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18.06.29 16:05 臺北時間

【全球反吸管】名人、飯店、郵輪都說不 禁吸管成環保運動前哨戰

吸管是典型的一次性塑膠製品。(東方IC)
吸管是典型的一次性塑膠製品。(東方IC)
環保署宣布明年下半年開始,針對百貨公司和速食店等商家實施禁用吸管限塑政策,引發廣泛討論,並衍生出「珍奶要怎麼喝?」、「拯救台灣特色飲食」等熱門話題。但放眼全球,尤其是美國,最近幾個月以來「吸管」這個過去沒有人多看一眼的廉價製品,也突然被推上了環保戰場最前線,成了眾矢之的。
從雀兒喜柯林頓到美式足球員湯姆布雷迪;從四季飯店到跨國集團萬豪酒店;從芝加哥白襪隊到嘉年華遊輪公司,一次性使用的吸管接連遭到名人點名唾棄,以及知名旅店與餐飲業者的公告禁用,一時間,吸管彷彿成了所有垃圾問題的源頭,全球塑膠公害的禍首,非得除之後快不可。
西雅圖、邁阿密海灘、加州馬里布已明令禁止使用吸管;紐約市正在提案進行立法,而世界各國當中,貝里茲、英國,當然還有台灣,也都正研擬相關禁令。這一波針對吸管而來的禁塑大潮,來得又急又快,讓人不禁想問:

吸管到底招誰惹誰了?

根據海洋保護協會2017年的海洋淨灘報告,最常在沙灘上出現的人類垃圾,依次是菸蒂、塑膠瓶、塑膠瓶蓋、包裝紙,和塑膠袋。吸管只排在第七位,而且是和攪拌棒合計,才排上老七,加起來占垃圾總量的3%。另外,根據彭博社的報導,如果以重量來算,吸管僅僅占了全球垃圾量的萬分之3。
在此同時,2018年3月的一份報告顯示海洋垃圾中佔最多的是捕魚設備,海水中有將近一半垃圾,都是來自合成纖維製成的塑膠漁網。
如果吸管並非迫切而明顯的危機,也不是形成海洋垃圾的頭號元凶,那環保團體和各地政府又為何風風火火,急著把矛頭指向吸管,點名要禁呢?
「這波反吸管運動真正的重點,並不是吸管。」帶頭促成西雅圖禁用吸管的「孤鯨」保育組織負責人Dune Ives表示:「而是要讓公眾意識到一次性塑膠產品已經被濫用,讓大家覺醒到不能再這樣下去。」
環保人士認為,禁吸管確實不足以解決塑膠造成的垃圾問題,但卻是促成公共意識轉變的重要一步,期待能從吸管減量開始,激發「溢出效應」,進一步擴大到塑膠瓶罐、塑膠包裝的全面減量或禁用,逐步解決日益嚴重的海洋垃圾問題。
「(吸管)或許不是最主要的海洋垃圾來源,但我們其實是『應觀眾要求』。」蒙特雷灣水族館的Aimee David表示:「吸管減量是我們的遊客最有感的活動,因為每個人都可以在生活中實踐,是響應環保最簡單的行動。」
資料來源:Vox, National Geographic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7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