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區人物

【吳耀東番外篇】走出恐同與恐愛 終於學會溫柔

吳耀東坦言,之所以「恐同」甚至「恐愛」,是因為原生家庭太過疏離,缺乏頻繁的人際互動與交流。
吳耀東坦言,之所以「恐同」甚至「恐愛」,是因為原生家庭太過疏離,缺乏頻繁的人際互動與交流。
20年前,吳耀東交出一部名滿天下的紀錄片《在高速公路上游泳》,20年後,再度以新片《Goodnight & Goodbye》叱吒第11屆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片子裡的主角,同樣是罹患愛滋病的男同志辜國瑭,二人除了是拍攝者與被攝者的關係,私下也是好朋友,有許多若即若離的互動。
20年前,吳耀東礙於各種因素,不敢面對、也不能承受那樣的互動關係,他坦言自己「恐同」,但後來他發現自己原來是「恐愛」。之所以有這些恐懼,來自於原生家庭的影響。
底下是他第一人稱的說法
我們家表面上雖然都很好,爸媽對我也很好,但感情上還是疏離的。我們家吃晚飯就是很守規矩,6點準時吃飯,然後就配電視,吃完差不多7點,我爸自己在那邊看新聞,看完8點他也差不多上床睡覺了。早上7點他就起床,準備去上班,我們家人吃飯的時候都沒什麼交談,不會特別談什麼事。 我們家也都是各別住,差不多是高中階段,就是一個人住,我住在二樓,妹妹住在三樓,爸媽另外住在附近另一棟大樓,這都是爸爸的安排,我們全家人只有吃飯的時候才會聚在一起。我們家本來就蠻疏離的,大家有點各過各的,我從國、高中青春叛逆的時期,就已經跟父母沒話說了,一直以來也沒有那個習慣,話不投機。
我剛考上研究所時,我爸爸很支持,幫我買了一台攝影機,有些人不見得有耶,還要跟學校借,要排時間,但我手上就有了。以前讀大學時,玩攝影,照相機也買,暗房、放大機也買。但後來我才發現,我跟父親之間沒有很多話可以說。
父親在2013年左右罹癌過世,直到他過世前,我和他也沒有父子間的那種親密交流。我只知道他以前讀過台灣藝專,在板橋的那一間,他學的是劇本創作,可惜後來跟他哥哥跑去做五金相關生意,所以我在想,他會支持我走攝影這一條路,可能跟這有關。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