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18.06.10 13:15 臺北時間

這部片讓韓日中三國都7pupu 導演直指票房失利主因

姜帝圭在《登陸之日》中,以馬拉松運動競技暗喻韓日之間微妙的關係。(翻攝自DAUM網站)
姜帝圭在《登陸之日》中,以馬拉松運動競技暗喻韓日之間微妙的關係。(翻攝自DAUM網站)
擅長改編歷史題材,並多次在票房及藝術獲正面評價的姜帝圭,卻在2011年推出以二次世界大戰為題材的電影《登陸之日》,首次嘗到票房滑鐵盧滋味:「這讓我思考:大家一直在追求歷史的真相,但各國觀眾不同的角度,到底會產生哪些不同的想法呢?」
韓國、日本合資拍攝的《登陸之日》,製作費高達新台幣8.4億元,花費10個月拍攝。故事以1939年朝鮮日治時代為背景,張東健飾演的人力車伕,與來自日本中產家庭的日本少年小田切讓,在一場馬拉松賽事中相識。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兩人皆被徵召從軍並赴中國戰場。日軍於諾門罕戰役中慘敗,兩人同時被蘇聯紅軍俘虜,為求生存被迫穿上制服成為蘇軍的一員,並於蘇德戰場上再次站在前線,卻又被德軍俘虜,再為德意志參與諾曼第戰役…
《登陸之日》跨越日、韓、中多國背景,姜帝圭想藉張東健、小田切讓兩位主角探討韓日情誼,以及兩人成長過程,但韓國、日本、中國對二次世界大戰的立場與態度皆不同,讓這部電影在三國上映時均飽受批評:「韓國觀眾認為我刻意美化日本形象,日本觀眾卻認為我醜化日軍形象,他們都認為這部電影不是真實的歷史,內容殘忍又負面。」
張東健(左)、小田切讓在《登陸之日》中,展現跨越國界難能可貴的友情。(翻攝自DAUM網站)
姜帝圭認為,《登陸之日》對韓國、日本都很重要,但在日本舉辦電影座談會時,曾有日本學生對相關內容提出嚴厲的批判,「他認為片中日軍的不人道行為是偽造的。我才發現,日本教科書並未給下一代正確的歷史認知,而我想利用電影在不同時間點呈現各國之間的關係,真的是件很敏感的事!」
事實上,無論是南北韓關係或戰爭,姜帝圭總會巧妙地以主角之間關係暗喻。《魚》藉由男女主角養的接吻魚,比喻南北韓之間唇齒相依的關係;《太極旗-生死兄弟》以兄弟情誼,帶出韓戰爆發兄弟戰場相見的矛盾與痛苦;《登陸之日》則以馬拉松運動的競技,隱喻韓日之間微妙又競爭的關係。
姜帝圭認為,在戰爭之中沒有勝者也沒有輸家,藉著電影中戰爭的殘酷與無奈,他真正想傳達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愛與友情、親情。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7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