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18.12.18 14:29 臺北時間

鏡文化「2018年度好書」 名單揭曉

鏡文化「2018年度好書」 名單揭曉
鏡文化「年度好書」評選已邁入第二屆,決審會議於12月3日舉行,入選書目為2017年10月底至2018年11月以前所出版書籍。
這一年中,鏡文化四位書評委員──傅月庵、黃宗潔、陳栢青、盧郁佳,每月於鏡文化輪流撰寫書評專欄,所評述的書籍和每三個月選出的當季「好書遺珠」,為「年度好書」的初選書籍;評選會議前,再由四位書評委員自初選書籍中選出47本書複審書籍,於決審會議投票選出「華文創作」與「翻譯」兩大類的年度好書。

鏡文化2018年度好書「華文創作類.翻譯類」名單

華文創作類

  1. 《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蘇碩斌、江昺崙、吳嘉浤、馬翊航、楊美紅、蔡旻軒、張琬琳、周聖凱、蕭智帆、盛浩偉著,衛城
  2. 《記一忘三二》,李娟著,東美
  3. 《花街往事》,路內著,東美
  4. 《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陳柔縉著,麥田
  5. 《驟雨之島》,顧德莎著,有鹿文化
  6. 《每天都在膨脹》,鯨向海著,大塊文化
  7. 《診間裡的女人:婦產科女醫師從身體的難題帶妳找到生命的出口》,林靜儀著,鏡文學
  8. 《廢墟少年: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李雪莉、簡永達、余志偉著,衛城
  9. 《妖姬.特務.梅花鹿:白虹的影海人生》,白虹、陳亭聿著,一人
  10. 《等路》,洪明道著,九歌

翻譯類

  1. 《羅馬四季》,安東尼‧杜爾Anthony Doerr著、施清真譯,時報
  2. 《昆蟲誌:人類學家觀看蟲蟲的26種方式》,修‧萊佛士Hugh Raffles著、陳榮彬譯,左岸文化
  3. 《少年來了》,韓江著,尹嘉玄譯,漫遊者文化
  4. 《冰平線》,櫻木紫乃著、劉子倩譯,時報
  5. 《橡皮擦計畫:兩位天才心理學家,一段改變世界的情誼》,麥可‧路易士Michael Lewis著、吳凱琳譯,早安財經
  6. 《重新與人對話:迎接數位時代的人際考驗,修補親密關係的對話療法》,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著、洪慧芳譯,時報
  7. 《夜巡貓》,深谷薰著、丁世佳譯,大塊文化
  8. 《路:行跡的探索》,羅伯特.摩爾Robert Moor著、駱香潔譯,行路
  9. 《離婚季節》,約翰.齊佛John Cheever著、余國芳譯,木馬文化
  10. 《跳舞的熊》,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Witold Szabłowski 著、林蔚昀譯,衛城

鏡文化2018年度好書【華文創作類】

《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

  • 作者:蘇碩斌、江昺崙、吳嘉浤、馬翊航、楊美紅、蔡旻軒、張琬琳、周聖凱、蕭智帆、盛浩偉
  • 出版:衛城
【陳栢青短評】
《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蘇碩斌、江昺崙、吳嘉浤、馬翊航、楊美紅、蔡旻軒、張琬琳、周聖凱、蕭智帆、盛浩偉著,衛城出版
曾經,我們失去了時間。「終戰」作為時間標的,我以為它凸顯的,是切成兩ㄉㄨㄢˋ,但這個ㄉㄨㄢˋ,不只是一刀兩斷,以這一天把戰前和戰後分割。《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做到的,卻是縫合,他的ㄉㄨㄢˋ,首先是「鍛鍊」,點出戰前的「皇民練成」,那其中是對全島國民身心靈的鍛鍊,亦即此前整個國家如何驅使全島住民成為「皇民」?以及第二個ㄉㄨㄢˋ,終戰後的斷裂──「回不去了」,當日本成為戰敗國,台灣不再歸屬於日本,那台灣島上的人是什麼人?書中的人物們在終戰後反覆思索:「我已經成為中國人了嗎?」、「但他們為何不接受我?」、「我為什麼要接受他人?」,有人想回而不得回,有人返家卻不被當成自己人,新生命只是餘生。有些人終於開始了所謂新生命,卻終其一生不知道自己是什麼人,有些人的新生命則很短,1947年2月28日的槍聲就要在廣場響起。真正的斷裂其實在這裡。這個斷裂在過往我們受的教育中並沒有被接合,這個國家至今仍然延續這個斷裂,甚至擺爛之,擴大之,遺忘之。《終戰那一天》考掘史料,並以此說出好聽的故事。它對非虛構寫作,以及集體書寫都做出良好的示範,其章節之間的銜接、風格與體例上的統整都能做到無縫,那是另一種技術面的縫合。無論是就文學,或是史學上的意義都值得肯定。這本書讓終戰那一天真正進到我們的視野,不如說,讓我們重新回到本來該在的鐘面上。 

