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負債窮小子這樣追求 年收百萬女強人嫁他賣臘肉

過去燻肉都是先生李元培負責,因為煙大味濃,常燻的人眼淚直流,蕭冰幾乎不碰這個步驟。
過去燻肉都是先生李元培負責,因為煙大味濃,常燻的人眼淚直流,蕭冰幾乎不碰這個步驟。
溫體五花肉撒上粗鹽、花椒和58度金門高粱,醃漬6天,中間得翻缸1次,蕭冰氣喘吁吁,搬動豬肉翻面到另一缸,「這是讓它上下鹹度一樣,不要小看這個,比做瑜伽有用,不然我生3個怎麼瘦。」
以檜木、果皮與多種中藥煙燻、風乾,反覆2次,是道地的湖南臘肉作法。遠嫁思鄉的蕭冰,只要想哭,就躲進瀰漫煙霧,「被燻到流淚,就不用解釋哭的原因。」耗時至少10天才能完成的臘肉,曾是她很抗拒的味道,「陝西不吃臘肉,剛開始我覺得它是臭的,我又愛漂亮,不能接受身上都是煙燻味。」不過,愛情可以改變很多事。
溫體五花肉撒上粗鹽、花椒和58度金門高粱,醃漬6天,中間翻缸1次,是道地湖南臘肉作法。
公公李良才和婆婆何福妹在湖南製作臘肉維生,第二次國共內戰後,他們曾撤退到越南,1949年再輾轉來台灣,唯一沒離身的是幾口醃肉的陶缸。為了6個小孩,早期公婆開早餐店,冬天才做臘肉,全家都得動員幫忙。除了接公司行號的訂單,婆婆也推攤車到不同市場叫賣,蕭冰自信地說:「他們是台灣最早期開始做湖南臘肉的人。」
直到16年前,先生李元培和蕭冰接手,先後在成功和光復市場固定擺攤,也改良作法,才漸漸打響名號。蕭冰記得,早期公公婆婆為省成本,依然以米酒醃肉,「米酒度數不夠,無法徹底去腥,肉還是容易臭,我老公因為龜毛,改用成本高的58度金門高粱,味道更香,也不加防腐劑。」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