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18.03.11 14:47 臺北時間

【全文】電視劇登大銀幕  《鬥魚》《麻辣鮮師》懷舊玩新意

2000年開播的台灣首部校園生活喜劇《麻辣鮮師》,打開潘瑋柏(左二)、安以軒(右一起)、後藤希美子、杜詩梅等年輕演員的知名度。(華視提供)
2000年開播的台灣首部校園生活喜劇《麻辣鮮師》,打開潘瑋柏(左二)、安以軒(右一起)、後藤希美子、杜詩梅等年輕演員的知名度。(華視提供)
國片《花甲大人轉男孩》挾電視劇聲勢搶攻大銀幕,票房近億元,電視改編電影知名案例還有2011年的《犀利人妻最終回:幸福男·不難》,6,000萬元拍攝成本創下1億4,000萬元票房,證明電視觀眾願意埋單進戲院。
今年《鬥魚》《王牌教師麻辣出擊》接續開拍,將10多年前台灣當紅的偶像劇搬上大銀幕。《鬥魚》製片柯宜勤、《王牌教師麻辣出擊》導演張哲書和製片陳榮謙,赴中國打拚近8年後回台拍片,除借重昔日偶像劇的吸睛元素與號召力,也添加新演員、動作場面等話題。
2018年台灣電影圈吹起懷舊風,改編自十多年前人氣偶像劇的《鬥魚》《王牌教師麻辣出擊》電影相繼開拍,除製片、導演是老班底,為了替台灣影視產業尋找新血輪,有志一同啟用新人擔綱主演,預計今年暑假上檔。
從電視製作人首度跨界擔任電影製片,柯宜勤對電影版《鬥魚》的票房極有信心。

升級質量 柯宜勤

  • 現職:多曼尼製作公司總經理
  • 戲劇作品:《麻辣鮮師》《橘子醬男孩》《鬥魚》《眉飛色舞》《鬥魚II》《就想賴著你》《美樂加油》等。
《鬥魚》改編自網路作家洛心的小說《小雛菊》,2004年由製作人柯宜勤、導演柯翰辰姐弟檔拍成偶像劇,創下有線電視平均收視率1.63%、1個月播出期間收視率攀升1.5倍的紀錄,為當年漲幅最高的偶像劇。不僅捧紅了安以軒、郭品超等演員,隔年更再接再厲拍了《鬥魚II》。
相隔14年,《鬥魚》搬上大銀幕,從電視製作人首度跨界擔任電影製片的柯宜勤坦言,每個電視導演都有電影夢,弟弟柯翰辰也不例外。「他一直對電影有憧憬,這次決心拍電影版《鬥魚》,我們才發現,拍電視劇速度要快,但電影需要更細膩,要有更完整的時間籌備。」
2004年播出的電視劇《鬥魚》收視創佳績,捧紅張勛傑(左起)、郭品超、藍正龍等人。(八大提供)
柯翰辰除了是《鬥魚》電視版導演,也拍過《就想賴著你》《美樂加油》等多部台灣偶像劇,2011年和柯宜勤一同到對岸發展,共同製作了《璀璨人生》《美麗的秘密》《盲約》等多部中國電視劇。
柯宜勤認為,《鬥魚》的原著小說其實更適合拍電影:「以前拍電視劇時,加了很多元素將戲拉長,小說故事相對較單純,現在正是拿來拍電影的好時機。」
為此,柯宜勤花了2年多「磨」劇本,「到底有多少要忠於原著?多少要創新?要吸引80、90後的年輕小朋友,又希望有六、七年級生期待的懷舊感,故事的拿捏花了很長時間。」她分析:「原想做女性觀眾訴求多一點的戲,但導演堅持這部電影是導演制,應以導演眼光出發,所以電影版是比較偏男性的《鬥魚》,而不是偏女性的《小雛菊》。」
柯宜勤認為,任何製作都該以『人』為主題,如果只為包裝而忽略戲劇的重心—人,那就是本末倒置。
電影版《鬥魚》依然以「古惑仔」為話題,加上愛情、友情、親情、兄弟之情,柯宜勤認為,重新包裝操作,電影能衍生不同的變化:「但任何製作都該以『人』為主題,如果只為包裝而忽略戲劇的重心-人,那就是本末倒置。」
電影版的背景設定在1987年,當時正是台灣解嚴後,內容著墨在年輕人追求自由、奔放的心境。「電影版《鬥魚》在質量上會大幅度提升,不會做成放大版的電視劇!」因此特別找來《一代宗師》副美術指導王誌成,還原當年的眷村場景與時代感。
電影《鬥魚》找來新生代演員林柏叡(中),飾演電視劇中藍正龍的角色。(多曼尼提供)
儘管近2年國片票房表現不如預期,柯宜勤依然對《鬥魚》充滿信心,強調高達1億元的製作費募資過程十分順利,「大家知道要拍電影版《鬥魚》都很期待,為此請來韓國的動作指導設計飛車場面,讓觀眾有不同的視覺享受。」
電視劇《鬥魚》當年捧紅郭品超、安以軒、藍正龍、張勛傑、陸明君等新人,這次拍電影版,柯宜勤仍堅持找新人王淨、林輝瑝、吳岳擎、林柏叡、陳虹茜等擔綱,前置期還安排表演、摩托車、鋼琴、跳舞等2個多月的訓練課程。
只要人物夠鮮明、劇情張力夠,演員就算用新人也沒關係,沒有哪位演員是百分百的票房保證。
眾人關心安以軒等原班人馬是否驚喜現身電影版?柯宜勤說:「只要人物夠鮮明、劇情張力夠,演員就算用新人也沒關係,沒有哪位演員是百分百的票房保證。」
日劇《GTO麻辣教師》是男女主角反町隆史(右)、松嶋菜菜子(中)的定情作,當年也捧紅窪塚洋介(左)等新生代演員。(翻攝自關西電視台官網)
而另一部開拍的懷舊風國片《王牌教師麻辣出擊》,改編自2000年開播的台灣首部校園生活喜劇《麻辣鮮師》,靈感來自日本漫畫《GTO麻辣教師》,內容以校園青春為主,言承旭、潘瑋柏等當時新生代演員都曾在此劇磨練演技,為台灣播出時間最長(3年7個月)、集數最多(近200集),且重播率最高的偶像劇。
當年電視版的監製陳榮謙與導演張哲書,聯手打造電影版,不僅找謝祖武、杜詩梅、金剛等老班底,連幕後工作人員也都是老團隊。陳榮謙表示,2011年和張哲書同赴中國拍電視劇,多年來一直想把《麻辣鮮師》搬上大銀幕:「因為演員和劇本很重要,前置就籌備了2年多。謝祖武是精神領袖,電影少了他就沒有意義,所以這次他不止參與演出,還擔任演員監製(選角指導)。」
電視劇《麻辣鮮師》製片陳榮謙(右)為開拍電影版《王牌教師麻辣出擊》,苦等導演張哲書的檔期。