《記一忘三二》

  • 作者:李娟
  • 出版社:東美
【黃宗潔短評】
《記一忘三二》,李娟著,東美出版
對於喜愛李娟文字的讀者來說,2018年無疑是充滿驚喜的一年,年初有《記一忘三二》,到了滿眼燦黃的夏日,則是《遙遠的向日葵地》。兩書並讀,其實更能體會李娟文字獨特的氛圍與鮮活。不過,相較於包裹著更多蒼涼迷惘與困頓之感的《遙遠的向日葵地》,《記一忘三二》則更充分地展現出李娟的善感之心,如何在荒漠之地滋養出獨特的幽默及從容。柴米油鹽雞飛狗走餵貓遛牛的「俗務」所體現的,不只是民間文學敘事傳統中,那種「無事不可言,無意不可入」的生命力,看似口語化與日常化的文字背後,更隱含著幽微的生命思辨,隱含著對不同價值觀的反覆辯證。除此之外,李娟的文字耐讀,或許也來自於她在那廣漠空間所磨出的耐性。「來阿勒泰旅行的人們,能夠面對美景驚嘆的時間很短很短,其它絕大部分時間都消耗在到達和離開的路上。」正因為總在抵達與離開,總是在路上,對任何生命的美景,方能以更珍惜之心述說憶記,因為深深了解,那何其得之不易。

《花街往事》

  • 作者:路內
  • 出版社:東美
【陳栢青短評】
《花街往事》,路內著,東美出版
路內成名作《少年巴比倫》裡有一段寫主角路小路愛爬牆,他爬上了牆剛好看到有人在旁邊小便,竟也就低頭跟著看起來,手上煙灰還落在人家雞雞上,「蹲在牆上會有一種錯覺,以為自己不屬於這個世界。」我覺得這似乎是路內寫作的一個譬喻。現實中的路內抽起了電子煙,連煙灰都沒得抖落了,但在小說裡,他和世界有個距離,路內小說的調度便是距離的調度,有時是一道牆,他讓遠的近了,近的遠了,那是抒情的誕生,也是小說味的萌發。到了《花街往事》,由歪頭少年顧小山的視角望出去,世界偏斜了一點,小說因此開出了一道口子,之於「距離」的拿捏與吋度,路內展現於更繁複的技術,《花街往事》多重時間,多重視角,街道立起來了,人物活起來了,語言撐起人們鮮活的底氣,往事不只如煙,還如火如荼,大幅度的時間跳躍裡有小碎步的抒情與成長,轟轟烈烈的革命佐以痴痴傻傻的戀愛,他把活著寫得很鮮很猛,其實是讓讀者反寫少年路小路的感覺:「蹲在牆上會有一種錯覺,以為自己就在這個世界。」如在其中,其實是由高處往下看,筆下是前路欲尋,口吻卻是往昔不可追,小說家取消了距離,又製造距離,那便有了新高度,是歷史的,也是審美的。這回站在花街牆上的路內依然把煙灰抖在人家雞雞上呢!那是歷史的劫灰,你還感動的哭呢。要他多來一點。

