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救命攤商】童工與養女 傳下特有ㄍㄜㄍㄜ羹

陳金和(右)對於城隍爺信仰虔誠,除了長年當民防志工,也擔任城隍廟轎班志工。
陳金和(右)對於城隍爺信仰虔誠,除了長年當民防志工,也擔任城隍廟轎班志工。
陳美枝的父親陳金和,來自新竹靠海的香山區內湖一帶。因為父母養不起眾多孩子,陳金和國小一畢業就到新竹最熱鬧的城隍廟口當童工。「我剛到城隍廟時才12歲,一眨眼我都八十多歲了。」陳金和坐在攤前長凳,盯著女兒重新下料煮羹,又看看自己明顯變形的雙手,「搬重物一世人,現在關節都伸不直囉。」
彼時是1954年,陳金和受雇於城隍廟老店「元祖林魷魚肉羹」,在他的印象裡,一天可以拿到一塊錢薪水,「後來認識阮某陳水有,聽說她是10歲時被父親騙說要到新竹市區看戲,結果被賣給紅豆湯攤販當養女,對她有種『同為天涯淪落人』的親切感,慢慢就走在一起。」
婚後,陳金和原本與妻子自立門戶,租在岳父、岳母的攤子旁賣羹湯。1975年再以52,500元買下位於城隍廟東轅門入口處的1坪大攤位,以雅珍號ㄍㄜ ㄍㄜ羹為店名,主要賣羹湯和肉圓,另也搭配賣新竹著名的貢丸、炒米粉,養大三女一子。
陳金和靠著賣羹湯和肉圓,買下城隍廟東轅門入口的小攤位。(陳美枝提供)
陳金和解釋店名來源,「很多客人都以為『雅珍』是阮某或是3個女兒之一的名字,其實是我找算命仙仔算的名字。」至於ㄍㄜ ㄍㄜ羹,則是加了肉羹、魚羹、魷魚的綜合羹湯特有的新竹說法,「因為新竹有814空軍基地,一些外省軍官來城隍廟點餐,學著用台語說『要買ㄍㄜ ㄍㄜ的羹』,久了我們這些攤販老闆也跟著把這種羹說成ㄍㄜ ㄍㄜ羹,我索性用此當店名。」
面對城隍廟商圈十多家同質性攤販,他顯得頗具信心,「羹湯基本用料都是魚羹、魷魚、肉羹,但別人多半在上面撒上魚酥、蛋酥,我撒的則是炸肉酥。」他很堅持肉酥要天天現炸,且一定要用五花肉慢慢切,再裹地瓜粉去炸,不能用碎肉呼攏代替。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49
全站看到飽

5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