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2 06:02 臺北時間

不只中國 新加坡也積極搶進「北極俱樂部」

俄國破冰船在北極冰洋上航行。(東方IC)
俄國破冰船在北極冰洋上航行。(東方IC)
亞洲國家對於北極的興趣越來越高,動作也越頻繁。這一點,從2013年北極理事會(Artic Council)納入中國、日本、南韓、新加坡四國成為觀察員,即可見一斑。
北極理事會是北極地區最重要的區域論壇,主要關心環保與永續開發議題。在4個亞洲觀察員中,中國獲得最多的媒體關注,原因很明顯,因為中國是不斷擴張的龐大經濟體,其在極地發展的實力──如破冰船艦隊──亦不可小覷。

聚焦中國

北極國家很清楚中國的實力,以及中國插手國際事務──包括北極──的態度。而各國對此亦看法各異,有人高度警戒,也有人態度開放,樂見其成。
以丹麥來說,就曾對中國介入北極的野心表達不滿。2017年丹麥政府以國安考量為由,駁回了一家中國礦業公司「俊安發展」買下格陵蘭廢棄海軍基地的申請。
在此同時,中國仍不斷尋找新的北極合作開發案。北京一方面與俄羅斯商談擴增北海航道船運業務,另一方面也已和阿拉斯加州達成協議,將在當地籌建天然氣運送管線。
今年一月間,中國發布了第一份北極政策白皮書。過去,外界咸認中國遲未制定相關政策,是為了舒緩北極國家對中國染指該區利益的疑慮。雖然這份文件裡中國對於北極的立場多半符合外界預期,像是主張西北水道以及北海航道屬於國際水域,但北京的動作依然引來國際上議論紛紛。

「近北極」國家

尤其是白皮書中出現的一個新詞彙,特別引人注目。
中國將自己封為「近北極國家」,這個說法意味著中國將不樂見北極國家占地為王,也拒絕被歸類為「非北極國家」,未來勢將爭取在北極事務中一定的發言權。
事實上,早在白皮書發布前,有關中國插旗北極──如搶進冰島採礦,投資北海航道現代化等──背後是何動機的討論,就時常見諸報章媒體。
但外界把眼光過度集中在中國,卻也使得其他亞洲國家受到了忽略,像是新加坡,就是個最好的例子。

新加坡關注北極

與中國不同的是,新加坡長期以來在國際上都保持良好的形象,也因此,新加坡與北極的關聯以及相關的政策,便很少受到外界的關注。做為一個迷你國家,新加坡在國際上的發言權頗為受限,但星國不以此而自餒,反而將它轉化為一種優勢。
新加坡面積僅719平方公里,其水源必須仰賴鄰國馬來西亞供應,因為新加坡本身幾乎沒有天然資源。雖然新加坡的國防經費很高──2018年超過總預算18%──但該國過去從來沒有出兵動武的紀錄。
新加坡的國防與外交政策都是該國務實思維下的產物。新加坡人很清楚他們在全球船運版圖上的樞紐地位是其經濟與國家存續的基礎。
穿越北極的航運路線一旦打通,勢必對新加坡形成威脅,搶走該國的航運業務,衝擊到新加坡經濟。由於體認到這一點,新加坡決心介入北極事務。
新加坡可以為北極帶來的貢獻,包括造船以及其他海事技術。舉例來說,星國政府積極與俄國培養關係,對於俄國境內的經濟開發案與各項現代化建設著墨甚深。
雖然受制文化和語言差異,星俄關係進展緩慢,但雙方都有意願加強往來,西方國家的制裁也讓俄羅斯急於擴大與新加坡的經貿關係。
不僅如此,新加坡也致力成為北極國家與當地人民的合作夥伴,積極參與北極理事會候鳥保育工作小組的各項工作,一月間就曾主辦該小組的研討會。
新加坡政府還推出了「新加坡與北極理事會永久會員合作方案」,針對北極地區原住民提供免費教育服務。
新加坡與俄國加深關係的消息,以及該國對北極國家提供援助將帶來何種效應的分析報導,都被中國進軍北極的野心以及各方的焦慮揣測所淹沒。
我們應該敞開心胸,更宏觀地看待亞洲國家在北極可能扮演的角色。若一昧執著於中國,將使我們錯失與其他國家相互了解和彼此互動的機會。
本文已獲授權。原文〈With all eyes on China, Singapore makes its own Arctic moves〉刊載於 The Conversation ,作者Danita Catherine Burke為南丹麥大學國際政治博士後研究員。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6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