《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

  • 作者:陳柔縉
  • 出版社:麥田
【傅月庵短評】
這樣問好了。80年前一冊小本子,滿滿蓋了300多個紀念戳章,交到你手上。除了驚奇讚歎,你還能做什麼?還會做什麼?
《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陳柔縉著,麥田出版
別人我們不知道不敢說,陳柔縉我們都知道了也敢說:「讚嘆柔縉!感恩柔縉!」因為她硬是有這本事,拿著這小本子,一個一個戳章鑑別、比對、考證、採訪,把80年前蓋印鈐章當時的時代氛圍、社會焦點、流行時尚,乃至最重要的臺灣博覽會細細地講給我們聽,慢慢跟你說明重點,甚至還給了你一張地圖。
歷史推理?紙上考古?怎麼說都好。關於「1935年臺灣博覽會」所說者眾,出過的書一本又一本,卻可能再也沒有比《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給人更多的閱讀歡樂了。從1994年《總統是我家親戚》開始,陳柔縉便以她滿滿的才情跟執著,讓我們一次又一次讚嘆與感恩。這次之後,肯定還有!

《驟雨之島》

  • 作者:顧德莎
  • 出版社:有鹿文化
【盧郁佳短評】
《驟雨之島》,顧德莎著,有鹿文化出版
台灣產業外移、遲難轉型的傷痛,不亞於一場突如其來、經年累月的屠殺。卻隱形而靜默,未被談論,像不存在。目擊全程,倖存者打破沉默,毅勇奮起,用小說《驟雨之島》艱難鑄成鐵錚錚的證言,展示五、六十年代美國對冷戰防共陣線藩國的採購配額,如春雨滋潤沃壤萌芽,扶植了台灣生產鏈興起;等到配額一夕撤離,勞工福利、薪資上漲、台幣升值壓力下,台灣出口商紛紛惡性關廠,西進中國設廠,搞垮台灣競爭對手,內部相殘的悲劇。乃至產業全景中的婚姻與愛情,也成了商業的倒影,停留在利益的結盟,連自由與誠信都不可兼得,難以攜手轉型。作者顧德莎觀察入微,取喻狠準,立論精闢,道出文化深層令人毛骨悚然的真相,比起山崎豐子的產業小說毫不遜色。

《每天都在膨脹》

  • 作者:鯨向海
  • 出版社:大塊文化
【傅月庵短評】
鯨向海,順著網路一直游過來。
《每天都在膨脹》,鯨向海著,大塊文化出版
2002年出版第一本詩集《通緝犯》不過26歲,此後每過幾年他便要出一本詩集撩撥人。「所有的猛男都會過時/只有我對你的凶猛永遠長久」,他用詩,像用犄角戳我們,自己卻每天都在膨脹,然後我們方才明白,16年過去,「已哭的暖男大叔啊,終於學會笑了,並非這個宛如精神病院的現實人生能夠禁錮。」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詩人,很多人遂都寫詩,多半人寫詩是「造句」,想方設法「造」出詩句。好的詩人卻都是「擺字」,把最好的字擺在最恰當的位置,一首詩便完成了。擺頭擺尾,擺了又擺,大鯨向海。──《每天都在膨脹》自是年度絕好詩集,脫穎而出的卻不僅一本書,而是一位詩人!

《診間裡的女人:婦產科女醫師從身體的難題帶妳找到生命的出口》

  • 作者:林靜儀
  • 出版社:鏡文學
【盧郁佳短評】
《診間裡的女人:婦產科女醫師從身體的難題帶妳找到生命的出口》,林靜儀著,鏡文學出版
九十年代彭婉如命案掀起婦運改革浪潮,如今改革力量已體制化;女人當上總統,似乎也證明了台灣的機會平等。然而,宛如雷霆之聲破空而來,台灣婦產科女醫的行醫田野紀實《診間裡的女人》,一刀戳破人權進步、兩性平等的假象,暴露女性遭受性剝削的普遍、慘烈,催促變革。就像歌舞劇《芝加哥》裡多個女凶手自述受虐經歷,書中一一揪出在每個傷毀生命史故事中統治女人的暴君;所不同的是,女人默默受虐而毫不自知。
女人未婚懷孕,生不生要等男友決定,等雙方父母決定,甚至等自己前一段婚姻的成年女兒決定,權利,唯獨不屬於負責生育照顧的女人自己。
婆婆得知媳婦罹癌,就說媳婦快死了,叫兒子趕快再娶。
妻子陰道並沒鬆弛,卻堅持要做緊縮手術,只因得知丈夫外遇,所以為了挽回婚姻孤注一擲。
除了沉默接受命運,難道還有別條路可走?作者林靜儀以無畏勇氣挑戰體制,揭發沉痾,要求女人擁有自主的權利。革命烽火已在她手中點燃,它要求讀者遍地傳續。

