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8 15:40 臺北時間

預計8月首飛 馬斯克自曝龍飛船重大細節

預計8月首飛 馬斯克自曝龍飛船重大細節
按照之前的計畫,第一艘載人版的龍飛船仍將與今年8月份左右實施無人搭載首飛,可以期待的是,今年12月份或明年初就可以真正開展載人試飛了。
最近幾天,馬斯克似乎有點被特斯拉的車禍和產能問題搞得焦頭爛額、疲於奔命。不過,大家可以暫時忘掉特斯拉,因為馬斯克又帶來了SpaceX的最新消息。
昨天,馬斯克在推特上發出了一張載人版龍飛船的照片,並特意強調,「龍飛船正在微波暗室裡進行電磁干擾測試,接下來,龍飛船還要到NASA位於Plum Brook的測試站開展真空測試。」我們可以瞭解到的是,這一次的測試是為了模擬太空中的環境,確保飛船的電氣系統可以在太空中正常工作。這麼看來,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之中。在火箭方面,將擔任載人版龍飛船專屬快遞車的「Block 5」終極版獵鷹9號火箭,已經於當地時間5月11日完成首飛,不僅成功釋放衛星,也完成了海上回收任務,只要完成NASA所規定的的7次的測試飛行,那麼SpaceX距離「載人發射」就十分接近了。
按照之前的計畫,第一艘載人版的龍飛船仍將與今年8月份左右實施無人搭載首飛,可以期待的是,今年12月份或明年初就可以真正開展載人試飛了。按照這個節奏,大家依舊可以對馬斯克所承諾的2024年載人奔赴火星的計畫抱有希望。之所以載人版龍飛船如此備受關注,除了和其承擔的幫助SpaceX和馬斯克實現「奔火」的任務有關之外,它的出現,更是美國作為全球範圍內航太強國重返載人太空探索賽場的重要標誌之一,凝聚了無數嚮往太空的人的期待。
眾所周知,美國引以為傲的太空梭在2011年退役之後,曾經來往太空十分自由的美國人突然陷入了青黃不接、寸步難移的窘境。放眼世界,中、歐、日、印等後起之秀都在載人飛天的進程中取得了或多或少的進展。而在這種情況之下,昔日霸主卻只能依靠俄羅斯的幫助才能重返太空,不僅如此,俄羅斯也是趁機坐地起價,原本只要2,000萬、3,000萬美元的單人票價一度飆升過8,000萬美元的「天價」,使得美國人顏面掃地。此時此刻,馬斯克出現就顯得意義不凡。實際上,從2012年開始,貨運版龍飛船就已經開始承接向國際空間站進行貨物補給的任務了,迄今已完成了十餘次的補給任務,期間僅有一次失敗,總體還算優秀。
但在美國人重返太空的過程中,除了SpaceX的龍飛船之外,還有一家公司也不得不提,那就是行業霸主——波音。也許是受夠了俄國人的「壓榨」,2014年,NASA分別授予波音和SpaceX以42億和26億美元合同,為的就是讓這2家公司展開競爭、分別拿出可靠實用的載人飛船。和龍飛船類似,波音的CST-100載人飛船同樣是7名乘員的規格,只是體積稍大一些。根據最新的進展,CST-100也已經進行過了陸上和水上的墜落實驗。
預計在2020年以後,美國人往返空間站和地球的主要交通工具就將是CST-100和龍飛船這3款「利器」。至於前往月球,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已經復活的獵戶座飛船或許將派上用場,計畫於2023年首次發射前往月球。為了增強產品的競爭力,洛克希德·馬丁已經決定將獵戶座飛船打造成可重複使用,最終有希望將成本降低50%。最後,將視線投回國內,在「神舟」系列取得成功之後,下一代的載人飛船也在研製之中。新型載人飛船由返回艙與推進艙2艙組成,可重複使用,具備整船自逃逸能力、具備從火星轉移軌道再入能力、通過密封艙的模組化設計滿足人貨混運的能力,最大可適應6名太空人運送的需求。
依照這種指標,毫無疑問,新飛船將具備執行往返空間站、載人登月與月球基地、火星和小行星等空間探測任務的能力。而該飛船的試驗船將在2019年6月左右由長征五號火箭從文昌發射升空。屆時,在人類的飛天的願望裡,環球同此涼熱。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7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