成反效果。
「棉花棒也許會沾到一些耳垢,讓清耳朵的人覺得有成就感,但實際上可能有5到10倍的耳垢都被棉花棒推到了更裡面。」
不僅如此,在耳朵內插入異物還可能刮傷耳道、刺破耳膜,或是造成耳小骨脫落,引發聽力減損、暈眩、耳鳴,或耳道發炎等症狀。
許多人這時候會問,如果不能用棉花棒,那該如何清潔耳朵才是正確做法呢?對此,耳鼻喉科醫師的答案是:什麼都不必做,身體自然會排出耳垢。
原來,耳垢是人體為了保持耳道乾淨暢通,分泌耳蠟與空氣中的灰塵髒汙結合所形成的物質。一般而言,只要我們講話或是吃東西,透過下顎運動,就會將耳垢慢慢送往耳道出口,等到洗澡的時候,就會被一併沖洗而出。
「耳垢只會在耳道外部1/3的部位形成,而且遇水即溶。所以對絕大多數的人來說,只須在洗完澡後,拿塊布擦掉清洗出來的耳垢,就沒問題了。」
因此,如果你還在猶豫下次該不該拿棉花棒來清耳朵,請記得醫生的忠告:棉花棒這東西,不是給你拿來掏耳朵用的。
資料來源:Japan Today, CNN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6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