《廢墟少年: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

  • 作者:李雪莉、簡永達、余志偉
  • 出版社:衛城
【傅月庵書評】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托爾斯泰名句。社會呢?社會也一樣吧。當我們為中國大陸鄉村「留守兒童」慘況而掬一把同情淚,甚至咒罵時,是否也想到,在台灣,每年竟至少有兩萬名的少年,在台灣社會邊緣掙扎求生,等待救援。
《廢墟少年: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李雪莉、簡永達、余志偉著,衛城出版
這些少年,有因為家庭失能,被安置兒少機構,卻成為性掠奪對象;有想幫家裡多賺錢,改善家計,卻淪為詐騙集團車手,被控制甚至禁錮;更多被強暴、被棄養、中輟失學,小小年紀便成為童工,被大人、被體制無情剝削著,彷彿被整個社會遺忘了。
《報導者》深度籌劃,深入採訪,深切呈現我們社會之痛,當整個結構傾斜之時,誰來拉拔那些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起向高樓撞曉鐘,不信人間耳盡聾。這本書最大的意義不只「看見」,更重要的:「孩子,救救孩子!」

《妖姬.特務.梅花鹿:白虹的影海人生》

  • 作者:白虹、陳亭聿
  • 出版社:一人
【盧郁佳短評】
《妖姬.特務.梅花鹿:白虹的影海人生》,白虹、陳亭聿著,一人出版
不讓林青霞《窗裡窗外》、陳建志《流水年華鳳飛飛》專美於前,傳記《妖姬.特務.梅花鹿:白虹的影海人生》以圓滑老練、歡樂昇平的語調,講述一個生女兒送養是常態、從娼被傳染性病行乞被視為活該的肅殺年代,布莊女兒憑著憨膽和芳華,十七歲就闖盪台語片影壇去看世界。以前輩小艷秋為典範解放情緒哭笑尖叫,到婚後力主改拍小說《賭國仇城》訴盡對衝突的烈愛癡迷,每一段看似和平、理所當然的場景,都是無意識挑戰女性傳統角色的革命。黨國時代崇尚被閹割過的清純玉女,她卻愛演複雜狠辣的黑色電影反派妖姬,以翻湧的慾望、生命力與現實感,打破台語片悲情窠臼。雖然她滿腔才華想當導演,卻被丈夫嗤之以鼻,像「莎士比亞的妹妹」一樣,只能當導演的太太。銀幕上雖然冶豔自信、氣吞全場;在人生中卻對愛情羞澀陌生,錯身而過。作者陳亭聿運筆纖細敏感,留白精巧,以輕馭重,宛如電影《新天堂樂園》,在輕快溫暖詼諧中,包藏了深沉的憂傷,未竟的豪情,留下勇敢女人大步往前跨的璀璨光芒歷史。

《等路》

  • 作者:洪明道
  • 出版社:九歌
【陳栢青短評】
《等路》,洪明道著,九歌出版
乍看字面,路如何等?迢迢遠路,前望無跡,後盼無人。那是一種書寫的孤獨之境,寂寞的人坐著看花,孤獨的小說家寫著等路,這樣喧囂的世道裡,選擇寫小說──尤其是寫那種特別純的小說的人──「林中兩條岔路/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那一條」,這樣的堅持值得我們與他共行一段。小說家走入人煙稀少的小徑,而小說裡,小說家則創造了人跡更少的小徑,《等路》是難寫難攻的,文字上跳躍於台語/日語/北京話之間,流暢切換,時不滑行,斜卻到位,諧而又雅。他在情節上有意義的簡省,把大歷史、深濃情義全藏在路的那一邊,任他林深樹掩,「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只有腳印知道曾走過的痕跡。那種忍,那種含蓄內斂,那種吞吐與吟哦,老練的讓你看不出他是新手。講餘味、宜於舌間玩味、不說之說、隔窗描影、後勁兇猛。「等路」之妙,在台語語境裡,這是「禮物」的意思。那這位小說家,這本小說集也是2018年給台灣讀者的一份餽贈了。我們別讓他等太久。

