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8 06:26 臺北時間

AI之父:把人看作機器是一種高級的肯定

圖 | 2006年,會議五十年後,當事人重聚達特茅斯。左起:摩爾、麥卡錫、明斯基、賽弗裡奇、所羅門諾夫(來源:網路)
圖 | 2006年,會議五十年後,當事人重聚達特茅斯。左起:摩爾、麥卡錫、明斯基、賽弗裡奇、所羅門諾夫(來源:網路)
如果現在做一個調查,讓大家列舉目前科技領域最熱的幾個領域,或許有人會說是區塊鏈,可能也有人將量子計算放入榜單,但所有的榜單裡一定有這樣一個名詞,那就是人工智慧。
很多人當然知道,人工智慧誕生於遙遠的 1956 年。但當下,我們對於人工智慧的追捧,卻要從2016年開始說起。
2016 年是「人工智慧」一詞出現的第 60 個年頭。這一年,人工智慧領域發生了很多事情,或許更多人記住了 AlphaGo 如何橫掃人類頂尖圍棋高手的一幕,當李世石最終以1比4 落敗後,人類不得不又放棄了一個在電腦面前為數不多的驕傲。但這一年還有一件事值得銘記:馬文·明斯基在 2016 年 1 月去世。
馬文·明斯基是誰?這個陌生的名字在電腦科學、數學之外幾乎無人知曉,但他之於人工智慧的重要性卻不言而喻。
圖 | Marvin Minsky(來源:Wikipedia)
1950 年代的美國,二戰獲勝後的樂觀主義情緒彌漫在整個西海岸地區,而戰爭期間研發的各種軍事技術也逐步民用化,讓包括明斯基在內的科學家、數學家們看到了征服人類智慧的可能性。
1956 年的盛夏,30歲的馬文·明斯基與約翰·麥卡錫、克勞德·香農(資訊理論之父)等人聚集在達特茅斯學院,他們想用這個暑假醞釀一個偉大的計畫:製造與人類同等智慧的機器。也是在這次聚會上,他們為自己即將從事的工作,創造了一個名詞:人工智慧!這也被公認為是人工智慧的起源。
隨後的一個甲子裡,一代代科學家、數學家、電腦學家們前仆後繼,為人工智慧的發展開闢了不同的方向。而馬文·明斯基則紮根學術界,先是與約翰·麥卡錫共同創建了MIT人工智慧實驗室(世界上首個人人工智慧實驗室),後來還奠定了人工神經網路的理論基礎,他也是最早提出虛擬實境理論(VR)的學者,並在 1969 年獲電腦領域最高獎項—圖靈獎(也是人工智慧領域首位圖靈獎獲得者)。
擁有如此多殊榮的馬文·明斯基,其實身上還有另外一個標籤——他也是差點將AI扼殺在搖籃裡的人工智慧之父。為什麼會獲得「這個評價」?這裡就不得不提他在人工神經網路領域的爭議了。
明斯基在普林斯頓讀研究生時,就已經建造了第一台神經網路學習機,從而成為這個領域的先行者。但在1969年,他和另一位知名學者西蒙·派珀特,共同撰寫了一本講述神經網路局限性的書,該書從理論上否定了神經網路的研究價值。由此也讓這個研究領域塵封了至少10年之久。
作為人工智慧的先驅,他的著述非常多,今天重點跟大家分享一本明斯基的重要著作,也是他生前最後一部著作《情感機器:人類思維與人工智慧的未來》。在這本著作中,明斯基有力地論證了情感、直覺和情緒並不是與眾不同的東西,而只是一種人類特有的思維方式。人類的所謂的「情感」也不過是大腦對「資源」的一種分配方式罷了。
以「愛情」為例。當人們墜入愛河後,整個人的狀態就像被啟動的程式一樣,這個程式內充滿了全新的資源。更進一步,這些被啟動的資源還會引發其他資源的聯動,從而啟動更多的資源。明斯基發現,如果每次這種改變都會啟動更多其他資源,那麼最終導致資源的大規模級聯,從而進一步改變人的精神狀態。
這是一個頗為有趣的論述方式,某種意義上說,明斯基再次暗示了人類大腦就是一個有著豐富資源的複雜機器。
在《情感機器》這本書中,明斯基把自己對於大腦機制的思考,聚焦在心理學的研究和發現上。在這套略顯獨特的方法論裡,我們可以瞭解到:
為什麼情感只是一種思維方式?
為什麼意識是由 20 多種過程所組成的思維方式?
為什麼人類情感變化的背後,是大腦內部資源的變化?
這本書的確不是一本好讀的書,但一定是每個想充分瞭解人工智慧的人應該去瞭解的一本好書!讓我們跟隨著擁有「怪獸大腦」的馬文·明斯基,一起走近這本「燒腦」的《情感機器》,去認識「人類思維與人工智慧的未來」。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8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