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檔ETF都是追蹤彭博巴克萊所編撰的中國債券指數,富邦這檔ETF只投資中國的政策性銀行所發行的債券,而元大的ETF除了政策性銀行外,還包括了中國政府公債。
所謂政策性銀行就是由國家出資且隸屬於中國國務院領導,信用評級幾乎接近國家主權信用評等的銀行。現階段只有3家銀行符合條件,包括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以及中國進出口銀行。
從安全性角度來看,投資中國政府的公債比起一般大陸銀行的定存還安全,而且年利率比定存高出許多,如果是筆閒錢的話,很值得長期持有。但要注意的是,若無法持有至到期日,由於債券價格會隨著市場而波動,是有可能虧損的。
看存續期可了解波動度
債券價格波動跟持有債券的屆滿期有關,屆滿期愈短,波動程度就愈低。元大中國債持有的債券屆滿期落在3~5年,而富邦中國政策債的屆滿期短(1~3年)、中(3~7年)、長期(7~10年)以及10年以上都有,只是分配比例不同。
不管屆滿期如何,只要看存續期間,也可以知道會有多大的波動度,元大中國債3-5的存續期間3.73年比較短,當殖利率上升1%,預期該ETF的跌幅為3.73%。而富邦中國政策債4.21年較長,只是2者的差距並沒有太多。長期持有的報酬率就看殖利率,元大的中國債3.88%小於富邦中國政策債的4.32%。符合投資鐵律,高風險高報酬。
元大中國債持有標的信用評等較高,屆滿期也較短,所以波動風險較低,報酬率也會較低,比較適合保守族群。至於風險承受度較高的投資者,則可以選擇富邦中國政策債,獲取較高報酬。雖然中國債券被歸列為新興市場債,但因為跟台灣經濟有密切關係,投資者對政經形勢也較為了解,只要是閒錢,其實持有中國債是項穩健的投資。


更新時間|2018.04.16 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