鏡文化2018年度好書【翻譯類】

《羅馬四季》

  • 作者:安東尼‧杜爾Anthony Doerr著、施清真譯
  • 出版社:時報
【黃宗潔短評】
《羅馬四季》,安東尼‧杜爾Anthony Doerr著、施清真譯,時報出版
許多描述美食鑑賞的書籍,總強調對大廚真正的考驗,往往不是那些做工繁複的菜式,而是燒豆腐或蛋炒飯。某程度上而言,《羅馬四季》亦可視為安東尼•杜爾(Anthony Doerr)這位文字大廚端出的家常菜。都知道杜爾的小說文字細膩,這部他旅居羅馬一年的生活隨筆,其實更顯功力。看似閒散家居絮語,還有不少篇幅記載育兒瑣事,連凌晨十二點四十分餵雙胞胎兄弟喝奶這樣的細節都沒放過,但杜爾巧妙地將身處異地的陌生感與初為人父的忙亂失序連結──那是另一種生活型態的「移居」;羅馬承載著悠長歷史重量的建築、老普林尼《博物誌》裡遙遠的智慧、眼前四季流轉的景致與日常陷於尿片和嬰兒口水的混亂困窘,這些乍看之下格格不入的主題,更被順理成章地並置在一起。透過杜爾視角的羅馬四季,我們看到所謂偉大與卑微、永恆與破碎、創生與壞毀、智慧與庸常……這些看似對立的概念,其實同時矛盾又相容地並存。我們每個人都置身其中,為活著而奔波,也為終將走入歷史的未來,試著留下美與意義。

《昆蟲誌:人類學家觀看蟲蟲的26種方式》

  • 作者:修‧萊佛士Hugh Raffles著、陳榮彬譯
  • 出版社:左岸文化
【傅月庵短評】
《昆蟲誌:人類學家觀看蟲蟲的26種方式》,修‧萊佛士Hugh Raffles著、陳榮彬譯,左岸文化出版
法布爾《昆蟲記》講的是昆蟲的生老病死,習性與特質,那是昆蟲學家的事;修‧萊佛士《昆蟲誌》講的是人與蟲悲歡離合,因緣與紀事。儘管重點不同,卻一樣好看,甚至後者即前者的展開。
從A-Z,一個詞條一則昆蟲與人的因緣,車諾比、發燒作夢、猶太人、卡夫卡、全球暖化、禪宗與沉睡⋯⋯都有故事可說,作者需要看深看透的不僅昆蟲生態,更要掌握人類行為。是以「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昆蟲」,一一說清楚講明白,我們於是有了這樣一部豐饒多元、跨越人文與自然,或說跨物種民族誌的實驗之作。──大大的一扇窗子,驚喜連連的人蟲世界。

《少年來了》

  • 作者:韓江著,尹嘉玄譯
  •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黃宗潔短評】
《少年來了》,韓江著,尹嘉玄譯,漫遊者文化出版
「人類究竟是什麼?為了讓人類不要成為什麼,我們又該做些什麼?」韓江的小說《少年來了》,最受人注目之處固然是她以五一八光州事件為題材,銘刻了韓國那段黑暗血腥的歷史,但韓江的企圖顯然不止於此。對她來說,「光州是遭到孤立的,是受蠻力踐踏的,是被毀損,卻不該被毀損的代名詞。」因此,她試圖透過文字重建的,不僅是曾被壓抑與禁制的記憶,更是對於人類本質的探問。歷史彷彿無窮反覆,名稱不同但手段相仿的國家暴力、流血鎮壓,在不同時代與地區上演。更重要的是,人為何會對彼此做出這樣的事?那些加諸身體上的殘虐傷害與羞辱,難道就是人類的本質?但另一方面,又為何有人願意為了素昧平生的殘破身軀,陪伴、守護、修補,甚至為此犧牲生命?我們的靈魂、理想與記憶,是否能超越那會恐懼、疼痛的身體?是韓江透過小說中不同遭遇的角色,反覆探問的問題。小說終了,答案未必越辯越明,但她以文字為祭,《少年來了》是她為那些在不安中逝去的靈魂,囚困在黑暗記憶中的生命,在雪地中點燃的一盞燭光。

