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區娛樂

【馬欣專欄】金鐘過後,台劇的未來生機在哪裡?

《花甲男孩轉大人》獲得最大獎戲劇節目獎,盧廣仲(左2)獲最佳男主角與新進演員2座獎,劉冠廷獲最佳男配角獎,堪稱今年大贏家。
《花甲男孩轉大人》獲得最大獎戲劇節目獎,盧廣仲(左2)獲最佳男主角與新進演員2座獎,劉冠廷獲最佳男配角獎,堪稱今年大贏家。
半溫不熱的金鐘過後,台劇是否會在這「人人追劇」的時代中逐漸退場?這是台灣觀眾與影視業都在擔心的問題。台劇目前群眾支持度不高的問題還在,台劇除了缺錢與人才流失,還有什麼問題?
《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2》在金鐘獎贏得最佳迷你劇集與最佳導演鄭有傑(右)。
今年金鐘獎落幕了,因《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2》得到迷你劇集導演獎的鄭有傑,在頒獎禮上講了一段很感人的話:「不是因為看到希望才堅持下去,是因為堅持下去才有希望。」現在的台灣觀眾的確需要戲劇讓他們看到希望,但理智上,要思索的是目前處於頹勢的台劇要怎麼讓觀眾看到希望?
金鐘一向的收視命脈在戲劇,但在今日全球海量的劇出現在觀眾面前時,已經流失收視基本盤的台劇,是否還能支持金鐘的高度,還是金鐘只是救援投手的位置?這是我們面對的最現實問題。
2016年,台灣在「植劇場」系列讓觀眾看到生機,看到節奏穩定、人物設定鮮明,故事環節終於齊全,為各種類型劇打下基礎。「植劇場」退場後,去年台劇就進入一種不穩定的亂流狀態,走向類型劇的陣痛期。
由許瑋甯(左起)、吳慷仁、李國毅、孟耿如、黃健瑋主演的《麻醉風暴2》,金鐘獎入圍10項只得到最佳美術設計獎。(公共電視提供)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