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2018.12.05 15:31 臺北時間

【訃聞】傳愛台灣40年 91歲顱顏基金會創辦人羅慧夫辭世

羅慧夫雖是阿斗仔醫生,卻能用一口流利的台語看病。(文化總會提供)
羅慧夫雖是阿斗仔醫生,卻能用一口流利的台語看病。(文化總會提供)
在台灣醫療還不發達,建制還不完整的時候,美籍醫生羅慧夫(Samuel Noordhoff)就在1959年他32歲時,篳路藍縷來到台灣。他創建「小兒麻痺重建中心」、成立自殺防治中心「生命線」、設立第一個加護病房及燒燙傷中心、組織山地巡迴醫療,還自掏腰包把身上的退休金全奉獻出來,1989年創辦了顱顏基金會,照顧先天唇顎裂的孩子。
羅慧夫是1927年出生成長在美國愛荷華州的農家小孩,退伍後念醫學院,成為外科醫生,在當住院醫生訓練最後一年時,受到台灣馬偕醫院院長夏理文醫師的邀請,於1959年來到台灣,短短3個月就成為院長,但面臨的是嚴重的財政赤字、發不出薪水的現實、即將倒閉的困境,在他的積極管理下才起死回生。
羅慧夫醫師為農家小孩,退伍後念醫學院,成為外科醫生。
後來,他受到長庚王永慶董事長的邀請,轉任職於長庚醫院,1987年在這裡建立起顱顏中心。他1996年獲得第6屆醫療奉獻獎;1999年獲頒「紫色大綬景星勳章」,為在台外籍人士最高榮譽;2017年獲得「總統文化獎人道奉獻獎」。
語言治療師吳咨杏說,羅慧夫醫生引入的是「全人治療」的概念,不只是外科整型,更注重功能性和心理的健全,因此團隊成員召集各科精兵,從牙齒矯正到語言治療,患者直接接受一條龍服務。也是因著這個機緣,吳咨杏從耳鼻喉科被提拔到新成立的顱顏中心,一起努力奮鬥,「他很會鼓勵人,曾經自費幫我出在匹茲堡的進階工作坊費用,他認為我需要去。每年聖誕節他都會寫小卡片謝謝我們,他非常重視團隊,聖誕節那天會邀請整個科裡的人到家玩。」羅慧夫非常重視團隊,團隊成員如果要出國發表論文,羅慧夫還會事先幫他們用英語排練。
羅慧夫雖是阿斗仔醫生,卻能用一口流利的台語看病。(羅慧夫基金會提供)
羅慧夫基金會資源開發組主任陳依伶則記得,21年前,當她還是基金會的小小社工,要跟著羅醫師一起門診,第一天報到,久聞羅慧夫盛名,心裡戰戰兢兢,沒想到這位院長像個親切的老爺爺,用閩南語說:「基金會的小姐來了!」他開始跟新來的社工解釋什麼是唇顎裂,怎樣做手術,交代社工怎麼照顧小病人……,「他跟家屬互動,都用閩南語安慰他們,小孩子也不怕他,都叫他『阿公』,還會把自己的畫、成績單拿給他看。羅醫師都會很珍惜放在辦公室,常常去看。」
1999年羅慧夫退休後回到美國,但還是一年回台灣兩次,帶著團隊到菲律賓義診、培養種子醫師。陳依伶說:「2005年我們在菲律賓會合義診,然後回到台灣。羅醫師說,他約了以前的病人,想要看看他們現在好不好。這些病人都是從出生開始就診,第一次手術是3個月大的時候,現在他們都三、四十歲,在醫院、基金會結案,不需要再追蹤,但羅醫師看到他們,第一句話就說:『嘴巴打開,我要看。』他想知道以前做的手術,成年後有沒有什麼變化。」
羅慧夫醫師捐出多年的積蓄成立「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羅慧夫基金會提供)
羅慧夫晚期得了帕金森氏症,2006年後變成一年回到台灣一次。每次回台,他會參加醫學論壇,聽海內外醫護人員分享最近的成果、發現。「醫療工作很辛苦,難免會疲累,我們都說,羅醫師是我們的強心針,看到他對待病人的關懷,就會提醒自己,更有力量繼續往下走。」2013年,他最後一次回到台灣。他會坐在台下聽子弟兵們的表現及最新手術情形。
走過貧困,見證台灣經濟發展,羅慧夫用自己的一雙手,彌補了許多孩童的遺憾,不論是殘破的身體,或心靈。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8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