《冰平線》

  • 作者:櫻木紫乃著、劉子倩譯
  • 出版社:時報
傅月庵短評】
《冰平線》,櫻木紫乃著,劉子倩譯,時報出版
櫻木紫乃出道晚,家裡開愛情賓館,還在法院當了很久的打字員,估計熟知許多人間交叉點的事件。38歲都已當過好些年家庭主婦了,一出手便自不凡,讓人耳目一新。
她能寫出男女情愛的細膩幽微,也能點出性愛的激烈空虛,更能說出相濡以沫的點滴溫情暖意。從脈絡來看,直直可接日本文學「物哀」傳統,而呈現於白茫茫的北海道小城鎮,比凜冽風土還要凜冽的人間有情天地。色澤鮮明,生猛有勁。
《冰平線》是櫻木最早的單行本作品,要瞭解這位風格自成,前途可期的日本女家,當由此開門入內。

《橡皮擦計畫:兩位天才心理學家,一段改變世界的情誼》

  • 作者:麥可‧路易士Michael Lewis著,吳凱琳譯
  • 出版社:早安財經
【黃宗潔短評】
《橡皮擦計畫:兩位天才心理學家,一段改變世界的情誼》,麥可‧路易士Michael Lewis著、吳凱琳譯,早安財經出版
一言以蔽之,這是一本關於兩個天才如何相遇的故事。對當代認知心理學有所涉獵的讀者,對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的代表作Thinking, Fast and Slow想必不陌生。其中有關直覺與邏輯如何影響我們的判斷、人在決策時又如何容易受到各種偏見誤導等看法,對於理解人類認知系統的運作提供了重大的影響,廣泛地被許多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研究引用。然而,這些理論的基礎,乃是來自他與生命中一位重要夥伴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長期的合作與發現。《橡皮擦計畫》為我們補足的,不只是這兩位舉足輕重的心理學家,如何一步步產出這扭轉心智理論的見解,也是他們的人生故事。康納曼與特沃斯基的個性只能用南轅北轍來形容,但他們倆人的合作,卻遠遠超越學術研究「共同作者」這樣的關係,那是心靈與心靈之間的對話,是人類智性最大可能性的展開與加乘,連他們的妻子都形容兩人的關係比婚姻更緊密。某意義上而言,康納曼與特沃斯基不只讓我們感受到「天才」這兩個字的真義,也展現出「親密關係」的多樣性,儘管這段關係最後仍令人遺憾地變了調,仍讓讀者看到,心靈與智性層面的連結,確實可以超越一般人所定義與想像的夥伴關係。另一方面,他們之間的互動或許也說明了,每個人都渴望擁有能接納、理解自己想法的對象──即使心理學家也不例外。

《重新與人對話:迎接數位時代的人際考驗,修補親密關係的對話療法》

  • 作者: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著、洪慧芳譯
  • 出版社:時報
【盧郁佳短評】
《重新與人對話:迎接數位時代的人際考驗,修補親密關係的對話療法》,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著、洪慧芳譯,時報出版
當我們感到面對面對話乏味無趣,常是因為有人查看手機訊息或動態,精神上脫離現場,敷衍了事,無法把注意力放在對話或對方身上,於是彼此貌合神離,擦肩而過。麻省理工教授雪莉.特克結合社會學和臨床心理學,在《重新與人對話》中倡議,對話需要眼神交流,關心對方,專注傾聽話語、語調、表情、姿勢等重要線索,設身處地想像對方的感受,透過自己的感受去回應,才能在交流中感受親密共鳴。手機介入相處,使人離席,令有能力對話的成年人失去能力,令還沒建立能力的兒童青少年失去學習機會。本書精采、銳利的田野觀察,說明相處品質在獨處、家庭、愛情、友誼、教育,工作和政治運動中發揮的關鍵效能,如何被手機摧毀。它的卓越貢獻在突破網路環境的威脅,為無名的不滿建立棲身之所,賦予讀者觀察自己處境的框架,賦權我們重新活得像個人。

