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18.10.19 06:31 臺北時間

【植物救地球(下)】多年生小麥、排毒羊齒類 善用植物特性做環保

不起眼的蕨類可用於移除環境毒素,堪稱環保奇兵。(東方IC)
不起眼的蕨類可用於移除環境毒素,堪稱環保奇兵。(東方IC)
上個世紀50年代的綠色革命,用化肥、農藥,以及品種改良等方式,讓農作物收成在短時間內大幅成長,避免了一場潛在的糧食危機。但如今隨著人類外在與體內環境逐漸惡化,化肥和農藥成為眾矢之的,新一代研發人員也開始思索如何以更天然的方式來生產糧食,甚至是利用生物防治來消除環境汙染。
蕨類
蕨類(羊齒類)在許多地方都是常見植物,但除了少數山菜可供食用,多數蕨類都缺乏利用價值,甚至某些品種還有致癌可能。然而,正是這種看似百無一用的植物,現在被人發現了它們具有罕見的「排毒」功能。
在歐洲被稱為bracken的蕨類植物,過去就因能在充滿汙染的土壤裡生存,令植物學家嘖嘖稱奇。但bracken真正厲害之處,是它們不只能在惡劣環境中繁衍,還能吸取周遭的鉛、鎳、砷等有害物質,保存在枝葉當中。等到蕨類成熟之後,只須把枝葉剪除,或是整株連根拔起,丟入焚化爐燒毀,就能有效移除原本環境中的汙染物。燃燒後的灰燼還可以加以提煉,回收金屬再利用。
「我們自己都很驚訝,過去竟沒有任何人發現到這種植物有此特性,」2001年將「蕨類排毒」申請技術專利的Edenspace公司執行長Bruce Ferguson表示。目前美國各州都開始利用bracken移除環境有害物質,尤其是在那些曾經做過化武測試的軍事基地附近。另外,開發中國家如孟加拉常發生地下水含砷中毒事件,也很適合採用低成本的蕨類排毒技術。
藻類
近年來,藻類被塑造成健康食品,但事實上這種含有高蛋白的生物是地球上最容易生長、最不挑環境,繁殖起來對地球衝擊也最小的作物之一。雖然目前礙於技術仍無法大量生產,但各家廠商和研發人員都在積極試探將海藻轉化為糧食的方法,或是以藻類取代種植過程極為耗能的黃豆,做為環保家畜飼料。
多年生小麥
現代農夫都習慣了作物收割後,重新耕耘、重新播種的農忙循環,但不知您是否曾想過:為何果樹可以同一株作物年年收成,稻米和麥子卻能收成一次,收割後就得全部鏟掉,形同白白浪費了大量耕耘人力、油料和肥料?
生技領域目前瞄準的研發方向之一是所謂的「多年生作物」,也就是將一年生的稻麥與野草進行雜交,表面上好像在走綠色革命的回頭路,但其實多年生小麥體質強悍,能夠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對地球和消費者來說都是更好的選擇。
資料來源:The Telegraph, GNN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8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