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18.12.25 06:12 臺北時間

【哈佛商學院的失敗教育(下)】只論輸贏不論是非 「案例研究」教學法漠視道德

哈佛商學院以培養頂尖管理人才著稱,卻也被批評是企業貪婪肥貓的搖籃。(網路截圖,HBS)
哈佛商學院以培養頂尖管理人才著稱,卻也被批評是企業貪婪肥貓的搖籃。(網路截圖,HBS)
哈佛商學院的文憑普遍被當成是卓越管理的終極證書,但是麥克唐納認為,學院裡的教育方式,卻成了培養貪婪肥貓的搖籃。當今的企業主管們把公司的獲利置於最優先,無視道德對錯或企業的社會責任。問題的根源之一,出在哈佛商學院標榜的「案例方法研究」。
哈佛商學院的「案例方法研究」,基本上是一套採取討論方式的教學法,要求學生們把自己放在企業的掌門人角色。在每堂課的一開始,某個學生設身處地對公司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法,之後他必須接受師生們各種不留情的質問。
不管在商場上,或者在人生,正確答案永遠不只一個。為了讓學生克服自己說了蠢話遭到無情批判的擔憂,教授們會在每一個案例討論裡都會一再提醒學生,強調每個案例都沒有標準答案。遺憾的是,沒有標準答案,有時卻成了違反基本道德的藉口。

苦行僧寓言

在《浮華世界》的文章裡,麥克唐納提到了著名的「苦行僧寓言」,這個由投資銀行家麥考伊(Bowen McCoy)在1977發表於《哈佛商業評論》的案例,對哈佛商學院學生提出了一個看似是道德上的兩難抉擇:
麥考伊參加喜馬拉雅山的登山活動,登山隊途中遇到了一位因為失溫瀕臨死亡的苦行僧。他們的同情僅止於提供他衣物,然後留他在野外,繼續他們的攻頂行程。有人對於登山者遺棄苦行僧,沒有確認他是否安全下山感到罪惡感。麥考伊的回答是:「我們此刻處於我們人生最重大體驗的最高潮。一個衣不蔽體走錯路的朝聖者有何權利打斷我們的人生?」
麥克唐納指出,一個渴望成功的經理人,可以為了追求個人成就而合理化自己造成的傷害,甚至不惜遺棄一個垂死之人的生命嗎?哈佛商學院把這樣的「寓言」熱切放進他們的課程裡,正說明了這個學院背後設定的基本思維模式。

安隆案讓股東賺錢錯在哪裡?

史上最大企業詐欺案主角,前安隆執行長史基靈。(東方IC)
麥克唐納提到另一個較新的案例,則是隻手遮天,主導了安隆案醜聞的史基靈(Jeff Skilling)。
他和桑德伯格一樣,從哈佛商學院畢業,之後也同樣到麥肯錫工作,然後他同樣和桑德伯格一樣直上青雲進入了安隆這家大企業。他讓持股人得高報酬率,能力備受讚譽。不過,史基靈讓股東賺錢的方法,最後也讓安隆成了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企業詐騙案。
史基靈在哈佛商學院的同窗,後來成為美國國會議員的勒布提爾(John LeBoutillier),回憶當年的案例討論中,學生們辯論公司執行長發現自家生產的產品對消費者可能有致命危險時該怎麼做。當時史基靈說:「我會繼續生產和銷售我的產品。身為商人,我的工作是創造利潤和讓股東的報酬率最大化。對危險的產品採取干涉行動,那是政府的工作。」
勒布提爾回想當時,有很多同學也都點頭附議:「不管是史基靈或其他人,似乎都不在意他們這種傲慢態度可能造成的後果...。在哈佛商學院,不管當時或現在,如果你考慮到道德問題或是良心不安,都會被當成是軟弱無用。」

教育是培養貪婪的所在?

救人為先,安全第一,一般人清楚明白的道理,為什麼哈佛商學院理由那麼多人想的不一樣?雇用一個手段卑鄙的公關公司來轉移自己錯誤的焦點是對的嗎?迴避用戶隱私的問題,而用一堆令人困惑的法律術語取得用戶同意沒關係嗎?一再以利益為先,口頭敷衍他們未來會做得更好就行了嗎?
或許真相是,桑德伯格和孕育桑德伯格的MBA世界裡,關心的始終不是道德上的領導力,而是職涯的晉升路。
參考資料:Vanity Fair, Quartz, BuzzFeed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8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