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18.05.20 12:06 臺北時間

【全文】活化典藏影像 《時光台灣》老影片撞擊新火花

侯季然在《剪刀找貓》中置入以往新聞片裡的自強號火車內畫面。(國家電影中心提供)
侯季然在《剪刀找貓》中置入以往新聞片裡的自強號火車內畫面。(國家電影中心提供)
為彰顯老影像的價值並賦予新意義,公視、國家電影中心與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合作推出《時光台灣》系列紀錄短片,藉14位導演結合新創作與典藏影像的13部作品,呈現多元觀察。
14位導演中,侯季然與姜秀瓊不約而同把鏡頭轉向私領域,分別以失蹤愛貓與早逝同學,回顧生命的不告而別,延伸出同志、家庭、死亡等議題。在新舊影片的對話中,連結不同的時代,溫故也知新。
《時光台灣》系列紀錄短片是公視、國家電影中心(簡稱國影中心)與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為了翻新與活化典藏影像的創作短片,導演可自由發揮,但得依題材穿插國影中心保存的老影像。
姜秀瓊(右)與侯季然認為老影片充滿歷史感,但受限於時代環境,留下的往往是被刻意呈現的世界。

侯季然小檔案

  • 1973年生
  • 政大廣播電視研究所畢業
  • 代表作:
    1. 2003年《星塵15749001》獲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
    2. 2005年《台灣黑電影》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3. 2013年電影《南方小羊牧場》獲加拿大蒙特婁奇幻影展最佳導演
    4. 2015年《書店裡的影像詩》獲關島國際影展紀錄片評審團大獎
    5. 2016年《四十年》入選東京影展「亞洲未來」單元

姜秀瓊小檔案

  • 1969年生
  • 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畢業
  • 代表作:
    1. 1991年《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入圍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2. 2004年《ㄋㄟ ㄋㄟ》獲公視紀錄觀點影展首獎
    3. 2008年《跳格子》獲金馬獎最佳短片
    4. 2010年《乘著光影旅行》獲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最佳紀錄片、最佳剪輯
    5. 2015年《寧靜咖啡館之歌》女主角永作博美獲台北電影獎影后
溫知儀(左)執導的《與引商阿姨對話》,以資深演員劉引商(右)為主角。(公視提供)
為了配合系列創作,國影中心安排14位導演參觀片庫,盡可能提供完整資訊與片目,挑出相符合的影片。國影中心推廣組組長李志宜舉例,像沈可尚執導的《時光中》想和父親有進一步互動,所以使用爸爸年輕時代的影片,而溫知儀執導的《與引商阿姨對話》,則以資深演員劉引商為主角,國影中心除提供劉引商首部電影《跑道終點》的影像,也協助發文給中視取得授權,放入劉引商主演、台灣第一部電視連續劇《晶晶》的片段。

