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18.09.26 15:36 臺北時間

台灣首份調查報告 44%自來水含塑膠微粒貝類也遭殃

環保署近日公布自來水、海水、沙灘和貝類中的微型塑膠調查,發現飲用水中驗出44%微型塑膠,民眾經常食用的扇貝、牡蠣、文蛤等貝類也有微型塑膠的蹤跡。(翻攝自環保署網站)
環保署近日公布自來水、海水、沙灘和貝類中的微型塑膠調查,發現飲用水中驗出44%微型塑膠,民眾經常食用的扇貝、牡蠣、文蛤等貝類也有微型塑膠的蹤跡。(翻攝自環保署網站)
台灣周邊海洋遍布高密度的海洋垃圾,環保署近日公布自來水、海水、沙灘和貝類中的微型塑膠調查,發現飲用水中驗出44%微型塑膠;而民眾經常食用的扇貝、牡蠣、文蛤等貝類,也早就被微型塑膠入侵。
塑膠微粒來自於各類廢棄塑膠物品進入環境中,不斷裂解後所產出。例如寶特瓶、塑膠袋、瓶蓋、吸管、塑膠飲料杯等產品,不知不覺進入生活環境,進而影響自然生態,而這些微型塑膠可能會經由生態食物鏈被人類吃下肚。
環保署從去年底開始,針對台灣自來水、海水、沙灘沙礫以及貝類中的微型塑膠含量,其中自來水部分,共取清水100件、原水23件,其中44%清水和61%原水皆驗出含有塑膠微粒,數量範圍為每公升有0-6根,檢出的塑膠主要成分為PET、Nylon和PE。
海洋部分,環保署前往台灣7處貝類養池場,包括王功、台西、東石、安平、澎湖、金門和馬祖,還有福隆、墾丁海水浴場,採集海水和沙灘沙礫以及養殖、野生貝類進行分析。
結果顯示,海水中微型塑膠數量每公噸有1000至18500個微型塑膠,沙灘沙礫每公斤有26至2400個,養殖及野生貝類每公克則有0.2~5.2個,其中扇貝每公克有3.1個、淡菜每公克有1.2~2個。
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指出,環保署今年2月和環團共同成立「海廢治理平台」,已針對海洋廢棄物擬定治理行動方案,將調查塑膠微粒污染現況列為重點項目。但除了調查分析外,重點還是要從源頭減量,減少塑膠垃圾流入海洋。
為減少環境垃圾,環保署日前也預告限用一次性塑膠吸管的草案,預定明年7月起,包含公部門、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內用不得提供塑膠吸管。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7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