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18.09.16 13:47 臺北時間

【全文】40年創建台灣最大片廠 阿榮影業整合影視根留台灣

吳慷仁主演的電影《狂徒》,是貴金影業成立後的處女作。(貴金影業提供)
吳慷仁主演的電影《狂徒》,是貴金影業成立後的處女作。(貴金影業提供)
有40年歷史的阿榮影業,以租賃攝影燈光器材與片廠起家。負責人林添貴2015年6月與緯來電視、元大創投等7家公司合資成立貴金影業,以開發原創IP,打造出結合劇本、投資、製作到發行的影視整合公司。
歷經3年努力,貴金影業將於10月底推出入選釜山影展亞洲電影之窗的《狂徒》,並拍攝以「器捐協調師」為主題的醫療職人劇,同時開發AI平台、跨國交流,尋找賣座劇本的商業模式,推動台灣影視產業化的目標。

影視後盾 林添貴

1961年生

現任阿榮影業董事長、貴金影業董事長。

重要投資電影作品:

  • 1990年 《牡丹鳥》入選印度國際影展亞洲女性電影單元、上海電影節女導演單元
  • 1997年 《忠仔》亞太影展評審團特別獎、釜山影展評審團特別獎、塞薩洛尼基國際影展最佳導演獎
  • 2008年 《海角七号》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金馬獎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及觀眾票選最佳年度電影
  • 2011年 《賽德克·巴萊》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及觀眾票選最佳影片、大阪亞洲電影節觀眾票選獎
  • 2013年 《失魂》台北電影獎最佳劇情長片
  • 2014年 《KANO》金馬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及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在台灣影視幕後工作者間,阿榮影業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成立於1978年的阿榮影業,名稱來自負責人林添貴哥哥林添榮,目前是台灣最大的電影設備、搭景和片廠租賃公司,時常支援國外劇組來台拍片。長達40年的信譽,讓李安《少年PI的奇幻漂流》、盧貝松《露西》、馬丁史柯西斯《沈默》來台拍片時選擇與其合作,3年前更以開發原創IP及整合資源為目標成立貴金影業。
阿榮片廠由林添榮(左)、林添貴兄弟檔共同經營打造。(林添貴提供)
1988年,徐楓成立的湯臣影業赴中國西安拍攝《五個女子與一根繩子》,成為阿榮影業前進中國的契機。林添貴說:「1991年1月,阿榮在中國設公司,由哥哥負責經營。總公司在西安,之後陸續在北京、上海、廣州、新疆、昆明設點,北京、上海有攝影棚,其他地點僅提供燈光、攝影機等租借服務。」
林添貴兄弟倆原是接拍片劇組的案子,隸屬於燈光組電工部門,提供電機、燈光等器材之餘也提供技術服務,「當時覺得拍片很好玩,高二入行的第一部電影是姚鳳磐導演的《月牙兒》,做的是電工。電工很閒,攝影、燈光忙不過來我就去幫忙,開始學架燈、打燈、拍攝,然後從實務導回理論,看書後再應用。」
1986年,兄弟倆添置了攝影機與相關器材,為了學習並推廣如何使用,林添貴轉任攝影助理,之後擔任廣告片攝影,慢慢建立規模。
林口阿榮片廠1989年啟用,至今擁有5間攝影棚。
「當時廣告業正夯,為應付汽車廣告大場地需求,1988年哥哥決定到林口建阿榮片廠,因我對廣告業務流程較熟悉,所以由我經營。1991年我又開發拍MTV,教新導演用16釐米攝影機拍片。」期間,林添貴開始提供器材設備做技術投資拍電影,包括麥大傑的《國四英雄傳》、黃玉珊的《牡丹鳥》及張作驥的《忠仔》等,直到《海角七号》才投入資金。
《海角七号》上映後締造全台5億3千萬元票房,林添貴又接連投資《賽德克·巴萊》《KANO》,燃起自己拍片的想法。2015年6月與緯來電視、元大創投、KKBOX、KKTV等合資1億元成立貴金影業,從事影片策劃及監製工作,開始跨足電影及電視劇。
林添貴目前身兼阿榮影業及貴金影業兩間公司的負責人。
林添貴找來曾在台灣微軟負責市場規劃的楊中天擔任貴金影業執行副總,開發台灣原創IP,創業作為新導演洪子烜編導的電影《狂徒》,將於10月底上映。目前正拍攝獲文化部優良劇本獎、以「器捐協調師」為題材的醫療職人劇《派遣死神》(暫名),計畫明年於公視播出;籌拍中則有改編自鄭問漫畫的真人電影《萬歲》,預計明年8月開拍,以及明年開拍、改編自韋宗成漫畫《冥戰錄》的電視劇《冥戰錄:天妃現》。
正拍攝中的《派遣死神》,是以「器捐協調師」為主題的醫療職人劇。(貴金影業提供)
貴金影業採「製作人制」,作品在導演、編劇、製片共同訂下規模後,由製作人控管財務,防止超支。
楊中天表示,貴金影業採「製作人制」,員工約10名。「作品在導演、編劇、製片共同訂下規模後,由製作人控管財務,防止超支。」他透露,林添貴原欲引進國外實行多年、台灣影視業尚未有的「保證機制」,包括「完片擔保(Completion Bond)」及「保證收購」,實際操作後發現台灣接受度有限,轉而就專案進行時間及財務控管:「因無論是完片擔保或保證收購,都必須建立在良好的財務控管機制上,所以我們向美國管理開發顧問廠商取經,逐步將這些機制引進台灣。」
林口阿榮片廠最大的攝影棚占地400多坪,便於劇組在室內搭景拍攝。
林添貴發現劇本之於影視作品的重要性,致力於「AI劇本診斷醫生平台開發計劃」。
從電工轉任攝影助理的林添貴(右),1995年赴紐約幫王力宏拍攝MV。(林添貴提供)
投身影視產業40年,林添貴也發現劇本之於影視作品的重要性,致力於「AI劇本診斷醫生平台開發計劃」,獲文化部106年度加速文化內容開發與科技創新應用補助500萬元,由楊中天負責執行。
楊中天表示,好萊塢有十分完善的劇本開發過程,其中包括劇本醫生的協助。「好萊塢劇本醫生在看完劇本後,會給予建議及結構上的調整。我們希望將劇本醫生這個角色AI人工智慧化,所以必須建立大量的數據及完整資料庫,才能讓AI有機器學習,一步步建構出模式。」
「AI劇本診斷醫生平台開發計劃」的資料龐大,在文化部建議下,先從真人的劇本醫生開始。楊中天透露已完成第一階段的任務:劇本結構上的解析與分析。「我們找來台灣、韓國、美國等地的編劇、導演、製片及戲院業者做交流,借重他們豐富的經驗,從真人的劇本醫生找到劇本解構的核心。」
楊中天目前為「AI劇本診斷醫生平台開發計劃」的執行負責人。
楊中天解釋,真人劇本醫生的解構包括「角色設定」「劇情結構」及「對白」三大部分,「角色設定指的是主角內心個性、外在形象及社會關係等;劇情結構則是指何種情況下該有高潮或轉折,時間軸的安排是分析重點;對白的部分則是在確定觀眾群的情況下,分析應該安排什麼樣的對話及使用什麼網路用語,才能獲得他們的認同。」
開發劇本醫生平台的目的,在於林添貴期盼早日落實台灣影視產業化,從研究中尋找到賣座劇本的商業模式,成為支撐台灣影視的力量:「這幾年國片票房不佳,但即使尋求與中國或國際合製,都應拉回台灣生產製作,才能將影視產業根留台灣。」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7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