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4 06:34 臺北時間

大數據顯示: 網路交友更加強化男性主導性

(pexels)
(pexels)
人類戀愛的奇怪特徵之一是,男性和女性所扮演的角色並不對稱。近年來,由於網戀平台的興起及其所產生的龐大資料庫,研究人員開始可以更加詳細地對這一現象進行研究。
研究表明,一般來說,男性傾向於主動接觸女性,而女性,則往往被蜂擁而至的追求者所包圍,並對這些追求有選擇性地做出回應。
但網戀改變了人類戀愛的格局,甚至可能會改變社會的根本。因此,如果它也改變了戀愛行為中的這種不對稱關係,那麼也不足為奇。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這種不對稱性是否會會時過境遷呢?
一項瑞秋•丁赫(Rachel Dinh)及其同事在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讓我們接近了答案。他們統計了10年的時間裡婚戀交友網站eHarmony英國網站上線上戀愛行為的變化。
圖丨左圖:橫坐標:年份;縱坐標:發起方比例。右圖:橫坐標:年份;縱坐標:發起行為的變化(女性-男性);圖例:男性;女性
他們表示,在這期間,這種不對稱性確實發生了變化,但並沒有像他們預期的那樣發生下降。相反,令他們驚訝的是,這種不對稱性變得更加明顯了。
他們的研究方法相對簡單直接。丁赫等人從2007年到2018年期間的資料開始,研究了eHarmony英國網站上150,000名異性戀使用者的個人資料和消息往來。然後他們對這些資料進行了挖掘,以確定每個使用者交流物件的數量以及他或她是否主動聯繫了對方。由於研究跨度較長,他們得以看到這些聯繫過程隨時間的變化。
結果表明,男性比女性更頻繁地主動接觸對方。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差異進一步增加了——這一發現被丁赫和她的同事描述為是反直覺的。
「在一開始,人們可能希望線上戀愛可以為女性創造一個更平等的競爭平台,但是很明顯,線上戀愛不僅反映出了男性在求愛活動中的主導地位,而且還進一步加劇了這種主導性,」丁赫等人說。
研究人員認為他們知道為什麼。他們認為,女性使用者很快就會發現,消息會蜂擁而至,因此她們會選擇坐等消息的到來。相比之下,男性很快就會發現,主動出手好像不會有什麼損失,所以他們也會更加主動地與女性聯繫。
團隊成員還提供了另外一個解釋:「2014年Tinder等移動約會應用程式的引入以及大規模普及,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在隨後的幾年,女性主動示愛的頻率急劇下降,因為隨著線上戀愛變得越來越流行,男性主動發消息所需的發出信號和心理建設的成本都隨之下降。」
這為網戀行為的演變方式提供了有趣的啟示。顯然,發送和回復消息的感知成本是一個重要問題。男性認為這個成本很低,而女性有時會因為害怕顯得過於「饑渴」而推遲回應。這種想法似乎正在推動網戀行為的改變。
有趣的是,目前已經出現了幾個試圖改變這種演變過程的交友網站。丁赫等人提到了Bumble,這是一個與潛在戀愛對象進行匹配的網站,但只允許女性主動接觸異性。值得注意的是,一個女人只有24小時的時間來開始一場對話,因為在那之後,這個匹配物件就會消失。「任何關於太快給出回應會顯得過於熱情的擔憂都會消除,因為大家都知道,在這個APP裡沒有別的選擇,」丁赫等人表示。
這大大改變了這個演變的過程。「通過與傳統市場相反的設計,」研究人員寫道,「Bumble從戰略上限制了用戶的行為,從而將用戶從一種較壞的平衡——低品質的資訊和低回復率——轉向了一種較好的平衡。」
這種設計是否會變得更受歡迎尚不清楚。但Bumble的模型確實表明線上行為可以迅速發展演變。
一個有趣的未來研究方向是,看看這些研究發現與現實世界將進行怎樣的互動。在現實世界中,傳統的主動溝通成本和對拒絕的恐懼仍然存在。在這種情況下,行為的演變可能會相對較慢。
還有一種可能性,英國的網戀可能與世界其他地方的網戀行為方式存在很大不同。因此,另一條研究思路是從地緣上看看,人們的網戀行為有什麼不同。
對戀愛行為進行資料採擷,會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寶藏。
本文係由DeepTech深科技授權刊登。原文連結:大数据显示,人类的网恋行为出现了一些反直觉的演变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8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