《夜巡貓》

  • 作者:深谷薰著,丁世佳譯
  • 出版社:大塊文化
【陳栢青短評】
《夜巡貓1》,深谷薰著、丁世佳譯,大塊文化出版
某個程度而言,《夜巡貓》預示2018年1124大選,姚文智為什麼會失敗,陳其邁為什麼讓人可惜。前者太早讓貓出來,後者太晚讓貓出來。前者連貓都不會抱,單手托貓其實托不住我們的感情。後者要到敗選直播才意外讓貓闖入,貓尾直直插入鼻孔的瞬間,其實插進很多人的心。
現代社會渴求一個「貓形狀的心」──毛茸茸、軟綿綿,以為傲嬌,其實只是不知道如何表達,乍看渾都不理,冷的時候熱臉才要貼冷屁股。那不只是可愛經濟,其實顯示現代社會對感覺的某種需要,也不是欠缺,但有時匱乏。以為很滿,到底是空的。不到孤獨,只是寂寞。誰沒遇到過幾個爛人,心裡沒幾道疤。有些話來不及說了,有些故事,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這時候頂好需要一頭貓,或者是貓形狀的撫慰。
《夜巡貓2》,深谷薰著、丁世佳譯,大塊文化出版
深谷薰《夜巡貓》用漫畫筆觸填補了這個缺口。「有人哭嗎?」、「有人偷偷在哭嗎?」,有貓夜巡,聞著眼淚的味道靠近,每一回短短八格,份量剛好,宜於入口。那裡頭抓住一種細微的失落,貓嘔出毛球一樣的輕,但就是這些微微的失望、窗上的薄霜,或是手插入口袋才發現的破洞,才深深重擊我們。而夜巡貓發現創口,貓舌親舔那樣成了心的OK蹦,現在還記得那一瞬間的悸動。「給我們明日的勇氣」豈只是保力達B,有時就是一支貓。
《夜巡貓》能出線的理由也許是,在眾多進入決選的漫畫中,有的說理,有的抒情,有的追懷歷史,有的道破真相。他們開啟了我們的眼,拓展我們的路,但有時候,我們需要的,只是在絕望的往下掉的時候,有什麼挽住我們,就算僅僅是一根貓的鬚鬚。

《路:行跡的探索》

  • 作者:羅伯特.摩爾Robert Moor著,駱香潔譯
  • 出版社:行路
【黃宗潔短評】
《路:行跡的探索》,羅伯特.摩爾Robert Moor著,駱香潔譯,行路出版
既是帶著詩意的哲學思辨,亦包含開啟視野的科學知識;行經人類透過身體移動開拓出的健行山徑,也追尋毛蟲和螞蟻留下的痕跡線索。羅伯特‧摩爾(Robert Moor)的《路:行跡的探索》,以優美的文字、敏銳的感知與開放的心靈,充分展現出非虛構寫作的跨域可能。他以腳下的路徑為起點,幅射出兼顧物質與精神、具體與抽象層面的,「路」的意義。透過路,我們得以相互溝通,不致迷失方向,但另一方面,明確的路徑卻也縮限了找到不同出口的可能性,框住我們的視野與思維。因此,摩爾不只以文字開路,讓讀者看見沿路的風景,更強調我們踏出的每一步,無論承繼前人的軌跡或另闢蹊徑,都是漫長歷史中有形與無形的路徑之延伸,是人與其他所有生命、物種的交會與共構。無數的路徑相連成網,網絡之外,則是混沌。前者是道路,後者是荒野,然而對摩爾來說,兩者都同樣真實與不可或缺。秩序井然的網絡令人安心,但混沌的存在則提醒我們,永遠不要忘了對未知保持敬畏。

《離婚季節》

  • 作者:約翰.齊佛John Cheever著,余國芳譯
  • 出版社:木馬文化
【陳栢青短評】
《離婚季節》,約翰.齊佛John Cheever著、余國芳譯,木馬文化出版
卡佛在華文地區紅了之後,很多讀者成了「簡愛」──字面上求其簡,情節與風格上甘於其寡,想知道水面之下有什麼。所有的「簡愛」們都該翻開卡佛的《大教堂》一書,集中收錄〈火車〉一篇,小標正是「致約翰.齊佛」,卡佛藉由〈火車〉與齊佛的名篇〈The Five-Forty-Eight〉對話──548是列車編號──小說回應小說,列車追隨列車,隨著齊佛的引入,台灣讀者追隨小說穿過美國現代荒原的,不再只是卡佛單獨的晃馬車,多了車廂,成了列車,西方雙聖,郊區佛陀,卡佛與齊佛終於一次到位。(有趣的是,雙佛於台灣的譯經──翻譯者都是余國芳。我們會出現另一位「美國極簡主義版本的賴明珠」嗎?)
《離婚季節》登陸台灣的重要性在於,對於理解美國一時期編輯與作者如何協力,以及極簡主義小說的技術與面貌有了更多認識,那背後有一個系統,一個個殊異孤影重疊的共同輪廓隱隱欲出。此外,則是對於齊佛小說藝術成就上的驚嘆。齊佛小說裡總是冷的臉,熱的心,生活殘酷,我佛慈悲。以為他小說硬,其實是透。乍以為不動聲色,其實是訊息的內爆,不明白也就罷了,越是明白,越是悵然。縱生活如孫猴子躍出十萬八千里,也不過是在佛的掌心,真的,我們都需要一點慈悲。或者一篇齊佛的小說。