認識國家電影中心片庫

  • 成立:1978年(前身為國家電影資料館)
  • 數量:華語片1萬7千多部 、外語片3千餘部、 中外影碟及錄影帶7萬2千餘片/卷
  • 形式:膠卷、影帶(含Betacam、VHS、DV等)、影碟(含藍光、DVD 、VCD、LD 等)、數位檔案(含 DCP、LTO磁帶等)
  • 修復:截至2017年共修復28部電影,今年再修復6部。
曾在不少紀錄片中運用大量歷史文化影像的導演侯季然,在《時光台灣》系列紀錄短片的《剪刀找貓》裡,以愛貓MUJI失蹤為切入點,活用電影中心與個人的資料影片,即使是紀錄小品,仍讓他發現資料檔案保存的重要。
留存的影像可發現一些記憶不能到達的細節,侯季然說,他在挖掘過程除發現一些過去沒注意的影像,有些則因時間消逝,重看時「有種時光隧道的感覺。」
MUJI來到侯季然家中8年,關於貓的影像都存在他與家人的手機裡。這期間侯季然換了4支規格不同的手機,要看貓以前的照片、影片,得先大費周章翻出角落的舊手機,再找專屬充電線、傳輸線,但因此侯季然更確認留存的影像可以發現一些記憶不能到達的細節,嘗試在《剪刀找貓》中大量「回收」以前拍的影片與親人照片。
侯季然執導的《剪刀找貓》片名是來自網路傳說尋找失蹤貓咪的方法。(公視提供)
侯季然笑說,他像在搜刮自己的「垃圾場」,又如自我挖礦,挖掘過程中除發現一些過去沒注意的影像,有些則因時間消逝,在重看時有不同的觀察。「有種時光隧道的感覺。」
片名《剪刀找貓》,是網路傳說尋找失蹤貓咪的方法:把剪刀對準家門口,心中呼叫貓的名字,自有神祕力量帶領貓回家。而從家庭成員之一的MUJI忽然消失,讓侯季然想起英年早逝的父親,對童年的他來說,也是突如其來的缺席,在過往歲月裡走失。
片中侯季然找到父母年輕時代相偕出遊,以及乘坐火車的照片,因此搭配自強號列車、高速公路剛開通的畫面。「後來使用國影中心資料片時,還在後製階段調光成和老舊彩色照片一樣的顏色,就是那種可能因顯影劑影響,變成紅紅的顏色。」
姜秀瓊在國家電影中心數位資料庫輸入關鍵字「同性戀」卻一無所獲,「我本想找同志的畫面,但那個年代僅記錄所謂『美好』『標準』的生活樣態,不可能有。
而另一位導演姜秀瓊,則以短片《太陽雨》追尋大學摯友劉智和生前的點滴。26歲的智和在1995年驟逝,在姜秀瓊心中「他的離去像是生命中的一道裂痕」,直到拍片訪問時,才意外得知當年同學們為了不讓父母知道智和的性向,竟把他的日記給燒了。
姜秀瓊(中)拍攝《太陽雨》時,一一尋訪大學同學劉智和的親友。(公視提供)
姜秀瓊說:「我是個母親,聽到這事非常震驚:怎麼可以瞞著父母把孩子的日記燒掉!但同學是好意,想幫智和隱瞞。那是不同的年代。」日記成灰燼,幸好有智和的文集,又有同學從大一起就拿攝影機拍攝班上活動。
《太陽雨》尋訪智和的親友,也重現昔日校園生活。拍攝、訪問過程中,姜秀瓊發現有些同學到大學才知道「同性戀」3個字,更遑論當時1990年代初台灣社會對同志的理解,連她在國家電影中心數位資料庫輸入關鍵字「同性戀」,也一無所獲,「我本想找同志的畫面,但那個年代僅記錄所謂『美好』『標準』的生活樣態,不可能有。」
姜秀瓊重考才如願進入台北藝術學院,因此在《太陽雨》中選用昔日聯考老影像。(國家電影中心提供)
姜秀瓊於是將老影像的焦點改成「聯考」的黑白畫面,「透過聯考,我進入『台北藝術學院』認識了智和,也因此讓我親近了從小喜愛的藝術。」
「感覺整個資料庫是過去對於『對的生活』的想像總匯集。在1950年代到1980年代之間的資料,就是『民國台灣』美學與『民國台灣』意識形態的結晶體。」
為拍《時光台灣》系列紀錄短片,姜秀瓊與侯季然看了許多充滿歷史感的老影片,但都覺得這批影像受限於時代環境,留下的往往是被刻意呈現的世界。侯季然直指:「因為來源是官方的台影新聞片,所以一定要用更光明、更美好的方式描述生活。」他也點出,「感覺整個資料庫是過去對於『對的生活』的想像總匯集。在1950年代到1980年代之間成千上萬則資料,就是『民國台灣』美學與『民國台灣』意識形態的結晶體。」
侯季然紀錄片《台灣黑電影》探討《上海社會檔案》等台灣「社會寫實片」風潮。(翻攝自文化部台灣文化工具箱)
不過,引用資料影片經驗豐富的侯季然透露,找不到特定的東西時,用開放的觀點去看相關影片,也許有想不到的結果。像他3年前拍民歌紀錄片《四十年》時,想找早期民歌運動歌手李雙澤的活動影片,遍尋不著,放寬搜尋範圍,卻找到華視新聞拍攝他葬禮的珍貴影像。
關於舊片保存,侯季然2004年執導紀錄片《台灣黑電影》時體會最深。該片探索1979年到83年間的台灣「社會寫實電影」,工作人員在滿是拷貝的泥土地平房私人片庫,找到《女王蜂》拷貝,想請國家電影資料館(國影中心前身)購買,「但當年國家保存電影的經費每年只有36萬元,如有國外人士捐拷貝,付運費都不夠,怎麼可能購買影像?」雖然去年國家電影資產保存(含蒐集、保存、研究、推廣等)費用已有近4,700萬元,但依然不足,得持續向外募款。
修復老舊受損影片在整飭階段中的黏貼膠卷過程。(國家電影中心提供)
《時光台灣》系列紀錄短片在以新片活化舊片之餘,侯季然、姜秀瓊等創作者也點出大至國家、小至個人的保存影像問題。影像是一種記憶,留住記憶才有歷史與文化的累積。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6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