精細分工 陳榮謙、張哲書

  • 現職:弘熹娛樂製作人、導演暨編劇
  • 聯手作品:《麻辣鮮師》《新麻辣鮮師》《橘子醬男孩》《惡男宅急電》,2011年後共赴中國合作《童話二分之一》《妻子的秘密》。
張哲書發現校園題材、小清新是台灣的優勢。但也因為這樣的優勢,台灣必須在有限資源下做最大的發揮,加強感情、表演部分,將戲劇張力極大化。
王大陸(左)、宋芸樺主演的電影《我的少女時代》在中國叫好叫座,證明台灣校園題材頗受對岸歡迎。(華聯國際提供)
「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時代》在中國都叫好叫座,我們發現校園題材、小清新是台灣的優勢。」張哲書直言:「但也因為這樣的優勢,台灣必須在有限資源下做最大的發揮,做不了大格局的古裝歷史戲,就只能加強感情、表演部分,將戲劇張力極大化。」為了延續《麻辣鮮師》的精神與風格,他希望電影能寓教於樂,「青春、熱血、勵志,再加上淡淡的愛情,師生之間如何取得信任,老師如何導正有才華卻被邊緣化的學生,都是電影要傳遞的主題。」
赴中國發展8年,張哲書深感兩岸工作模式差異極大:「中國製作團隊和韓國一樣分工細,人員配備齊全、完善又專業,但台灣往往一人當好幾個人用,所以這次拍電影,我儘量採用專業分工的人員配置。」他也感慨台灣最可惜的是缺乏資源:「包括預算、演員培養,台灣其實都落後很多。」總預算6,000萬元的《王牌教師麻辣出擊》,大多由陳榮謙、張哲書和工作人員掏腰包籌資,即使如此,兩人仍深具信心強調,此刻就是將在對岸累積的經驗拿回台灣的最佳時機。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6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