《跳舞的熊》

  • 作者: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Witold Szabłowski 著,林蔚昀譯
  • 出版社:衛城
【盧郁佳短評】
《跳舞的熊》,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Witold Szabłowski 著、林蔚昀譯,衛城出版
鋒利,殘忍,疼痛。波蘭的報導文學《跳舞的熊》宛如解剖刀鋒,為我們揭開自己皮膚底下廣闊無邊的萬古黑暗。作者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走訪東歐多國,調查街頭表演討賞的馴熊被解放後的適應障礙,觀察專制加諸身體的規訓,揭露脫離共黨暴政的東歐後殖民困境。國營事業落入特權劫掠中飽私囊,造成大量失業,底層仍然飢寒交迫,反而迷戀專制枷鎖的穩定。人們所渴望的自由並非一蹴可幾,反而遲遲不至,停滯、倒退。革命竟只是換了一批面孔當政,舊體制依然掌控一切,繼續靠舊方法搪塞新問題。反挫無所不在,個人難逃天羅地網重重包圍。
解嚴三十年後的台灣社會,反服貿抗爭後,第三勢力看似蓬勃興起;今年縣市長大選後,地方卻重回國民黨陣營。教會保守勢力藉公投鼓吹歧視同志,掀起同志自殺潮。值此動盪,本書深刻的洞察不可或缺,它無情揭示了慣受政治宣傳操縱的社會多麼容易喪失現實感,轉型正義如不包括人民奪回媒體和話語權,就純屬虛構。它使吃黨國奶水長大的個人重新省視自己的生命歷史,回溯在每個衝突時刻陌生的身體感覺、反應模式,艱苦蹣跚踏上復育自我之路。它慨贈讀者一筆富可敵國的財寶,即是勇於打破現狀,想像何謂自由。

書評委員─傅月庵

資深編輯人。台灣台北人。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肄業,曾任遠流出版公司總編輯,茉莉二手書店總監,《短篇小說》主編,現任職掃葉工房。以「編輯」立身,「書人」立心,間亦寫作,筆鋒多情而不失其識見,文章散見兩岸三地網路、報章雜誌。著有《生涯一蠹魚》《蠹魚頭的舊書店地圖》《天上大風》《書人行腳》《一心惟爾》等。

書評委員─黃宗潔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學士、國文學系碩、博士。長期關心動物議題,喜歡讀字甚過寫字的雜食性閱讀動物。著有《生命倫理的建構》《當代台灣文學的家族書寫──以認同為中心的探討》《牠鄉何處?城市‧動物與文學》《倫理的臉──當代藝術與華文小說中的動物符號》。現任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

書評委員─陳栢青

1983年台中生。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畢業。曾獲全球華人青年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台灣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作品曾入選《青年散文作家作品集:中英對照台灣文學選集》、《兩岸新銳作家精品集》,並多次入選《九歌年度散文選》。獲《聯合文學》雜誌譽為「台灣40歲以下最值得期待的小說家」。曾以筆名葉覆鹿出版小說《小城市》,以此獲九歌200萬文學獎榮譽獎、第三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銀獎。另著有散文集《Mr. Adult 大人先生》(寶瓶文化)。

書評委員─盧郁佳

曾任《自由時報》主編、台北之音電台主持人、《Premiere首映》雜誌總編輯、《明日報》主編、《蘋果日報》主編、金石堂書店行銷總監,現全職寫作。曾獲《聯合報》等文學獎,著有《帽田雪人》、《愛比死更冷》等書。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8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